「中国智慧」之刚柔并济:文化在刚柔的反拨中前行

【中国智慧】之刚柔并济:文化在刚柔的反拨中前行

胡立根

「中国智慧」之刚柔并济:文化在刚柔的反拨中前行

刚柔并济: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强的与柔和的互相调剂补充,恰到好处。语出汉代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文化源头的阳刚之气

在比较中西文化时,对中西文化的动静刚柔的特性,有一种对立的观点。不少人认为,西方文化主动,中国文化主静;西方文化偏刚,中国文化偏柔。林语堂先生就持这样的观点,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刘长林先生名著《中国系统思维》一书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明显的阴性偏向,其本质性特征与一般女性的心理和思维特征相一致,而西方则有明显的阳性偏向。但是著名哲学家、北大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研究会会长张岱年先生就反对这种观点,他多次撰文指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纲领和总的原则,虽然中国文化中也有主静阴柔的一面,但这种文化倾向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这也是他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一书的基本观点。

专家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虽然令人莫衷一是,但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了中国文化具有明显的刚与柔两方面特征,甚至阳刚与阴柔两方面难分轩轾。我们不妨来具体看看。

不妨从文化的源头看起。先看中华文化源头的两部名著,一是《尚书》,二是《诗经》。这两部典籍里充满的是勤勉稳健、勇猛深沉的进取气息。

例如《尚书》。我们举《尚书·盘庚》为例。《尚书·盘庚》,共有上中下三篇,三篇记载的是迁都前后盘庚对贵戚近臣、庶民百姓所发布的谈话和命令,实际上是盘庚的三篇演讲辞。比如上篇,是对贵戚近臣的谈话,谈话中他严厉训斥贵戚们贪图安逸不愿迁徙的行为,批评了大臣们庸于职守的工作态度,提出了著名的革新主张:“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意思是:人要寻求旧的,器物不要寻求旧的,要革新。鼓励臣子和自己团结一心,同甘共苦,谨遵职守,努力工作。最后他语气更强硬地说:“凡尔众,其惟致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齐乃位,度乃口。 罚及尔身,弗可悔!”意思是:“你们众人,要思考我告诫的话:从今以后,各司其职,坚守岗位,闭上你们的口,不许乱说。否则,惩罚到你们,后悔都不可能!”整个谈话充满一种刚健的霸气!《尚书》全书都充斥着这种刚健之气。

再说《诗经》。《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雅”、“颂”两部分,表现的刚健之气非常明显和充分。比如《诗经·大雅·公刘》、《诗经·大雅·生民》中描写的周部落诞生之初的艰苦创业。尤其《大雅·公刘》一诗,是周部族的创业史诗。公刘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后稷,后稷是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周朝始祖。公刘继承乃祖遗业,致力农耕,伐木取材,他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诗经·大雅·公刘》记叙了公刘由北豳迁豳(在今陕西旬邑和彬县一带)以后开疆创业全过程,如迁徙前的准备:划分疆界,率民耕种,广储粮食,然后又挽弓带箭,浩浩荡荡向豳地进发。如到达豳地之后的各种举措:原野勘察,规划设计,推举首领,开疆拓土,训练军队,组织生产,发展农业,扩建京城。最后描写其物阜民丰的繁荣盛景。一个勤劳智慧、深谋远虑、自强不息、刚毅有为、开拓进取之部族首领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可见在我们的文化史的源头,是充满着一股阳刚进取之气的。

「中国智慧」之刚柔并济:文化在刚柔的反拨中前行

老子的辨证贵柔

可是历史前行,让我们的文化又有了另一番风景。这时一个人物登场了,这个人就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人们提到老子,都会想到其刚柔相济的思想。但是,读《老子》一书,你会发现,老子论阴柔远比论刚强多得多。他似乎有很强的贵阴柔的思想倾向。

老子思考问题的方法有两点,一是辩证思维,总善于从事物的双方思考问题。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是根本,是宇宙的本源,一切生于道,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宇宙,是“道”。“二”指 “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具体表现为阴气、阳气。而阳代表着天、代表着男性,代表着刚强之物;阴,代表地,代表女性,代表阴柔之物。“三”是由阴柔阳刚对立的两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万事万物。老子的刚柔相济的思维就从这里开始。他发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背阴而向阳,正是阴阳刚柔的冲突与交融,才形成了世界的均衡和谐的状态。这应该是他关于阴柔与阳刚的基本思想。这是他的辩证思维,是他善于从事物的对立的双方思考问题的结果。

老子思维的另一特点就是逆向思维,他总是从人们的习惯思维的反面入手,从而发现问题。例如,他发现万物负阴抱阳,但也正是万物的背阴向阳的特性,使得人们似乎有一种阳性的崇拜,他发现了这里的问题,所谓“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他发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阴柔之物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刚强之物,所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尤其他从水得到启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七十八章》)从这样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是一种贵阴、贵柔的思想。这是他的逆向思维的产物。

老子贵柔,但他的骨子里是刚的,他敢于逆向思维,敢于挑战大众的思维定势,这要有非凡的勇气,就像他自己说的:“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七十三章》)。有时,敢于“不”,也许更需要勇气。

「中国智慧」之刚柔并济:文化在刚柔的反拨中前行

孔子的外刚内柔

中国文化史上耸立着两大巨人,老子是一位,另一位几乎是与老子同时代的孔子(公元前551-479)。孔子大约比老子小20岁。孔子的形象与老子似乎有了较大的反差。如果老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不为”的退守者的形象,那么你读《论语》,你会感受到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不屈服于命运的勇于进取的老者的形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一辈子,对学问孜孜以求,“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不放过一切学习机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而他的性格更是刚毅不拔:你看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刚毅勇敢,令人赞叹。

