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赤壁取勝用的是曹操戰法!!!

周瑜赤壁取勝用的是曹操戰法!!!

三國有三大戰役,前兩次分別為“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這前次戰役的結果是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而後一次戰役的結束則使三國鼎立局面有了一個雛形。仔細分析一下這兩次戰役,會發現它們有許多共同之處,比如說都是以弱勝強,都是決策者少數人主戰,多數人主和,而少數主戰派的主張因更符合最高統治者的利益而最終得以實施。同樣,弱勢一方的最後勝利,又使這兩次戰役成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有名的戰例之一。

周瑜

官渡之戰前,曹操有兵力僅僅兩萬,而袁紹,在兼併了公孫瓚之後,有了十餘萬兵力,雙方的兵力對比是一比五。赤壁之戰時,周瑜向孫權要兵五萬,孫權說五萬人一是難以湊齊,只集合了三萬兵力,這就是周瑜的全部所有。而曹操的兵力號稱是八十萬,實則二十三萬,雙方兵力對比是一比七,若考慮到劉備的一部分兵力能夠牽制曹操,雙方兵力也是一比五。由於兵力相差懸殊,進攻一方又是志在必得,所以,弱勢一方形勢是非常嚴峻的,為此,弱勢一方的主戰派是不佔多數的。袁紹想進攻許縣時,“主將認為袁紹是不可抵擋的”,一直到進入實戰階段,還有人在向袁紹通款聯絡。袁紹失敗後匆匆逃走,這些書信來不及拿走,有大臣建議把這些暗通袁紹的大臣抓起來,曹操下令一把火將其燒掉,可見人數太多,以至於有點兒“法不責眾”的意味。赤壁戰前,江東大臣幾乎都認為曹操不可戰勝,用孫權的話說,“只有周瑜與魯肅和他的意見相同”,可見主和派是絕對的多數。同樣,由於主戰更符合孫權的利益,所以最終孫權在周瑜的堅定支持下,力排眾議,做出了迎戰的決定。

拋開這些政治與戰略上的決策不論,周瑜在具體戰法上與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也很多相同之處。

進行政治動員,以此鼓舞士氣,樹立戰必勝的信心

官渡之戰前,面對“諸將以為(袁紹)不可敵”,曹操說“我知道袁紹的為人,其人志向遠大而智慧少,外表威嚴而心底懦弱,嫉妒刻薄又素無威信,兵馬雖多卻指揮不當,將士驕橫,政令不一,所以儘管他地廣糧豐,到頭來只不過是替我經營收藏罷了。”信心建立後,決策一旦做出,曹操馬上進入戰鬥狀態,率軍進入黎陽。

赤壁之戰前,孫權面對諸將“皆勸孫權迎接曹操”,只有魯肅勸他迎戰,並建議孫權趕緊將周瑜召回來。在主降派看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征討四方,勢不可擋。東吳本來有長江天險,自從曹操得到了荊州水軍,長江天險已經為雙方共有,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絲毫沒有取勝的可能。周瑜卻認為,曹操不過是一個漢賊,面對著“已歷三世”、“神武雄才”的孫權,他的前來就是送死!即便是沒有後顧之憂,曹操能夠和我們在水軍方面爭勝負嗎?何況他有西北馬超等人的後顧之憂,寒冬馬匹缺乏草料,不懂水戰,水土不服等短處,所有的用兵之忌都佔了,這樣的戰爭又怎能不敗?孫權也馬上做出迎敵決策,同時強調,任何人再也不許有投降的言論。

周瑜赤壁取勝用的是曹操戰法!!!

