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文葩|劉秀秀:賣菜

兒時的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的是母親每天揹著揹簍,扛著鋤頭,前往地裡勞作的身影。家裡有三個菜園,都是爺爺奶奶以前用石頭圍起來的,如今,石頭早已長滿苔蘚,與滿園蔬菜交相輝映。記憶中,三個菜園裡,一年四季全是母親彎腰勞作的身影和鬱鬱蔥蔥的各色蔬菜。

上初中以前,

南國文葩|劉秀秀:賣菜

家裡似乎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為了補貼家用、為了湊我們的學費,母親隔三差五地會去鄉里面的街上賣菜。

那時的我還不懂事,只記得母親天不亮就起床,和父親一起去園子裡,藉著月光摘菜。摘好菜,要回到家把賣相好的茄子、黃瓜、絲瓜、苦瓜、辣椒等挑選出來,青菜還要用稻草一把一把的紮好。然後把所有選好的蔬菜用蛇皮袋裝起來,再找出平時買東西攢下來的一把把塑料袋一起裝好。

天剛亮,母親就用扁擔挑著菜出門了。那時候,通往鄉里的路還是一條彎彎曲曲、泥濘不堪的羊腸小道,要翻過一座又一座山,轉過一道又一道彎,還有一個又長又陡的山坡,從家裡到鄉里的街道要走一個多小時十幾裡這樣的山路。

南國文葩|劉秀秀:賣菜

不懂事的我,以為母親挑那一擔蔬菜到街上,一定可以賣很多錢,所以一心只期待著母親賣完菜給我買零食回來解饞。現在想來,當時的母親也許連一根一毛錢的冰棍都捨不得買來吃,卻從不忘記給我們買幾毛錢到幾塊錢的零食回來,安撫我們充滿期待的眼神和饞嘴。

其實在鄉里的街上賣菜比想象的要辛苦很多,母親後來告訴我,如果只是擺在街上賣,就算賣到天黑也賣不出去,因為在不是趕集的日子裡,鄉里街道上,一眼望去,賣東西的人比買東西的人還多。母親為了把她的菜推銷出去,她經常挑著菜,去鄉政府和鄉醫院的住宿樓,一家一戶敲開別人的家門。在鄉里工作的人很淳樸,看到母親挑著菜上門,很多人家裡即使有足夠的菜,也要多少在母親那裡挑選一點。所以賣菜次數多了,母親甚至都懂得了鄉政府和鄉醫院住宿樓哪層是誰住的,那些工作人員都和她熟悉了。有時候剛好到午飯時間敲開人家的門,好客的主人還會邀請母親進家裡和他們一起喝油茶吃飯。

南國文葩|劉秀秀:賣菜

上高中時,有幾次放假回家,我也跟著母親去賣了幾回菜。我們的菜因為土生土長,賣相和農村人一樣淳樸,總不夠旁邊攤上專業菜販的大棚菜那麼吸引人。跟著母親賣菜的幾次經歷裡,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已經是下午,我們的菜還剩不少,因為回家路途比較遠,我和母親都比較著急。街道上面賣菜的人不少,買菜的人卻不多,我們都期待著有人來買菜做晚飯。突然,我們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那是我們初中某一科任老師,雖然他還未走近,但我感覺他應該看到了我,我滿懷期待地看著他,可是就在他準備走近我們的時候一轉頭走向了對面的菜攤,似乎根本沒有看見我。其實我知道他一定看見了我,也看見了我們面前賣相淳樸的蔬菜,只是他一定沒有看見我失落的眼神。不一會兒,又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也是我初中的老師,但是沒有教過我,她看見我,徑直走到我們面前,笑著對我和媽媽說,剩下的菜她都要了,媽媽把好的菜挑出來稱好,算好價錢,那些賣相稍差的,媽媽說不能要錢,一起送給了那位老師。這次賣菜的經歷已經過去10多年,那位老師給我的溫暖和感動卻一直銘記在心。

南國文葩|劉秀秀:賣菜

作者

劉秀秀,女,桂林資源人,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供職於天峨縣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之餘喜歡文字和旅行,偶爾心血來潮寫點小散文和詩歌,在文字裡尋求心靜,在旅行中尋求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