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應該在富人手裡還是應該在窮人手裡

錢應該在富人手裡還是應該在窮人手裡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100塊錢,對窮人的價值大,還是富人的價值大?

傳統的回答是對窮人的價值大,因為窮人資產少,所以同樣是100元的增量,窮人增加的比例更高。這既是傳統道德的基石,也是現代稅收的理論依據。

今天我要請大家多想一步,窮人和富人拿到錢,分別會幹什麼呢?

窮人要麼消費,要麼存銀行,頂多就是買個年化4個點的餘額寶;而富人拿到錢,通常會拿來投資。並不是說窮人笨,不懂投資,而是因為投資通常要其他要素配合,比如商業信息、人脈關係、發展思維,富人永遠佔有優勢。

窮人為什麼會更窮,富人為什麼會更富?原因有很多,眼界圈子、階層固化,教育資源,等等,但在中國這個不缺機會的地方,必然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錢在兩種人手中的增值速度不同。

錢應該在富人手裡還是應該在窮人手裡

從這個角度講,100元的邊際效益,富人比窮人更高。“邊際效益”是指“每新投入一份資源,而新獲得的收益”。

而常規思維認為的“100元對窮人的價值高於富人”,用的是“總量思維”,它考慮的是“新獲得的利益,佔已擁有東西的比例”。

大部分人都喜歡用“總量”思考問題,結果就是富人已經擁有的太多,所以要“劫富濟貧”,必須給富人加稅,這個社會才能更公平。

但受過經濟學思維訓練的人,都習慣用“邊際”思考問題。結論就是:我才不關心富人已經擁有了多少,只要他們的效率更高,我就願意把錢花在他們身上,所以要給富人減稅,社會經濟才能發展得更快。

錢應該在富人手裡還是應該在窮人手裡

“邊際思維”是一種“增量”思維,它考慮的是機會;“總量思維”是一種“存量”思維,它考慮的是現實。所以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了做事的“思維”,在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招數,不是策略,不是金錢和權力.而是一種思維方式,掌握它的人都是商界高手,掌握思維模式的人都可以倍增時間,倍增效率,並且能讓你看清一切商業模式中隱藏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