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繞蒼山,蒼山繞古城——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古城始建,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1982年,被列入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

大理古城的城區道路仍保持著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結構,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復一新。城內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牆壁,顯示著古城 的古樸、別緻、優雅。

一水繞蒼山,蒼山繞古城——大理古城

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牆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裡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

一水繞蒼山,蒼山繞古城——大理古城

古南詔的“天下第一樓”——五華樓。五華樓是古代南詔王的國賓館,又叫五花樓。從南詔開始,五華樓多次燒燬,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五華樓一帶,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書畫市場,經營品種包括書法,國畫類的山水花鳥、人物等等,還有皮畫、油畫等交易十分活躍。

一水繞蒼山,蒼山繞古城——大理古城

南詔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公元737年南詔王皮羅閣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幾經戰爭兼併,統一了六詔,建立起中國西南民族史上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南詔國曆時253年,與唐代相始終。南詔國最先定都太和城,公元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羊苴咩城的整個佈局井然有序、莊重威嚴,很有王權的氣概。其內部結構分五大部分,即宮、廷,高級官僚住宅區、南北通衢和客館,南詔王豐佑在位時修建起五華樓,成為羊苴咩城的第六部分 。

一水繞蒼山,蒼山繞古城——大理古城

豐佑為南詔國第十代君主。在位期間,南詔國強盛一時,還屢次派兵侵入唐朝領土,有一次竟遠征並攻下四川成都。每年三月十六,南詔時期的南詔王以及後來大理國的大理王都會在五華樓會見西南夷各個小國君長,和其他一些重要賓客,賜以酒席佳餚,奏以南詔、大理時期的音樂。

在大理當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傳誦的謎語詩,詩曰:

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

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

這首詩謎的謎底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風花雪月四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