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死了“首富”?

​​

誰殺死了“首富”?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

我們都知道,企業出問題,基本上都是現金流出了的問題。即使現金流沒出問題,但遲早也會出問題。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規模較大的企業,家大業大,同時融資手段豐富,增發、配股、可轉債、債券、融資券等等,現金流怎麼會斷呢?

2019年上半年,四大首富的龐大集團、三胞集團、騰邦集團和精功集團這四家均已發生債務違約,龐大集團是上市公司,其他三家集團同時擁有多家上市公司,是非常大的企業集團。然而這麼牛的企業,債務還是違約了。

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是誰“殺死”了這些首富?這四家集團公司的現金流是如何斷的?高槓杆究竟有多危險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希望以下內容可以對財務工作者、管理層帶來一些啟發。

1

虧損

虧損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比如減少淨資產,提高資產負債率。比如已獲利息倍數小於1,換句話說,賺的錢彌補不了利息費用,因為根本沒賺錢嘛。比如從銀行借錢變得更困難,沒有辦法借新還舊等等。


虧損大概率是現金流斷了的起點,同時虧損是公司一切經營手段的結果,是終點。

比如龐大集團2018年淨虧損61.72億元,本來淨資產134億的公司,2018年末淨資產只剩下65億元。

誰殺死了“首富”?

三胞集團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432.92億元,同比下降22.66%,實現淨利潤虧損68.88億元。大額虧損的直接結果就是淨資產由年初的269億元下降至205億元。

誰殺死了“首富”?

精功集團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231.19億元,同比下降4.68%,實現淨利潤虧損21.67億元,結果就是淨資產由年初的173億元下降至141億元。

誰殺死了“首富”?

對於企業來說,虧損並不必然導致現金流斷裂,但是持續的虧損大概率可以導致公司現金流斷裂,除非企業的經營現金流非常好。

2

經營現金流差

如果一家公司持續虧損,現金流可以不斷嗎?當然可以,經營現金流好就行。

同時如果一家公司不虧損,現金流會斷嗎?當然會,因為利潤並不能用來還債,還債的是經營現金流。所以有些企業經營現金流差的話,很容易導致公司現金流斷掉。

騰邦集團2018年淨利潤大幅下滑,並沒有虧損,可是經營現金流並不好看,流出了-5.80億元。

誰殺死了“首富”?

龐大集團更加慘不忍睹,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分別流出了24.89億元、122.32億元和35.84億元。這種公司即使家裡有礦,也禁不住這種大額流出啊。

誰殺死了“首富”?

三胞集團類似,雖然2015年至2017年,經營現金流分別為29.58億元、47.07億元和23.39億元,但是2018年流出83.89億元直接打垮了公司。

誰殺死了“首富”?

精功集團經營現金流就非常好,一直都是正的,且2018年達到了14.91億元。那麼精功集團除了大額虧損之外,是如何搞垮自己的呢?

誰殺死了“首富”?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考慮,企業的舉債能力。換句話說,企業此時的資產負債率、有息負債比率高不高,如果非常高,是不是就沒有借新還舊的能力了。

3

借新還舊

如果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比較高的話,那麼公司的舉債能力是受到極大影響的。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很難完成借新債還舊債的目標,現金流很容易緊張。

截止2018年底,精功集團、騰邦集團、三胞集團和龐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72.8%、65.9%、73.3%和80.3%,很明顯,這幾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非常高。100塊的資產裡,65-80塊都是借來的,想再借點錢的難度可想而知。

誰殺死了“首富”?

如果拉長週期看,2014年以來四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整體都是下降的,或多或少的說明公司都在降低負債,那麼為什麼會在持續降低負債的過程中發生現金流危機呢?

誰殺死了“首富”?

或許我們要找找看有息負債的情況,資產負債率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息負債率高。

精功集團有息負債從2011年開始持續大幅增長,到2017年達到最高,為259.71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47%。換句話說,精功集團在2011年至2017年大幅擴張,依賴的就是負債,尤其是有息負債。在2017年以後,公司開始控制負債規模。

誰殺死了“首富”?

騰邦集團2014年至2017年有息負債規模也大幅增長,有息負債率略有上升,從2015年開始開始並沒有明顯的增長。

誰殺死了“首富”?

三胞集團類似,2012年到2015年有息負債大幅增加,有息負債來到了46%左右,然後維持在高位。

誰殺死了“首富”?

2015年之前,這些集團公司均在大幅擴張,步子邁的很大。擴張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借債,尤其是有息負債,同時看上去,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或者有息負債率並沒有明顯的上升,但是收購的資產質量或許在下降,造成了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逐漸連借新還舊的能力也沒有了,直到債券違約。

為什麼2015年左右有息負債規模已經達到了頂點,直到2018年底或者2019年初才爆發呢?中間或許企業在自救、在消化,然而終因為消化不良而走上絕路。

4

投資現金流和籌資現金流

這一切歸根結底還是現金流的問題,兜兜轉轉之後,我們還是要看現金流量表。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經營現金流,經營現金流是還款的動態來源,投資現金流往往代表現金流的去向,籌資現金流則說明公司是否存在借新還舊的能力。

看精功集團的投資現金流,從2011年至2018年,只有2013年為正,累計流出106.1億元,最主要的是投資支付的現金流或者構建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投資支付的現金流可能是二級市場類的投資,可能是併購,這些非金融類企業主要是併購為主,2015年至2018年投資支付的現金為52億、37億、44億和25億。構建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流等於是增加產能,投資固定資產等,2011年至2018年累計投資了61億元。

誰殺死了“首富”?

在2011年至2018年,精功集團在持續的大額投資,沒有停下步子。再看籌資現金流,2015年是高點,2017年和2018年分別流出了11.43億元和19.43億元。雖然2017年、2018年籌資活動流入分別為238億元、179億元,但是還款更多,借新還舊玩不下去了。

誰殺死了“首富”?

再看騰邦集團的投資現金流,2014年至2018年一直流出,累計流出了90億,絕大部分都是投資支付的現金流,換句話說,絕大部分都去用去併購或者投資了。

誰殺死了“首富”?

再看籌資現金流,幾乎跟精功集團一直,2017年之前,一直加槓桿,2018年借新還舊都玩不下去了,債券違約很難避免。

誰殺死了“首富”?

龐大集團和三胞集團就無需分析了,幾乎一某一樣的套路。歸根結底是大手大腳慣了,把槓桿加的特別大,四處買買買,然而當去槓桿來臨時,才發現買來的資產不如舊,逐漸連利息費用支付不起了。

這或許是民營企業或者“進取型”企業的通病,在投資時,順著週期,未能及時剎車。現在看似很多企業還沒有發生債務違約,但是很多企業都有類似的情形,值得投資者小心。比如被傳言破產的眾泰汽車、重慶力帆等公司,大家可以用上面的思路分析一下,就明白這些公司為什麼被傳言破產了。

總之,企業現金流出問題時,這至少包含三方面含義:一是企業現在賬面沒錢了,這是最直接的問題,可以用速動比率低來描述;二是企業現金流創造能力不行了,可以用經營現金流差來描述;三是企業沒有借新還舊的能力了,籌資現金流也是淨流出的,可以用有息負債率高來描述。

以上的概念和理解均是動態的,並非一蹴而就的,而是慢慢流血的,不能產生經營現金流或者不能創造足夠的盈利是現金流斷裂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四處亂投資。

所以殺死首富的除了宏觀環境,就是自己了,其實他們都是“自殺”。

企業如此,人又何嘗不是?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