但是,读《论语》,还原孔子形象,可千万不要忘了孔子的基本思想是“仁”。就是这么一个充满刚毅之气的勇者,他的基本思想竟然是以阴柔为主的“仁”,“仁”是孔子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那么“仁”是什么?读《论语》,你会发现,仁是孝悌忠信;仁,是“忠恕”而已;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是“爱人”;仁是“恭、宽、信、敏、惠”。人而不仁,会发生什么问题?会犯上作乱,“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到这里,你发现“仁”的特点了吗?原来,这仁,就是退让,就是宽恕,就是处于下位,就是不犯上作乱,就是不好勇斗狠,一句话,就是“厚德载物”!原来,孔子骨子里是阴柔的“仁心”。

中国文化的两大巨人,原来一个是外柔而内刚,一个是外刚而内柔。

《周易》刚柔思想的定型

文化似乎是在不断的反拨中前行的,中国文化的刚柔相济的前行的历史,就是如此。老子对于周文化,似乎是一种反拨,孔子对老子似乎是一种反拨。而《周易》则是对两者的调和。《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但它的成书历史比较复杂。学者们迄今也无定论,或谓卦爻辞成于西周(如顾颉刚先生),或谓成于战国。但不管怎样,《周易》明显是综合了儒道黄老等诸家学说,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可以认为是对老子、孔子思想的吸收与整理的结果。

对于阴柔与阳刚的两极品格,《周易》的思想明显更为中和一些,可以说《周易》是继承周代积极进取的阳刚精神,继承老子的辩证思维的方式和阴柔阳刚思想,并吸收孔子的外刚内柔的精神与思想,将阴柔阳刚并济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从六十四卦的卦序来说,它以“乾卦”为首卦,继之以“坤卦”。将“乾”“坤”两卦置于六十四卦之首,这就很有讲究。乾卦代表阳刚,坤卦代表阴柔。一刚一柔,两者并列,所以《象传》明确提出,乾卦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过,从排列顺序看,毕竟乾卦为首,坤卦居次,这就不同于老子的贵阴贵柔了,似乎更像孔子。《周易》其主要思想是儒家思想,同时又吸收了道家思想。可见,周易在阴柔阳刚思想方面,似乎有些纠偏的意思,稍微有点偏向于阳刚,但对阴柔同样非常重视。所以在贲卦里就提出了“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刚柔交错,文明以止”。这里一方面是以柔来辅佐刚,另一方面强调刚柔交错,形成天文和人文。在《系辞传》中,对阴柔阳刚问题,就做了更为明确的阐释:“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至此,刚柔并济的中华文化品格基本形成。

「中国智慧」之刚柔并济:文化在刚柔的反拨中前行

中国文化的刚柔并济特征

刚柔并济的文化理念,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体现在诸多方面。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就是这种思想的最好的注脚。

中国文化的儒道互补,就是一种刚柔相济的体现,详情请参阅本书《儒道互补》一章。

如对士大夫的精神修为的影响,中国的读书人,一方面有一种阳刚进取的精神向往,具体体现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张载语)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左传》)的“三不朽”的开拓精神;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具有“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怀激情,具有“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的坚忍精神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如司马迁《史记》中所举的“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包括司马迁本人受腐刑之辱,仍发愤作《史记》,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更有“有容乃大”“清静无为”“仁者无敌”“大智若愚”的精神品格。中国文人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实往往是达时阳刚为主,穷时偏重阴柔。

如中国美学,就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大范畴。阳刚包括雄浑、壮丽、豪放、劲健等风格;阴柔包括修洁、淡雅、高远、飘逸等风格。或如掣电流虹,喷薄而出,雄伟劲直;或如烟云舒卷,蕴藉出之,温秀深婉。青铜器皿、汉画像砖、宫殿建筑、豪放词、木兰辞、颜柳字、京剧秦腔,属阳刚之美;彩陶、宫廷舞蹈、婉约词、孔雀东南飞、行书、园林、越剧昆曲,属阴柔之美。不过,也许中国文学,阴柔的成分会多一点?如屈原建立的香草美人传统,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灵修、美人,以譬于君”,明显是偏于阴柔的。古代诗人作为须眉男子却总喜欢模拟女子口吻写些闺怨弃妇诗词。在男权社会,男子却认同身体柔弱、多愁善感为美甚至直接“由男化女”。也许文人阶层,阴柔的因素多一些,而民间则更偏阳刚一些。就像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前三者基于民间创作,明显是波澜壮阔、大气磅礴,体现一种阳性美,尤其是前两部。而《红楼梦》作为纯粹的文人创作,其阴柔的审美倾向表现得非常明显。

如中国功夫是中国武术和中国气功的一种统称,从武术说,是偏重阳刚一些的,但加进气功之后,明显增加了阴柔的成分。所以,中国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其中少林一派,偏重阳刚,武当一派,偏重阴柔。太极拳更被称为“虚实拳”,更是一种外柔内刚的典型代表。

如中国兵法,无疑强调“两军相争勇者胜”,但是更重视谋略、心理战,讲究虚实等,即所谓“柔武”。《逸周书》中说:“善政不攻,善攻不侵,善侵不伐,善伐不阵,善阵不战,善战不斗,善斗不败”,“善战不斗,故曰柔武”;《战国策》中说,“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

中国文化,明显是刚柔兼济的,但刚为主?柔为主?还真难以说清。

「中国智慧」之刚柔并济:文化在刚柔的反拨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