無論是曹操還是周瑜,他們的話都是在議論戰或者不戰的會議上說出來的。面對強敵,他們看到的是敵人的外強中乾,看到了別人並沒有覺察的自己的優勢所在,這樣的討論,在他們來說就是一篇戰前動員令,是他們讓自己的陣營統一了思想認識,看到了優勢,建立了必勝的信心。

收縮兵力,等待時機,準備殊死一戰

建安五年(公元200)二月,袁紹進軍黎陽,企圖渡河尋求與曹軍主力決戰。曹操在解救了“白馬之圍”,成功使袁紹分兵延津之後,順利退回官渡。

袁軍在白馬初戰失利,但兵力仍佔優勢,於是主力接近官渡,準備南下進攻許昌。曹操也立營堅守,與袁軍對峙。雙方相持三個月,曹操處境艱難,前方兵少糧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形勢非常不利。曹操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在荀彧等人的勸說下堅持了下來,繼續等待著時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十二月,周瑜率領大軍逆水而上,行至赤壁,與正在渡江的曹軍相遇。曹軍當時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編水軍及新附荊州水軍尚沒有很好磨合,士氣明顯不足,初戰被周瑜水軍打敗。這和曹操在白馬打敗袁紹的顏良、文丑軍何其相似!曹操雖然不得不把水軍退回到江北的烏林,與他的步騎兵會合,但他的勢力仍然要比周瑜強大得多。這樣的形勢,用黃蓋的話說就是:“現今敵眾我寡,是難以持久下去的。”但周瑜也堅持了下來,他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隔長江與曹軍對峙,等待著時機。

抓住要害,進行致命一擊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防守一方都有一個艱苦的堅持階段,但這種堅持都不是那種無望的苦撐,而是都在艱難中尋覓著戰機。不用說,曹操覓得的機會是奇襲烏巢糧倉,而周瑜捕捉到的戰機是火燒戰船。

官渡決戰前夕,袁紹的謀士許攸前來投降。許悠告訴曹操,袁紹派大將淳于瓊率兵萬人護送運糧車,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約四十里的故市、鳥巢(今河南延津東南)。還說那兒袁軍並沒有嚴密的防備,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施,自己親率步、騎兵五千,冒用袁軍旗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也是袁紹應對有誤,當他獲知曹操襲擊烏巢後,並沒有盡全力圍剿這支前來偷襲的軍隊,而是分兵救援烏巢,用重兵去攻打曹軍大營。可曹軍大營堅固,攻打不下,而烏巢的糧食卻被全部燒燬。至此,袁紹軍軍心動搖,攻打曹操大營的將領因害怕被追責而投降曹操。袁紹大軍崩潰,除投降的將士,其餘七、八萬人被殺,袁紹只帶著八百人渡河逃走。

周瑜赤壁取勝用的是曹操戰法!!!

赤壁之戰,曹操率領的北方軍隊雖然大面積患病,但周瑜的形勢仍然沒有改觀,依然是敵強我弱,實力相差懸殊。這時候,部將黃蓋站了出來,他發現,“曹軍正把戰船連在一起,首尾相接”,建議周瑜,“可以用火攻,擊敗曹軍”。周瑜採納了黃蓋的建議,選取蒙衝戰船數十艘,裝上柴草,中間澆滿油脂,然後讓黃蓋先派人送信給曹操,詐稱投降。到了約定之日,黃蓋來了,在離曹軍還有二里多遠的江面上,那數十艘船同時點火。藉著強烈的東南風,點火之船象箭一樣飛向曹操水軍,曹軍戰船全部燒光。火勢還蔓延到曹軍設在陸地上的營寨,曹軍人馬燒死和淹死的不計其數。周瑜等率領輕裝的精銳部隊緊隨在後,向曹軍發起猛烈的進攻。曹軍大敗,只好從陸上撤退。又遇上道路泥濘,老弱殘兵被人馬所踐踏,大軍傷亡過半。

曹操回到江陵後,知道暫時無力奪取江南,又害怕後方不穩,留下曹仁等守衛江陵城,自己直接回到了許都。

當然,任何兩次戰役都不可能完全複製,因此,周瑜的赤壁之戰和曹操的官渡之戰也許不同之處更多。但既然同為典型的以弱勝強的戰例,又有很多戰法的相同,這就說明戰爭是有規律可循的。雖然,戰爭的複雜性在於它的不可重複,但軍事謀略和智慧卻是值得研究的。當然,無論是官渡之戰還是赤壁之戰,它們都不可能再一次的重複發生,但它們的精彩卻會永遠在歷史的長空中閃耀著不盡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