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座古墓,后代连出16位帝王,修铁路时宁可多花2亿也要避开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鬼神之说都秉承半信半疑的态度;像古代的帝王们,对风水鬼神一说也是十分相信的。因此历朝历代皇帝都是选择在风水宝地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陵寝;且中国人也信奉死者为大,对逝世者的陵墓都会给予极大的尊重。

明朝的皇陵在我国古代帝王陵墓中的规模可谓是独树一帜,堪称极度壮观的皇陵建筑。从朱元璋开始,就已经大兴土木建造皇陵,这和朱元璋的出生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安徽这座古墓,后代连出16位帝王,修铁路时宁可多花2亿也要避开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称帝之前的身份是和乞丐差不多的,经常过着有一餐没一餐的生活,好不容易自己反叛起义成功了,还当上了皇帝,成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当然得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

朱元璋不仅是对自己,他对家人父兄们也进行了加封,并且对他们的墓室进行了修建,分别在江苏建了明祖陵、安徽建了明皇陵。明祖陵是埋葬朱元璋祖父、曾祖等人的墓地;明皇陵是埋葬朱元璋父母以及兄弟姐妹的墓地。

安徽这座古墓,后代连出16位帝王,修铁路时宁可多花2亿也要避开

据说当时朱元璋的父亲去世后,家人抬着父亲的尸体准备去安葬,行至半路时,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空下起了大雨;无奈,朱元璋等人只能放下尸体去躲雨。

令人意外的是,等朱元璋一行人回来准备继续抬尸体去埋葬时,发现因暴雨的原因导致出现山体滑坡,埋掉了父亲的尸体;最终,朱元璋在这里做了一个记号,一行人只能原路返回。

安徽这座古墓,后代连出16位帝王,修铁路时宁可多花2亿也要避开

后来,朱元璋功成名就后,打算将老父亲迁葬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有一位风水先生告诉朱元璋,他父亲所埋的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万万不可迁葬,否则会坏了风水;最终,朱元璋采纳了风水师的意见,他在原址上扩大规模,建成了明皇陵,并将兄嫂等人也迁葬至此。

或许真如那位风水先生所言,这里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从朱元璋开始到崇祯帝为止,先后出了16位皇帝。

安徽这座古墓,后代连出16位帝王,修铁路时宁可多花2亿也要避开

除此之外,明皇陵的石刻是当前发现的明朝时期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美的皇家陵园,它们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到现在为止,明皇陵仍旧是受国家保护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现代后,为发展经济,我国的交通越来越发达;有一条铁路本来预定的方案是要穿越明皇陵而过,但是为保护明皇陵,铁路专门改道,绕过了明皇陵,但也导致多增加了超过2亿元的工程费用,看来国家为保护这些遗产可真是花费了不少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