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火星上用機器把乾冰二氧化碳變成氧氣後,火星能住人嗎?

火星上有大量的乾冰二氧化碳,如果人類利用機器設備和太陽能把火星上的乾冰變成氧氣。氧氣的熔點比二氧化碳低很多,氧氣就不會再變成固體,從而就增加了火星大氣的密度。火星大氣增多,也增加了火星氣體的溫室效應,就會慢慢地增加環境溫度。如果再設置反光鏡反射太陽光到火星,就很容易把火星溫度提高到地球溫度。那時候火星是不是就能適合人類生存了?

人類在火星上用機器把乾冰二氧化碳變成氧氣後,火星能住人嗎?

這個想法很大膽,但是現實是很殘酷的,即使用機器把乾冰變成氧氣,火星上也不能住人。火星大氣和水的消失很可能是由於火星磁場遭到破壞造成的。解決不了火星磁場問題,再造多少大氣也會被太陽風吹散。

現在火星表面的大氣壓強還不到地球的1%,可以認為幾乎是真空環境了。火星的大氣中,氧氣大約佔0.15%,哪怕使用設備製造氧氣,絕大多數氧氣會很快逃逸進入太空,氧氣的分子量可比二氧化碳小多了,火星的質量比地球小多了,哪怕不考慮太陽風的影響,火星產生的引力也不能完全束縛住全部氧氣。哪怕有設備能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那也不能提高多少大氣壓和氧氣濃度,火星表面還是接近真空,人體直接就被自身的內壓炸開了,根本沒有時間考慮缺氧的問題。

人類在火星上用機器把乾冰二氧化碳變成氧氣後,火星能住人嗎?

一顆行星要適合人類生存需要有幾個指標,這些指標達到了,人類在上面宜居並且生存還是比較可期的,我們來看看,都是些什麼樣的條件

首先行星最好要處於宜居帶,太陽系的宜居帶,火星剛好在外緣!雖然有點偏冷,但很幸運火星已經基本滿足了這個條件,可以加1分。

其次行星要有一個合適成分與壓力的大氣層,我們人類生存需要21%的氧氣+70%以上的氮氣以及一些其他的一些氣體組成的大氣圈內(當然高原地區含氧量也只有平原地區的50%甚至更低),大氣壓至少需要0.6以上,有一些障礙,但生活尚能克服,但二氧化碳濃度不可過高(須在10%以下),大氣中其他有毒氣體濃度需要在一定比例以下。

人類在火星上用機器把乾冰二氧化碳變成氧氣後,火星能住人嗎?

然後行星需要有一個磁場保護,但是火星的核心已經冷卻,不再產生磁場,因此在火星是沒有磁場保護的,宇宙射線與太陽的有害輻射直達火星表面,這個對火星上生存的人類來講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每次外出都必須穿上厚重的防護服。這對人類來說還可以,但生物圈內的其他動物植物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因為每天消毒一次,一次消毒12小時,估計沒出三天,露天的動植物就掛了。

最後需要有液態的地表水,火星地下相信應該有液態水的存在,溫度與大氣壓力升高後,火星地表或許也將存在液態水,這倒是一好消息。

人類要在火星永久居住,必須有可以居住的生態環境,起碼包括空氣、水、溫度、食物。這些東西要具備自主產生,循環利用,相對穩定,否則人類難以存活。要建成這樣的生態系統,以火星現在的情況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