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是少年自己说,还是少年跟着说

我国文艺工作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吃瓜看戏需要和不准低俗、不准八卦、不准负能量的长官意志之间的矛盾。

比起民营的产品公司、视频平台,官办的电视台显然更加挠头,在收视率和主旋律之间进退失据,于是炮制了很多精分的产物。

新近的《少年说》就是一例。

要说,还是要主张?

文|小绿

《少年说》:是少年自己说,还是少年跟着说

1

芒果台最近出了档节目,叫《少年说》,改(chao)编(xi)自日本综艺节目《未成年主张》。

让中小生一个一个走上学校的天台,对着楼下的老师同学和家长喊出心中所想。

但,从“主张”到“说”,姿态上就微妙地差了十万八千里。

《少年说》:是少年自己说,还是少年跟着说

《未成年主张》里的大胆表白

内容上也果不其然。日本孩子在天台上自由谈爱,中国孩子却只能在节目里口播命题作文,谈爸妈,谈学习,谈伟大梦想,谈友情,唯独——不谈恋爱。

少年说,说的都是主旋律思想, 这叫有限范围内进行创意性的安全复读,远非“主张”。

而主张,总是暗含危险。

人们渴望看到主张,节目组渴望用主张吸引观众,但,头上架着一把利刃在提醒你,可以玩,不能过火。

这种不得已的虚假,是这档节目最遗憾的地方。

2

《少年说》就像是高考作文,规定了主题,设定了禁区,制造了越轨的爆点,又稳妥地收回,一切都太恰到好处了。

谈情说爱和控诉家长,无疑是在除非法活动之外,青少年最越轨的行为,也是观众最想看到的东西,自然也就是节目组尽力想挖出的爆点。

《少年说》:是少年自己说,还是少年跟着说

节目组试图制造一些“伪爆点”

可惜,早恋不被允许,没有孩子敢站上去说,但节目组仍然花尽心思制造疑似表白的情境作为噱头。

比如有个小女孩大声说她喜欢一个人,节目组便拿这一点卖足了关子,结果说到最后人家只是在跟李白“表白”,简直是美文课堂现场。

还有一个男生,站在台上感谢自己的同桌,说要一起好好学习,考上同一所大学,本以为接下来就要表白了,结果紧跟着一句“然后各自成家立业”,让人不禁唏嘘。

节目里这种别扭的“精分”,反映出正是整个社会的欲望受抑,不光属于孩子们,也是属于大人的。

大家都想看到某种真情的流露,但偏有个纸枷锁把摄像机前后的人都牢牢锁住了,不敢逾越。

这种欲望和压抑的撕扯,是整个节目最分裂的所在。

3

控诉家长是另一大爆点。

有人抱怨父母的打击式教育,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小孩最好。也有人控诉唯成绩至上论,成绩不好父母就不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

还有人不满学业负担太重,孩子根本没法自由愉快地成长。

这些问题已经被充分讨论了几十年,每次都引来众多声援,但丝毫不见起色。

《少年说》:是少年自己说,还是少年跟着说

“别人家的孩子”依然是孩子们的心结

这次同样如此。节目一播出,又激起了一波针对中国教育的控诉。可是,这些控诉有用吗?

控诉就像是一个情绪垃圾桶,吼一吼,发泄一下,然后继续被赶着走。

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本身,更是整个社会竞争白热化的问题。

很多媒体在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抨击家长太打击孩子,太看中成绩,不懂真正的教育。可这显然不止是家长的问题。

投胎在此,就约等于选择了hard模式,输在起跑线上很可能意味着输掉一生。

有人可能会问,干嘛这么在乎输赢?这是因为,在这里,输赢不是游戏,而是生存。

真正的题眼在家长的焦虑,在全社会的焦虑,教育方式本身只是一层面纱。

《少年说》:是少年自己说,还是少年跟着说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落脚点第一位还是成绩

对家长和教育方式的控诉是最安全的,因为它并没有揭露更深层的矛盾。《少年说》把矛头指向“野蛮的家长”,不过是消费成见,剥削话题。

这些可怜的家长,一方面因工作繁忙养家糊口而无力陪伴孩子,另一方面又因无路可走不得不push孩子,但在节目播出后,大家的批评都落到了他们身上。

在这样的舆论背后,并不是正中核心的人文关怀,而是在

贩卖一种幻想式的中产素质教育,在一片没有中产条件的土地上贩卖架空的奢望

这是该节目最伪善的呈现。

4

在压抑的情感表达和悲情的控诉之外,节目并非没有愉快动人之处。

孩子们互相表达友情时的真诚,是节目中最令人动容的地方,友情也是唯一一种被公允放行的平等的现代的私人情感。

尽管大部分孩子在台上表达友情时仍然要强调一起学习进步,但还是有那么几个像是无所事事的小活宝。

他们打打闹闹,互相吐槽,眼中只有单纯本真的快乐。放下那些所谓的伟大理想,所谓的孝道,所谓的优秀,只有这个时候的他们,才更像是孩子。

《少年说》:是少年自己说,还是少年跟着说

“别人家同桌”的故事少见地带着青春懵懂的悸动,让人感动

只可惜,这样的时刻还是太少了。

在日本的节目里,几乎每一个孩子的眼中都闪烁着这样未经打扰的单纯,即便表达梦想也是非常热血中二的风格。

而《少年说》当中,却处处流露着压抑和控制的分裂感。

并非孩子们丧失了单纯,只因在我们的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节目组,头上都套着紧箍,孩子想说的不能说、不敢说,观众想看的也看不到,永远只能隔靴搔痒,顾左右而言他。

何止节目、综艺,我们的电影电视又岂能幸免?

在无人敢触及现实的当下,上面却三令五申多拍“现实主义力作”,可这个“现实”是谁的“现实”?

是被官方滤镜制造出来的现实?

还是个人眼中赤裸丰富多元的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