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李河君將要賣掉“夢的起點”

“首富”李河君將要賣掉“夢的起點”

大佬何苦為難大佬?因為人窮志短。

根據11月7日披露的公開訴訟執行信息,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將在12月9日、10日兩日司法拍賣金安橋水電站有限公司(簡稱金安橋水電站)合計7.5億股資額(佔金安橋水電站註冊資本23.92%),起拍價為4.6億元,摺合每股0.58元,其較6.56億評估價值折價7成。

在這起拍賣背後,拍賣標的資產為曾經成為“首富”的李河君旗下漢能集團的“現金奶牛”,要求執行方則為京圈地產大佬盧志強操盤的民生信託。

漢能集團的自救計劃已然進入了第四年,而拖欠員工薪資、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昔日的光環簇擁的中國首富李河君,成了如今的“首負”。盧志強這邊也好不到哪裡去,除了泛海控去化困難,公司變向承認存在現金流問題,時不時與賈躍亭扯上關係的盧志強也正面臨一輪又一輪信任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9月16日,一個份同名的“橋水電站拍賣

”就曾出現在法院訴訟資產網的公示區,但該拍賣計劃已經撤回,撤回理由為“案外人提出合理異議”。

//

金安橋水電站:

李河君夢的起點

//

大部分人不知道,金安橋水電站是李河君想要“人定勝天”的開始。

客家人出生的李河君被傳早年涉足房地產開發業務,獲得8000萬的原始累計。事實上李河君的起點在於收購水電站。1994年前後,李河君從小地水電收購到形成水電產業集群,在2002年之前完成了600萬千瓦的在建裝機總量。

2003年,《新財富》首度推出富人榜,36歲的李河君便以20億元身家排名第23位

早年成名,意氣風發的李河君顯然“事業心作祟”。2002年,在雲南考察期間,李河君在於領導

同行時,竟然聽聞雲南省將開發1億千瓦水電,於是主動向領導請纓。當年,李河君旗下公司北京華睿投資集團與雲南省政府簽訂一份價值750億的,於金沙江建設6個水力發電項目的合同,總裝機規模達2300多萬千瓦,其甚至超過了三峽大壩。

然而,李河君似乎高估了民營企業在非市場化投資領域的靈活性。750億的“獨食”計劃遭到了五家國有發電集團的反對,雲南省也將這筆獨食一一分開。

憤怒的李河君這時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將發改委告上法庭,而漢能最終也因為據理力爭獲得了其中的一個項目。而這個項目就是金安橋水電站。

此後,關於金安橋水電站的波折不斷。因為被按上了“先開工後”的名頭,金安橋水電站在建過程屢次被銀行斷貸。資金需求遇到高峰時期,李河君先後賣掉了多個水電站,並通過某個信託計劃募資30億元,引入恆基偉業做戰略投資,最終資金盤磨了9年才宣告完工。

2011年4月,李河君似乎熬到了頭,金安橋水電站一期240萬千瓦機組終於實現了併網發電,金安橋水電站一期240萬千瓦機組終於實現了併網發電。

但不安分的李河君已經開始思考一個可能讓他後悔終生的決定,那就是發展新能源與漢能薄膜發電。而金安橋水電站,當時已經被擺上了漢能發展新能源的抵押物的角色。

2014年7月1日,民生信託推出了一款規模為19億元的金安橋水電站股權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該信託資金將用於向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受讓其持有的不超過4.75億股金安橋水電站股權對應的收益權,信託年預期收益率為10.5%。

根據相關資料,法院早在2018年3月27日向漢能集團、李河君發出通知。法院裁定凍結、扣劃被執行人漢能集團、李河君應當支付的投資溢價(以10.5億元為基數,按照年利率18%計算,自2016年12月2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等。

//

漢能隕落

//

“漢能 ,無所不能”這個曾經李君河引以為豪的口號,現在卻也成了漢能落入深淵最大的反襯。

2015年,李河君以1600億元的身家榮登中國首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能源大亨,一時間風光無二。

然而這份榮譽並沒有持續多久,2015年5月20日,漢能集團因被質疑存在大量關聯交易遭到市場的做空。彼時在短短几十分鐘裡,漢能集團的股價就上演了腰斬式下跌,公司市值瞬間蒸發1440億港元。

驚心動魄的下跌對漢能無疑是一次重創,然而真正的劫難卻才剛剛開始。

兩個月後,香港證監會停止了漢能的股票交易,並且不得覆盤,同時繼續調查,上市公司與母公司漢能控股集團的關聯交易。之後便開始了漢能長達四年的停牌之路。無可奈何之下,2019年6月11日,漢能薄膜退出港股。

2016年7月,在“移動能源戰略暨全太陽能汽車發佈會”上,漢能曾發佈了4款太陽能汽車,這也標誌著公司的轉向太陽能汽車的戰略舉措。在發佈會現場,李河君曾興奮的表示,漢能最困難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以後只會一天比一天好。不過現在來開,時至今日漢能新能源汽車仍舊是個“雷聲大雨點小”的PPT。

今年10月初,漢能控股集團被爆欠薪,隨後李河君罕見發表了《漢能李河君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承認漢能在資金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

一代傳奇也變成了欠薪的失信人。

//

盧志強的“危機”

//

一邊是豪氣干雲的前首富,一邊是慷慨解囊的京圈地產大佬。兩人的相愛相殺,背後卻是同病相憐。

今年8月28日,盧志強的泛海控股披露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51.7億的營收及達到17.37億元的淨利潤。看似不錯的成績,然而背後卻是上市公司“賣子”換來的。公司扣除非後淨利潤虧損2.24億元。今年年初,泛海控股以高達148億元價格出售北京一地塊及上海董家渡項目,形成26.75億元資產處置收益。無獨有偶,2018年公司也是依賴非經常性損益避開淨利潤虧損的“尬境”。

除此之外,泛海控股由批量收購引發的債務難題至今未解。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的數據,泛海控股在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間對金融領域的投資高達400億元。2015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一度達到87.19%。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達到81.27%。上市公司的負債合計也從2015年的1043億漲至今年三季度的

1480億。然而債務的上升也帶來不斷消磨利潤的財務費用。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財務費用分別為21.72億元、22.88億元、23.20億元、14.01億元。

種種情況之下,缺錢似乎是泛海控股的常態。

2015年11月27日,泛海控股第一大股東泛海集團首次質押上市公司股權,彼時股價在12元左右。而在2018年7月出,公司股價已經跌至4.5元/股左右,跌幅高達六成左右。這也意味著在最初質押的股票已經觸及平倉線。進入2019年,A股雖然有所回暖,然而上市公司的股價小幅增長後一路下滑,已創下近年來新低。11月12日,泛海控股收報4.3元/股。與此同時,根據半年報,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泛海控股集團的股權質押率高達97.28%。

此前2015年5月29日,盧志強再次走向臺前擔任泛海控股的董事長,然而在其迴歸之前,上市公司“去地產化”的意圖已然是路人皆知。早在一年前的2014年3月,泛海控股購入民生證券73%控股股權。不久之後,其又迅速拿下民生信託25%股權、民安保險51%控股股等等,開始向金融擴張版圖。

如今看來,李河君向民生信託的15億股權收益權融資,似乎是民生信託併入泛海系後的第一個“大單”,也是李河君與盧志強終結兩人友誼的“斷交酒”。

“首富”李河君将要卖掉“梦的起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