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陳雲小蒸調查:「不要輕易把羣衆的老經驗吹掉」

1961年陈云小蒸调查:“不要轻易把群众的老经验吹掉”

做調查研究並不一定非得東奔西跑,如果滿足於在形式上和表面上走馬觀花浮光掠影,那還不如找一個點蹲下來,解剖麻雀,深入研究,這樣更能發現問題癥結。陳雲在上海青浦小蒸公社的調研就是如此。

1961年陈云小蒸调查:“不要轻易把群众的老经验吹掉”

1961年,陳雲(第二排左四)在上海青浦縣小蒸公社

作農村調查時,與公社幹部合影。

1961年,中國經濟處於困難時期,全國糧食緊張,農村問題突出,廣大農民處於飢餓半飢餓狀態。為了弄清問題癥結,毛澤東號召“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將1961年定為“實事求是年”。中央領導同志分頭到各地調研。陳雲選擇了他熟悉的故鄉青浦作為調研點。當年六七月間,他在青浦一住就是半個月,由此弄清楚了不少農村政策問題。在青浦期間,除了聽取公社書記和先期派去的調查組的彙報外,陳雲三次親自到小蒸實地調查,召開過三次座談會,研究了群眾當時最關心的三個問題。

母豬私養問題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後,農村幹部盲目追求集體化,私人養的豬曾兩度被沒收歸公,造成肉豬存欄量大大減少。後來政策鬆動,大多數公社把肉豬下放給社員私養,但母豬仍大部分由集體公養。母豬究竟是公養好還是私養好?社員群眾與公社幹部說法不一,於是陳雲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實地調研。

小蒸公社有15個集體飼養場,陳雲派工作組同志去看了10個,自己去看了兩個。在集體飼養場,陳雲發現公養母豬普遍消瘦,豬棚內豬糞極少;集體飼養場投資多,飼養員來自各個村,責任心不強,豬圈很髒,母豬流產多,苗豬棚內由於飼養員倒了飼料就走,力氣大的豬吃得多,容易長膘,力氣小的豬吃得少,看上去皮包骨,這些豬被稱為“落腳豬”。有些集體飼養場苗豬死亡率居然高達89%。沒有苗豬哪來的肉豬?而在私養母豬的社員家裡,陳雲看到老人小孩全家動手飼養,母豬喂得好,有的甚至喂泥鰍,豬圈乾淨,冬天墊乾草,夏天墊青草,母豬產苗豬多,苗豬成活率高,豬圈的豬糞多,田裡綠肥多。看來沒有比較,就沒有結論。

陳雲不是單純把母豬問題當作肉類供應問題,他還聯繫到農作物產量問題。他曾經問公社幹部:養一頭母豬,一年可積多少擔肥?對方居然答不上來。陳雲指出:養豬除了增加肉類供應外,很重要的是增加豬糞,就是有機肥料,俗語說:“豬多肥多,肥多糧多。”他問社員:“你們的母豬都收為公養了,如果發還給農民私養,你們要不要?”社員說:“我們肯定能養好母豬,就怕將來又要說走資本主義道路而收去公養。”陳雲給他們打包票:“不會的,在養豬問題上只有公私並舉,私養為主,才能發展養豬事業。”

1961年陈云小蒸调查:“不要轻易把群众的老经验吹掉”

隨後,陳雲整整開了兩個半天的座談會,著重討論養豬問題,大家得出了“私養母豬比公養母豬養得好”的結論。小蒸公社在座談會結束的當天下午就宣佈:“即日起,原由集體集中飼養的母豬,統交由原飼養戶領回。”飼養戶在領回自己以前飼養的母豬時,每頭母豬似乎都認識它們舊日的主人,搖著尾巴聽話地跟著主人回家去。後來結果證明:放回農戶私養後,快死的母豬救活了,乾瘦的母豬逐漸胖起來了。

種雙季稻問題

小蒸公社以前沒有種雙季稻和小麥,如果一戶農民種十畝田,除了單季稻外,冬季一般是種七畝紅花草,兩畝蠶豆,半畝小麥,半畝油菜。但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後,上級領導認為只有種雙季稻能增產糧食,於是逐年要求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而不考慮地理條件、自然條件,盲目要求農民改變種植習慣。農民種了雙季稻後,認為是“明增暗減,得不償失”,因此心裡頗有怨言。

