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李嘉誠都要退休了,你爲什麼還這麼窮?

摘要:管理資產從管理自身時間開始

首富李嘉誠都要退休了,你為什麼還這麼窮?

撰文|張銀銀

週末了,槓桿遊戲想再次說說李嘉誠。穩坐20年香港首富的超人,在即將度過90歲生日之時,正式宣佈退休。

3月16日下午,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業績發佈會。發佈會一開始,李嘉誠就宣佈了自己退休和長子李澤鉅將接任長和董事會主席的消息。隨後,長和及長實集團港股披露了主席及執行董事退任的公告。

公告顯示,李嘉誠將於2018年5月10日舉行的兩家公司週年大會(2018年股東周年大會)結束後,退任本公司主席、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之職務。未來李嘉誠將出任長和的資深顧問,繼續為集團的重大事項提供意見,這筆顧問費則沿襲此前李嘉誠每年的董事袍金(董事為公司工作的報酬)不變,每年5000元港幣。

關於李嘉誠的成長曆程以及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我們讀了不少。但槓桿遊戲今天想說的是,雞湯喝多了小心中毒。李超人的傳奇故事幾乎不可複製,我們普通人想要通過他這樣的路徑再次積累財富,在如今的時代已經不太現實。

槓桿遊戲寫過多篇李嘉誠賣賣賣的財務分析,都是純粹的財技解剖。今天,我想講個淺顯的道理,從大勢和個人抉擇角度,談談李嘉誠為何可以成功。

首先,一個人的成功除了內因,有時候也要看客觀條件,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都是很重要的槓桿,缺一不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財富的異動,新舊大佬的更替,和經濟、鄭智周期,註定密不可分。

這既是財富和階層的不成熟、不穩定,也是社會保持激烈流動的象徵。

首富李嘉誠都要退休了,你為什麼還這麼窮?

彼時,也是在這樣的不成熟中,草根青年李嘉誠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幸運的是,他趕上了二戰後亞洲工業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潮。

廣泛流傳的段子是,1950年,年僅22歲的李嘉誠,用平時省吃儉用積蓄的7000美元,便投奔材料化學工業,在筲箕灣創辦了規模以下企業長江塑膠廠。

但恰好,此時香港迎來工業化,這座城市趁著紅色上海的熟睡開始上位。這是香港的運勢,香港就像後來的深圳,還處於資本化、金融化、地產化、啥都高端服務業化之前,工業正是騰飛期。李嘉誠順勢抓穩了機會。

創業之後的箇中波折不用自說,幾乎每一位創業者都會經歷的艱難。但對李嘉誠而言,浩浩蕩蕩的歷史發展給了他一根最強大的槓桿,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並抓住。

正如老話所說,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是最難賺的。而香港就是那個給了李嘉誠第一桶金的地方。

塑膠廠小有規模後,他便開始香港投資樓市,期間香港樓市雖經歷了幾次衰退,但也迎來了數次大漲,畢竟,一個破爛小廠遍地的小山城一躍成為東方之珠、世界金融中心,最先值錢的一定是土地。

就這樣,李嘉誠通過將廉價收購的房產高額拋售,並轉而購買具有潛力的地皮,逐漸積累了財富。

這是第一次他站在時運的風口。第二次就是內地這一波了。在香港有了足夠經驗的李超人,成為改革開放第一批進軍大陸的港商之一。這一次他更加自信,也玩的更遊刃有餘。

公開報道說,他與鄧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其中有兩次還是鄧單獨會見他。

首富李嘉誠都要退休了,你為什麼還這麼窮?

拋開其他的實業不說,僅就從內地拿地來看,根據長江實業地產2017年報,李嘉誠在中國內地土地儲備就高達1000萬平米左右,拿地的價格都低到驚人。

如今的地價房價之高,大家有目共睹。而且,這些地都集中在目前已經寸土寸金的主要一二線城市。

將資本加註於時勢的槓桿,在香港及內地兩個市場上都獲得了非凡的商業成功。

退休之後,世上再無李嘉誠,他的逆襲模式恐怕只有新經濟可以實現。好在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的意思就是,大家都還有戲!

如何抓住機遇?李超人身上的時運槓桿我們無法複製,但加諸於個人身上的槓桿也可以借鑑。比如而他對個人時間的管理以及自律能力。

超人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不論幾點睡覺,一定會在清晨5點59分鬧鐘鈴響了之後起床。隨後,聽新聞,打一個半小時高爾夫,然後去辦公室。然後,辦公桌上都有一份當日全球新聞列表,都是從《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全球知名媒體中選取的,只列標題不列摘要,瀏覽時感興趣了,李嘉誠就選擇自己想看的內容。

從早年創業到如今,李嘉誠一直保持著閱讀和新聞閱讀習慣。睡覺前一定要看書,非專業書抓重點看,專業書,就算再難看他也會耐著性子看完。

在他身邊的人曾對媒體表示,他每天90%的時間都在考慮未來的事情,還總在內心創造不斷逆境,給自己提問,然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坊間廣為流傳的李嘉誠投資三原則:一、30歲以後重理財。30歲正是財富積累發展時期,在這個時候理不理財將決定未來的生活質量。為了達成長期的投資目標,基金是較好的投資產品。二、理財要有足夠的耐心。理財在短時間內是看不出效果的,一個人想要利用理財在短時間內快速致富,是不現實的。投資是長期的事情,甚至是一輩子的事情。理財需要的是一份堅持,而不是一次“衝動”。三、先難後易。每年存1.4萬元,平均投資回報率20%,只要20年,資產就能累積到261萬元。如再繼續堅持20年,就可能成為億萬富翁。當然,要保證每年都有20%的投資回報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同時,在這個時間段內,還不能有超過預算之外的支出。這看起來容易,實際上做起來並不那麼容易。

在激烈的競爭中多付出一點,便可多贏一點。管理資產從管理自身時間開始,大佬們給我們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