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體產業復牌次日 漲停封板!

中體產業復牌次日 漲停封板!

中體產業復牌次日,漲停封板!

7月16日,喧囂了一個月的世界盃終於塵埃落定。與此同時,於我國彩票行業頗具話題性的中體產業,也在經歷了漫長的停牌期後,終於復牌!

中體產業復牌次日 漲停封板!

復牌首日,中體產業以11.61元/股的價格開盤,全天共成交4.4億元,最終以10.96元/股價格收盤,下跌5.84%。而就在今日開盤不久,中體產業便強勢漲停封板,收於12.06元/股!

股市表現亮眼

自2016年11月以來,中體產業便開始在停牌與復牌之間不斷遊走,公司的股份轉讓事宜儼然成了漫長的肥皂劇。而本次停牌,更是從2018年3月27日開始,至昨日復牌,時間長達百餘日。

在中體產業本次停牌的日子裡,A股大盤走勢並不樂觀。期間,上證綜指下跌了9.65%,深證成指更是下跌了11.71%。

受以上因素影響,7月16日復牌,市場對於中體產業股價的預期並不樂觀,但公司當天只補跌5.84%,並於今日迅速反彈直接漲停!要知道,與中體產業同樣在昨日復牌的哈工智能、華聞傳媒等幾隻股票,均沒能逃脫連續跌停的厄運。

為何中體產業於股市之上能有如此表現?咱們還得從頭說起。

曾經將被拋棄

剛剛過去的世界盃,在我國掀起了一陣足球的浪潮,競彩更是受益於此,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大賣超450億元,這在中國體育彩票的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神蹟。

在這樣的市場風口上,身背體育和彩票雙國家隊血統的中體產業重出江湖,怎能不引得追捧。而這,對集團來講,也算是苦盡甘來。

中體產業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旗下唯一上市平臺,發展之路可謂坎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基金管理中心(後簡稱:體總基金)作為集團大股東,在2006年股改時承諾的注入優質資產一直沒有兌現,並且在2014年8月表示,由於沒有可注入的優質資產,未來將轉讓中體產業股權。

至於原因,市場主流看法是因為中體產業慘淡的經營表現。2007年,集團營收19億元,到了2009年便下跌至9.6億元。而後幾年有所好轉,但仍呈現遞減趨勢。2010年營收13億元,2011年營收15.07億元,2012年營收10.5億元。2013營收9.85億元……

中體產業的業績持續不濟拖了國家體育總局的後腿,在體制內部權責分配明確的情況下,沒有誰願意進來攪這趟渾水。

自此,中體產業的國家隊光環漸漸消退,體總基金中心開始了清倉集團股權的漫漫長路。

國家隊身份被保

近年,中體產業先後經歷了多次股權轉讓事宜,但最終都是不了了之。談及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體總基金是國家體育總局旗下事業單位,成功將所持中體產業的股權轉讓出去,則相當於股東大洗牌,集團不再和國家體育總局有關係,也就無法享受總局旗下眾多的體育資源。

失去國資背景,沒有了國字號光環的加持,中體產業的價值必定大打折扣。同時,因為轉讓價格較貴、公司盈利能力並不出眾等原因,所以股權轉讓必定難以實現。

無奈之下,華體集團作為中體產業的二股東代替體總基金完成了當年的承諾,並將集團於彩票領域的實力進一步加強。

今年3月,中體產業宣佈正在籌劃向二股東華體發行股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隨之停牌。6月26日晚間,集團披露重組預案,中體彩科技發展公司和中體彩印務技術公司,兩項彩票行業優質資產赫然在列。

中體產業復牌次日 漲停封板!

《新浪彩通》曾對此有所介紹。華體作為中體產業的二股東,最大兩塊資產是便是中體彩科技和中體彩印務,集團持有二者33%和30%的股份,主營業務分別如下:

1、中體彩科技公司:為國家體彩包括交易在內的技術系統規劃、研發、運維,並承擔體彩樂透型彩種市場運營服務工作;

2、中體彩印務公司:為我國即開型體育彩票提供市場運營、銷售系統運營維護服務,以及提供國家體彩電腦熱敏票的生產印製服務。

也就是說,中體產業於原本所擁有英特達這一終端機資源基礎上,業務將涵蓋體彩終端機、即開票供應,技術及銷售系統開發運營等多個不同方面,相輔相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資產重組之前,曾任國家體彩中心主任、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長,擁有多年的體彩管理經驗的王衛東也於今年2月28日正式任職中體產業總裁一職,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至此,中體產業在彩票領域業務實力得到加強的同時,國字號金字招牌也因上文種種變得更加牢固,一掃往日陰霾。

加之,目前世界盃餘溫尚存,體彩銷量迅猛增長,相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體產業於股市之中的表現,都不會令我們失望。(戰五 轉自新浪彩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