為此,陳雲又在小蒸召開了兩個半天的座談會,會上聽到農民反映:“小蒸田多人少,蕩田土質又差,種了雙季稻土地肥力減弱,雖然當時多施了化肥,因缺乏有機肥已逐步土地貧瘠僵化。”農民現場為陳雲算這樣一筆賬:表面上看,種雙季稻每畝兩熟共收穫糧食800斤,單季稻每畝收580斤左右,似乎雙季稻比單季稻多收糧食220斤上下。但如果全面計算,種雙季稻反而要比單季稻少收糧食300多斤,因為每畝田因後季秧寄田少收糧食150多斤,多用稻種40多斤,不能及時種蠶豆、小麥少收60~80斤,種雙季稻要施肥,多用勞動力,少收稻草等摺合糧食約60~70斤。社員們還說:大熟單季稻收700斤,小熟蠶豆、小麥收300斤,加起來即1000斤,而雙季稻及小熟加起來只有900斤,相差100斤。可別小看了這100斤,在當時糧食非常緊張的情況下,100斤糧食在缺糧地區可是意義重大。

陳雲通過實地調研,發現了強行推廣雙季稻屬於主觀蠻幹的瞎指揮,他在《種雙季稻不如種蠶豆和單季稻》的調研報告中用算細賬的方法,和從調查結果及群眾的反映中來證實種雙季稻不如早季稻,說明農作物種植必須因地制宜,決不能瞎指揮,硬性規定播種指標。他鄭重指出:“要研究,要從實際出發,不要輕易把群眾的老經驗吹掉,要很好地繼承、研究群眾的經驗。”

1961年陈云小蒸调查:“不要轻易把群众的老经验吹掉”

自留地問題

群眾關心的第三個問題是人民公社化後農民群眾自留地分得太少了。這是當時農村政策調整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高級社時期,農村自留地一般佔耕地面積5%,但公社化時期都統統歸公了。1961年3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通過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下發後,又重新把自留地分給農民,但各地執行情況不一。

陳雲到小蒸後,就聽到群眾反映糧食徵購多了,留下的400斤口糧不夠吃,因為自留地只一分田多一點,原來可種的“四旁十邊”(“四旁”指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十邊”指河邊、路邊、溝邊、田邊、塘邊、屋邊、豬舍邊、廁所邊等除了大田外一切可以開墾的邊角零星地塊),公社化後不準私人種了,農民的雜糧收穫大大減少,有的生產隊還規定自留地不準種糧食,以免和集體大田的糧食分不清,農民飼養家禽家畜也受到限制,比如養三隻鴨子是社會主義,養四隻鴨子就是資本主義,個別地區甚至不準私人飼養家禽家畜,等等。

陳雲帶領調查組與公社和生產隊幹部群眾開座談會討論時,大家提出,讓農民多種一點自留地有好處:可以補充口糧,便於養豬積肥,可以種蔬菜,可以種東西賣,可以養雞、養鴨、賣蛋換錢,這樣農民手頭就有些零用錢,還可以恢復和發展竹園。陳雲贊同大家的意見,也主張增加自留地,認為這樣不僅可以幫助農民度過困難時期,還可以解決小偷小摸問題,因為糧食不夠吃,農民餓了肯定會去偷集體的。他還把自留地與基層民主聯繫起來:“民主得有物質基礎保證。群眾有了自留地,今天賣點瓜,明天賣個蛋,生活方便,花錢方便。沒有自留地的基礎,我看很難講民主。”他根據群眾反映,加上反覆查閱資料,發現青浦當年自留地僅佔耕地面積0.5%,與中央規定的自留地可佔耕地面積5%的標準相差甚遠,於是向中央報告,不久問題得到解決,當地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

陳雲能瞭解到真實情況,與其工作作風深入細緻有很大關係。他經常對調查組同志講:“調查問題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調查組向他彙報,都要有根有據:材料哪兒來的?聽說的——聽誰說的?親自了解的——從哪兒瞭解的?都要說得一清二楚。假話在他面前無法矇混過關。雖然他身體不好,醫生規定他只能半天工作,半天休息,但他待人熱情風趣,在座談會上,他總是發揚民主,耐心聽取各種意見,啟發大家各抒己見,熱烈爭論,會場氣氛活躍,笑聲滿屋。他在調研期間還保持了艱苦樸素的作風。他的伙食十分簡單,每頓飯只有兩碟子小菜,從沒見過大魚大肉,也沒有吃零食或者抽菸喝酒。在去小蒸之前,他一再告誡調查組同志不要特殊化,要堅決謝絕送禮和請客吃飯。調查組天天在外面跑,大家感到按照幹部每月28斤糧食的定量不夠吃,就向他要求,希望能增加口糧。他不同意,理由是:“人民正在困難時期呀,我們要和人民同甘苦。”最後,他也只同意在早飯時加一兩饅頭,但糧票由各人自己拿。但大家沒有怨言,因為他不僅對大家要求嚴格,自己也總是以身作則。

(選自《新湘評論》)

1961年陈云小蒸调查:“不要轻易把群众的老经验吹掉”

本週熱文

1961年陈云小蒸调查:“不要轻易把群众的老经验吹掉”1961年陈云小蒸调查:“不要轻易把群众的老经验吹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