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轶事:王芗斋轻取日本柔道高手

从最原始的与野兽搏杀,到后来逐渐形成“术”,并应用于战场、强身、表演,传统武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武术不再仅仅是一项杀人技,还代表着一种文化,两者齐头并进,一起组成了曾经辉煌的传统武术史,也支撑着其不断传承。

不过,就如同史书记载皇帝出生时,总会有种种神迹出现一样,传统武术也总是不能避免地出现了许多神话般的人物——几乎每门每派,开派宗师都会有着许多令人不敢相信的传说。

虽然真实的他们到底如何,已经是难以还原,可通过有关于他们的记载,也或多或少能够看出,本身的实力必然不会弱,但也应该不至于那么神奇,必然是会有渲染、夸张的成分在里面。

这些尘封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通常难以考证,如今很多只是当做一种传说来看。就如同咏春拳的起源,就有着非常多的说法,至于那个是真实那个是虚构的,谁人得知?都是各信各的,反正也不影响这种拳术的传承与发展,无伤大雅。

武林轶事:王芗斋轻取日本柔道高手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离我们不远,又有报纸和照片作为证据,一些武林轶事可信度就高许多了。比如说,十分传奇的一代名师王芗斋。

当然,这些事迹当中,可疑的有不少,显然虚构的也有一些。像有传说称,在王芗斋年少跟随郭云深学艺时,曾代替师父为自己的师兄出头,赢得了大名声。这个的可信度就不是很高,很有可能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

下面所说的这个“轻取日本柔道高手八田”的轶事,也类似于此,假的可能性很高,毕竟在整个故事当中,连这位柔道高手的名字都不全,可比试的过程却描述得十分详细。

话说王芗斋在跟随郭云深学艺时,学会了独门传授的“站桩功”,因而能发出独特的劲力。而在与日本柔道高手八田比武之时,几个回合都轻松取胜。

八田对此深感佩服,就向王芗斋请教,若是将其双手抓牢之后,是否还有办法取胜。王芗斋为了使他彻底了解中国武术的奥妙,随即伸出两手,叫八田紧紧抓住腕部。

八田两手十指如钢爪一般,确实有力。先生周身放松,将自己两腕微微向后一拉,两手翻转,手心向内,两肘下垂,运用丹田之力,推动两肩,以两肩推动两肘,以两肘推动两腕,身形往前一撞,以两手腕部向前发力,只听“嘿”地一声,八田被扔起摔出,后背撞在墙上,震得墙壁作响。

武林轶事:王芗斋轻取日本柔道高手

类似于这样的轶事,还有不少,据说在王芗斋44岁之时,世界羽量级拳击冠军匈亚利籍拳击家英格正在上海青年会任拳击教练,因为击败了多个拳术家,就放言中华武功皆花拳绣腿。

为一雪前耻,也因羞蒙技劣之羞,于是前往与之交手。结果是仅仅在相互接触的一瞬间,就将这位冠军击出丈许,仰卧地上。

后来,英格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报》上发表《我所认识的中国拳术》一文,详细介绍了他是如何败在芗斋先生手下的,文中有句云:“我如同被电击了一样。”

这两个事迹,不管真假,其实都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王芗斋所独有的“劲”,而这种劲就来源于郭云深秘授的站桩功。

令人尊敬的是,王芗斋在中晚年之时,却致力于将这种曾经秘而不宣的功夫推广开来,从而形成了“以站桩治病”的奇观,到后来逐渐演变为“养生桩”,用于治疗慢性病。而从其学站桩的患者虽多,但从未发生过任何偏差或不良副作用。

武林轶事:王芗斋轻取日本柔道高手

虽然轻取日本柔道高手的事情,或不可信,但这个站桩功以及其功夫,却应是实实在在的,要不然朱德元帅也不会聘请其任中华全国体总副组长。

只可惜,如今是假大师多于真名家,手上真正有功夫的人,在民间已经是难以遇到。不过,又希望是厉害的人都比较低调,传承一直都在延续,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