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北漂到扎根北京用了十年

我是一名北漂,十年前之所以选择北京,不仅仅因为它是首都,更多是因为从小时候我就被灌输热爱北京天安门,电视上看的最多听得最多的城市名字就是北京。年纪尚幼就在内心埋下了立志去北京的美好畅想。十年前我从地方三流学校毕业,便毫不犹豫踏上了向往的大都市北京。那时的我真的是一无所有,我的装备很简陋:没有房子、车子、票子,是个地地道道的屌丝。祖上是,到了我这代还是,唯有一颗对北京狂热的心。

我从北漂到扎根北京用了十年

初到京城,“北京欢迎您”的标语随处可见,还有《北京欢迎您》的歌声是那么的亲切。初来乍到,投身到了在北京新发地做蔬菜批发的老乡租住的一个平房里。第二天找到平房的房东,刚好有空闲的房,就租下了一间,租金700。一周后我找了份工资税后3600的工作。因为离上班远,我就搬到了离工作近点的一处平房,租金900。原先的租金,房东李阿姨把剩下来的四百退给了我,虽然只住了一周,但阿姨知道我刚到北京不容易,送我了一个西瓜还有好多水果,我真心觉得北京本地人很热情,对人挺好,倒不是因为我占了房东一点小恩小惠,是我短短的几天相处,让我倍感亲切,我热爱北京热爱这里的人。

我从北漂到扎根北京用了十年

半年后工资涨到税后4600。随着收入的增加,我对北京的奢望也就开始膨胀,想着这一年下来加上奖金就能攒下五万,平时开销也小,生活紧巴点也就过了。工资还不算什么,我最得意的还是我在2010年时盘算着在北京拥有一套房。当时北京的房价正在“飞速发展”,办公室里同事们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房子,通州将成为目标搬迁地的说法甚嚣尘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每个月白白拿着房租,还不能享受家的温馨,房价每年以10%的涨幅盖过了我每年的收入,如果拥有套房该多好。于是我就开始计划着通州买房了,但买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记得刚开始看房的那几天,我顿顿吃着大饼把通州在售楼盘扫了个遍,但所有楼盘都异常火爆,根本没有议价空间,这火爆场景刺激了我果断抢一套的神经。给家里老妈打电话,说了我的想法,老妈说本来准备给家里的房子做个翻新,现在既然我用钱,表示支持我,把家里的他们二老一辈子积攒的15万打我卡里了。

我从北漂到扎根北京用了十年

我从各个售楼处搜刮来的楼盘资料前前后后反复对比了好几天,一方面考虑通州核心位置,离地铁线近,一方面考虑未来趋势、价格因素,周边的商业、配套设施。最终在综合对比下我果断确定下来一套82平两居室,单价12800。总价加利息127万左右,付了首付30万,我又回到了最初的窘状,一套房把我打回原形,回到了解放前。最初4200的月供的确很有压力,工资的三分之二都还月供了,一段时间,曾为自己仓促买房后悔不已。之后工作跳了两次槽,收入也增加了不少。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我现在年薪也有二十余万打下了基础。

我从北漂到扎根北京用了十年

然而就是因为这套房让我完成了华丽转身,从"狗"到人的更高一级进化,从此贴上了城市的标签。有房后,还谈了个平谷的女友,也许因为有房,也许因为有点积蓄,其实都不是吧,反正我们感情很好,对于大都市有钱人来说这点本来微不足道,但就是这些因素叠加,我们顺理成章的步入婚姻的殿堂。我没有炫耀的意思,也没有说就靠了老婆才获得了留京的指标,一切都是随缘,缘分到了,都是水到渠成的。但我不是没有听到风凉话,什么外地人也只能找个北京农村的,能找个大四环内的才叫真水平……但是我从来没有以此为荣也没有因此而颓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