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1984家“散乱污”被依法关停,万吨废塑料走私案告破

一、东莞1984家“散乱污”被依法关停

东莞1984家“散乱污”被依法关停,万吨废塑料走私案告破

东莞市“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已有1984家“散乱污”企业被依法关停

近日,市大气办通报全市“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情况,截至6月20日12时,全市32个镇街已关停“散乱污”企业1984家、整治改造551家,淘汰整治任务完成率达50.70%。

据介绍,今年5月份,市大气办印发《东莞市“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工作,确保2018年底前完成5000家“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工作目标。随后,各镇街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散乱污”整治名录,下达了淘汰整治任务,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加大对“散乱污”企业执法力度,确保在6月底前完成一批“散乱污”企业的淘汰整治。

市大气办的通报显示,全市今年“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任务为6450家。中堂、石龙、谢岗3个镇的“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进度位居全市前三名,任务完成率均超过70%;厚街、横沥、虎门3个镇“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任务的完成率均低于20%;松山湖没有“散乱污”企业淘汰整治任务。

市大气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散乱污”企业众多,乱排放、污染大,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市大气办将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市环保局等部门组成督查组,不定期到镇街进行督查,确保“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落实到位,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青岛破获一起万吨废塑料走私案

东莞1984家“散乱污”被依法关停,万吨废塑料走私案告破

近日,青岛海关在南京、宁波海关大力协助下,一举摧毁一个走私废塑料进境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初步查证,该团伙使用许可证为无资质的废塑料加工厂等代理走私进口废塑料,涉案废塑料共计1万余吨。

经侦查查明,浙江某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某,在不具备法定固体废物进口及加工资质的情况下,利用武某等人控制的江苏某金属工业有限公司等有资质企业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委托货代公司向海关伪报收货单位,走私进口其境外塑料工厂加工的废塑料,而后销售给国内塑料制品厂等小型加工厂,走私进口废塑料共计1万余吨。

据了解,对于国家限制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塑料等固体废物,没有取得国家环评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利用他人许可证走私进口的,因在生产提取利用过程中没有必要的污染防治设施,极易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威胁。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三、科莱恩在中国新建添加剂生产设施投产

东莞1984家“散乱污”被依法关停,万吨废塑料走私案告破

6月20日,特种化学品制造商科莱恩宣布,在其中国镇江基地新建的两套全资添加剂生产设施已正式开幕。

新开设的设施投资额数百万瑞士法郎,将致力于生产微粉蜡和增效添加剂解决方案,这些产品皆可用于塑料、涂料和油墨行业的各类应用。

作为科莱恩在中国的第一个添加剂工厂,此次投资旨在加强科莱恩在中国的业务地位,满足亚洲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四、可乐丽为丁二烯衍生物建立合资企业

东莞1984家“散乱污”被依法关停,万吨废塑料走私案告破

据外媒6月20日报道,可乐丽有限公司已与泰国石化公司PTT Global和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签订合资协议,在泰国生产丁二烯衍生物。

可乐丽 GC先进材料有限公司将以泰国罗勇为基地,生产耐热聚酰胺(PA9T)和氢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HSBC)产品。

位于罗勇的Hemaraj Eastern Industrial Estate(地图塔普大厦)已被确定为候选生产基地。

该决定基于2016年9月签署的一项协议,为该项目进行前端工程设计(FEED)研究。

根据之前的公告,合资企业将生产13,000吨/年的PA9T和16,000吨/年的HSBC。

可乐丽将持有合资公司53.3%的股份,而PTTG将持有33.4%的股份和住友13.3%的股份。

合资公司总部将设在曼谷。

五、环保督查“回头看” 罚款总额5807万

东莞1984家“散乱污”被依法关停,万吨废塑料走私案告破

近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的一个月后,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第一阶段环保督查“回头看”的成绩单。截至6月15日,6个保护督察组收到群众举报12817件,受理有效举报10608件,其中立案处罚641家,罚款5807万元;拘留58人,约谈365人,问责630人。

豫黑冀收到举报数量最多

2018年5月30日至6月7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督察组先后进驻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十省(区)。其中收到举报数量最多的是河南、黑龙江和河北。

在已办结案件中,豫冀黑三省举报不属实比例较高,分别为36%(209件)、31%(282件)和28%(179件)。

江苏罚款最多

第一阶段环保督查“回头看”中,总计罚款金额为5807万元,其中江苏省被罚2452.3万元,金额是第二名河北的三倍。

河南被约谈、问责最多

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第一阶段环保督查“回头看”共计约谈365人,问责630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约谈、问责对象都在河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