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五禽戏的要诀

五禽戏是汉代华佗所创立的导引方法之一,首见于《汉书·华佗传》,被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导引方法之一。

练好五禽戏的要诀


据考五禽戏的最早的雏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庄子首先提出"熊经鸟伸"的锻炼方法,其实这便是由熊和鸟动作所组成的"二禽戏"。到了西汉时刘安在《淮南子·精神训》中添上了"凫浴猿跃,鸱视落顾"的动作,而形成了由鸟、凫、猿、鸱、虎、熊动作组成的"六禽戏"。至华佗时他根据自己般实践经验而总结出由虎、鹿、熊、猿、鸟动作构成的"五禽戏"。这以后又在后世衍变成多个"五禽戏"方法,在晋代的《抱朴子》等后世著作中多次转引,由此而奠定了中国气功中动功的基础。"五禽戏"的近现代研究很多,在国外被学者誉为中国气功体育史上的"里程碑"。

"五禽戏"的目的主要在于调节人体的呼吸,锻炼形体,如华佗所说的: "人(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也。"

"五禽戏"的原则是如庄子所说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练好五禽戏的要诀


"五禽戏"的适应性很广,凡是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人"体有不快"的病症皆可运用该法。练习时可根据自己的病情,仅做"一禽戏",也可将"五禽戏"两两分开练习,或任意组织,因而具有灵活的特点。

具体每一戏的要诀如下——

1、"虎"戏: 闭气低头,捻拳战如虎威势,两手如提千斤,轻轻起来莫放气,平身吞气入腹,使神气上而复下,觉腹内如雷鸣,或七次。如此运动,一身气脉调和,百病不生。

练好五禽戏的要诀


2、"熊"戏: 如熊身侧起,左右摆脚后立定使气,两旁胁节皆响,亦能动腰除肿,或三五次止。能舒胁骨而安,此乃养血之术也。

练好五禽戏的要诀

3、"鹿"戏: 闭气低头捻拳,如鹿头持顾尾,平身缩肩,立脚尖跳,跌跟连天柱,通身皆振动。或三次,每日一次也可,如下床做更妙。

练好五禽戏的要诀


4、"猿"戏: 闭气如猿爬树,一只手如捻果,一只脚抬起,一只脚跟转身,更运神气,吞入腹内,觉有汗方罢。

练好五禽戏的要诀

5、"鸟"戏: 闭气如鸟飞头起,吸尾闾气朝顶,虚双气躬前,头要仰起,迎神破顶。

练好五禽戏的要诀​​


全套动作要意气相合,动静有致,意在引气,意动则全身皆动,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度。动作完毕后,扑上滑石粉,可以收达使全身轻松、精神倍增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