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漂”vs“北漂”都是泪,安家???

我们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们不想像父母那样,过着一眼就看到底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宣言。

那时的我们,在“大城床”和“小城房”之间,会毫不犹豫选择“大城床”。

我出身于二十八线的小县城,2009年大学毕业,大四下半年,家里托关系在武汉找了份,薪水一般但很稳定的工作。

就这样,我在尚未毕业的情况下,开始了实习生涯。对周边生活的熟悉,使得初入职场的我,没有任何的新鲜感,一切照旧,我仍住在大学宿舍里,只是不同的是,每天朝九晚五。

起初我顺其自然地工作着、生活着。但随着毕业季的日渐临近,宿舍里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们纷纷离开了武汉这座城市,尤其是班里的同学,他们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我的内心开始泛起了层层涟漪。

有一天,宿舍里的一位姐妹告诉我,她准备去北京了。已经收到了面试邀请,明天就出发。我的心又一次被搅动了。

她离开宿舍的三天里,我每天都在想象,她在北京求职的情景。上班时想下班时也想,吃饭时想喝水时也想。终于,那天晚上她从北京回到了宿舍。

她一打开宿舍门,我就察觉到她难掩的笑意。忙上前帮她拿行李,“面试通过了?”

“通过了!”她激动地回答。“我要为北京做准备啦!哈哈,北京,等我!”

那时,我想我的眼睛里,肯定写满了羡慕和憧憬。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室友跟我们的交谈内容,几乎都是围绕北京,我们都爱听,她每次说,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真是不到大城市,不知道差距。我刚下火车,那种大都市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走在CBD,你能真切感受到,跟你擦肩而过的皆是精英,面对天安门广场,那种成就感,仿佛此生无憾。走进故宫,一下子就觉得梦回大清,那一恍惚,真觉得自己可能前生是大清格格。”

室友每天说着,我每天听着,总也听不够,一闲下来,就各种打听北京的一切。那时的自己简直像极了红楼梦里的刘姥姥。

她有时候被我问的不耐烦了,就让我看她在北京拍的照片。

我仔细审视着每一张照片里的大背景,北京的地铁,北京的胡同,北京的城楼,天安门,故宫,甚至于背景里的每个人,我都想看看跟我是不是不一样。

我承认那一段时间,我对北京着了魔。

我开始心潮翻涌,动了心思。

2009年6月25日,发毕业证了。看着手里崭新的毕业证,我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一上班,我就冲进领导办公室。领导一看到我,赶紧招呼我坐下,并拿出正式的劳动合同,笑盈盈地说:“毕业证拿到了?今天就可以签订正式合同了。”

我相信那一刻,我的表情一定是十万个抱歉,毕竟是第一次提辞职,心跳的仿佛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应该都能猜到,妈妈的夺命连魂call,狂轰滥炸。几乎把我碾压的渣都不剩,可就凭着仅存的那点渣,我还是站了起来。

我毅然决然的收拾着行李,准备次日踏上开往北京的火车。

那一刻,支撑我的绝对是对梦想的执著,对未来的渴望。我想看看我还未知的世界,我想看看我的人生还有多少可能,还有多大空间。

生活就是这么戏剧,我的室友后来因为更好的工作去了深圳,我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到了北京,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活。

那段北漂生活,的确非常艰苦。我用手里仅有的钱租了一间刚好能放进一张床的房间,共用卫生间共用厨房。

工作不算难找,到北京的半个月后我就上班了。只是微薄的薪水,让我在离开北京的那一刻,还是住在那间只能放得下一张床的房子里。两年的北京打拼,我手头的存款几乎为零。

我每天计算着房租、公交车费、地铁费、午餐费,思考着各种可以节约生活成本的方法,每个月离发工资还有一周时间的7天 里, 一定是最煎熬的。

可是你们相信吗?直到现在,我从未有一刻后悔来到北京。这就是大都市的魅力。

在北京浸润的两年,我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我观察着这座城市的一切,感受着这座城市的一切,收获着这座城市的一切。

很多人觉得,只要旅游就可以感知一座城市。我从不这样认为,一座城市,你如果没有超过一年的居住史,你绝对无法真正体会到它的卓然气质与似水柔情。你的思想绝对不会因它而改变。

在北京的两年时间里,我看到了无数平凡人对梦想的坚守。

他们跟我一样住着简陋的出租屋,可是每天早上,把自己收拾成精英的模样,昂首挺胸走进CBD的高档写字楼。

他们白天为了碎银几两慌慌张张地工作着,晚上就带把吉他到天桥或者地下通道,尽情歌唱,寻觅伯乐。

三环路上,从中央电视台标志性建筑物“大裤衩”到燕莎桥,川流不息的车流像人体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一样,昼夜不停息。

行色匆匆地走在拥挤的人流中,如果你不加快脚步,就会被远远甩在身后,从来没有任何人有时间,扭头去看落在身后的你。也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你被落下了,除了你自己。

公车上、地铁上,到处都是看书的人,那一刻你会觉得,自己就这样站着或坐着,是种罪恶。

图书馆里到处都是人,你常常找不到座位。在这里,如果你不刻意搭讪,没人会看你一眼,因为他们的眼睛都盯着书。

有时候,你也会经历,某个人的脆弱。丢了工作或者创业失败嚎啕大哭,你觉得他肯定撑不下去了。可是,第二天,他就复活了,活蹦乱跳,踌躇满志地又开始四处找工作、四处找项目。仿佛昨天晚上哭的那个人不是他,而是你。

这就是这座城市,空气里都弥漫着拼搏的气息、梦想的味道。

“沪漂”vs“北漂”都是泪,安家???


高晓松的母亲曾告诉他:“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后来高晓松母亲曾解释说,“诗和远方”是指站在更高的地方看远方,只有这样,才能看的更远。

我想,那时的我,就是站在了更高的地方,看到了更远的远方。

而我看到的远方,指引了我今后应该走的路。

今天的我,已经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龄。而立之年,我选择了“携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我最终还是告别了大都市的繁华,定居在了十八线的小城市。

我不想说我拼不动了,可能更多是生活的无奈,也可能是自己的无能吧。

但诚恳地说:“也很幸福。平淡、安逸、小确幸。”

我想,这就是人生吧。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目标,每一次的选择都会迎来不一样的成长。

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2009年的毕业季我还是会选择做一名北漂。那是关于青春的故事,那是关于梦想的痕迹。

那些年生活给予我的磨砺和重塑,才实现了今天的我。

如果我的孩子长大了,即将踏入社会,我一定会建议他,去到能够站的更高的城市。

在青春年少的年龄,他应该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应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这样他的未来才能走的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