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学派(中)

现代建筑学派(中)

现代建筑学派(中)

上次小编给大家介绍了维也纳建筑学派和欧洲新起的各种建筑风格,今天接着给大家介绍现代建筑其他几个非常重要的学派。

现代建筑学派(中)

7.德意志制造联盟

在现代建筑的创立过程中,1907年由德国企业家、艺术家、工程技术人员联合组成"德意志制造联盟"(简称"德制联盟")曾起过重要作用。德制联盟中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师,他们认识到建筑必须和工业结合。其中享有威望的是彼得·贝伦斯(他是第一个把工业厂房升华到建筑艺术领域的人。1909年贝伦斯在柏林为德国电气公司设计的透平机制造车间,开始走向现代建筑面貌,是建筑设计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现代建筑学派(中)

贝伦斯提出的主要论点是:建筑应当是真实的。他说:"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样会产生前所未见的新形式。"这个透平机车间山墙面外形和它的大跨钢屋架完全一致,坦率地表现出结构形式,整个外立面除了钢窗和墙面外,摒弃了任何附加的装饰,它为探求新建筑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在现代建筑史上是一座里程碑,所以这座建筑也被称之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学派(中)

今天西方所称道的第一代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都曾在贝伦斯的事务所工作过。格罗皮乌斯体会了工业化在建筑中的深远意义,为他后来教学与开业莫定了基础。密斯则继承了贝伦斯的严谨简洁的设计规范。柯布西耶懂得了新艺术的科技根源。继承并推进贝伦斯传统的是格罗皮乌斯,1911年他在阿尔费尔德设计的法古斯工厂,被西方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建筑,是首创的现代作品。

现代建筑学派(中)

鞋楦厂的造型简洁明快,特别在外墙转角处,不用厚重墙墩而用玻璃,表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这是继贝伦斯1909年透平机车间之后在建筑设计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此外,格罗皮乌斯早在1910年就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可以说是对建筑工业化最早的探索。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在科隆举行展览会,除了展出工业产品之外,也把展览会建筑本身作为新工业产品展出。展览会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展览会办公楼,建筑物在构造上全部采用平屋顶,经过技术处理后,可以防水和上人,这在当时还是一种新的尝试。在造型上,除了底层入口附近采用一片砖墙外,其余部分全为玻璃窗,两侧的楼梯间也做成圆柱形的玻璃塔。这种结构构件的暴露,材料质感的对比,内外空间的流通等设计手法,都被后来的现代建筑所借鉴。

现代建筑学派(中)

8.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芝加哥学派,它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南北战争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力口,兴建办公楼和大型公寓是有利可图的,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内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于是现代高层建筑便开始在芝加哥出现,"芝加哥学派"也就应运而生。芝加哥学派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与创造独特的风格。

现代建筑学派(中)

芝加哥学派中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是沙利文(1856~1924年),他最先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的口号,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他的代表作品是1899~1904年建造的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它的外立面采用了典型的"芝加哥窗"形式的网格式处理手法

芝加哥学派在19世纪建筑探新运动中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首先,它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求摆脱折中主义的羁绊,为现代建筑摸索了道路。其次,它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使芝加哥成了高层建筑的故乡。第三,是建筑艺术反映了新技术的特点,简洁的立面符合于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现代建筑学派(中)

9.包豪斯学派

包豪斯是一所高等建筑学校的名称,由于它传播着新的建筑思想使它成了欧洲现代建筑学派的奠基者。包豪斯的前身是德国魏玛建筑学校,1919年由格罗皮乌斯(1883~1969年)将原来的一所工艺学校和一所艺术学校合并而成为这所培养新型设计人才的学校,简称为包豪斯。格罗皮乌斯担任了这所学校的校长。在格罗皮乌斯的指导下,包豪斯贯彻了一套新的教学方针与方法,它的特点是:第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复古与因循守旧;第

二,将建筑艺术与现代工业生产结合起来,使高质量的建筑艺术作品能够通过工厂进行成批生产;第三,提倡新建筑艺术和抽象艺术结合,吸收抽象艺术的构图原则,使建筑艺术形式走向简洁抽象的道路

;第四,培养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能进行实际操作,鼓励学生能够自己动手;第五,提倡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师生的工艺品设计能够投入生产,也培养学生进行实际建筑工程设计的能力,使学生能及时掌握社会生产的需要,适应建筑的时代精神。包豪斯培养的一代新建筑师,他们不仅在欧洲为宣传现代建筑观点起了重大作用,而且还对美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现代建筑学派(中)

1925年,包豪斯学校从魏玛迁到德绍,格罗皮乌斯为这所学校设计了一所新校舍,同时和市内另外一所职业学校放在一起,连成了一个风车形的建筑体形,整座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是一座不对称的由许多功能部分组成的新颖公共建筑,它成了包豪斯现代建筑学派的示范作品。

现代建筑学派(中)

包豪斯校舍有下列一些特点:

一是

建筑设计从功能出发,自内而外地进行设计,把整个校舍按功能的不同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确定它的位置和体形。工艺车间和教室需要充足的光线,就设计成框架结构和大片玻璃墙面,位置放在临街处,使其在外观上特别突出。学生宿舍则采用多层混合结构和一个个窗洞的建筑形式。食堂和礼堂则布置在教学楼和宿舍之间,联系比较方便。职业学校则布置在单独的一翼,它和包豪斯学校的入口相对而立,而且正好在进入校区通路的两边,使内外交通都很便利

现代建筑学派(中)

二是采用了不对称不规则的灵活布局,其平面体形基本呈风车形,使各部分大小、高低、形式和方向不同的建筑体形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它有多条轴线和不同的立面特色,因此,它是一个多方向、多体块、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它给人的印象是错落对比、变化丰富的造型效果

现代建筑学派(中)

三是充分利用了现代建筑材料与结构的特点,使建筑艺术表现出现代技术的特点,尤其是包豪斯校舍应用平屋顶的构造方法,承重的屋顶与挑檐消失了,轻快的女儿墙使建筑物一反传统的印象,取得了新颖的艺术效果。整个造型异常简洁,它既表达了工业化的技术要求,也反映了抽象艺术的理论已在建筑艺术中得到了实践。它不仅取得了现代建筑的新面貌,而且可以降低造价,相对比较经济实惠。

现代建筑学派(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