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不再高冷,终于成了网红城市?

说起天津,大部分人的印象要么是“高冷”,要么是“

没印象”。

可这几天,因为一纸户籍新政,天津红得发紫。新政发布不到一天,就有30万人申报,刷屏一次;各种政策补丁,实际上没多少人能真正能落户,又刷屏一次。

天津不再高冷,终于成了网红城市?

1.86万亿的GDP,2310亿元的财政收入,2000亿的金融业增加值,7700亿的进出口总额,1560万人的常住人口,940万的城区人口、88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面积。这些指标看起来,天津绝对是一座雄霸一方的大城市。

但体现为城市活力的一些指标,天津又乏善可陈,与其城市综合地位完全不匹配。

比如地铁客流量,这个数据大概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商业活力与人际活动密度。2017年,天津开通的地铁里程数只哟175公里,居全国第十,排在武汉、大连之后。地铁客流量更是毫无大城市的感觉,2017年日均客流量只有96万人次,不到北京、上海的1/10,也不及成都、武汉的1/2。

比如电影票房,这个数据大约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娱消费力。2017年天津地区的总票房大约是7.9亿元,排名全国12,仅相当于北京、上海的1/5、广州、深圳的1/3、成都的1/2,比西安还少1.5个亿。

比如富豪人数,这个数据大概能反映一个地区民营经济的影响力。根据2018年胡润全球富豪榜,天津上榜的富豪人数是14个,排名全国11,依然排在成都、重庆、武汉之后,仅相当于北京的1/9,深圳的1/5.5。

再比如独角兽企业,这个数据大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创业活力。根据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独角兽名单,天津只有两家企业上榜,与第一梯队的北上深杭相距甚远。

天津不再高冷,终于成了网红城市?

说到这里,大体能够发现在GDP总量上天津可以排第六,可一些后劲指标排11左右,而且这两年天津GDP总量也不断被广州和重庆超过。如果不是这次的抢人大战,恐怕天津会不断被后起之秀超越。

这几天申请落户天津的,大多是北方人,尤其是在北京工作而没有京户的人。官方改变了对人口的厌恶,不再是灭霸思维。那种害怕人口增长,以为人多会带来人均资源的下降,导致各种混乱、贫穷和倒退,现在终于改变了。

人才是低碳、优质、永续的GDP,下个文件,降低一下门槛,人就涌进来,全是GDP增量。打个响指,人就增加了,GDP就上去了,何乐而不为?在抢人大战白热化之前,聪明人已经发现了一个比GDP更准确的指标:小学生增长率。增长一个小学生,往往意味着增加一对工作的父母、至少增加一对接送孩子的老人,一个小学生带动的财富增量是真实而惊人的。

天津不再高冷,终于成了网红城市?

而且因为人口的增加,城市才会有更多的工作、分工和机会,才能享受到更多的服务。反过来又会有更多的人口过来。

很多人以为天津落户过去就能参加高考,放开户籍了不公平,对天津有害。too naive。针对高考移民的政策有很多年了,大意是在当地有3年高中学籍才能参加高考,而要上高中,就得参加中考,而要有中考的资格,就意味着你有当地的学籍,而不是户籍,而这个学籍是从小学开始有的。

说抢人就是抢GDP不为过吧?这个学籍政策不改变,那抢到的年轻人,就是天津能再发展的法宝。起码卖房、消费、服务、文化、教育等等第三产业GDP都会增加一个数量级。如果能结合当地特色引进一些高新企业就更厉害了。但企业和年轻劳动力本来就是鸡和蛋的问题。

抢人大战将加剧城市发展的马太效应,现在强大的城市,将来会更强,人口增加了,又带来政策及建设上的优势,比如可以增加地铁及机场。

希望抢人大战这种非常优质的城市竞争,不要被禁止。这种城市化的加速,将给经济带来更大的活力,也给每个人带来更多选择,当然,也会使中国更富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