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數字貨幣價值

與大家熟悉的股票、債券、基金、房產、藝術品等相比,數字貨幣在基本原理、供需格局和內在機制上,都有本質的不同。在投資數字貨幣之前,應深刻理解數字貨幣的價值基礎。

從貨幣起源說起

最早的貿易是物物貿易,當時能夠充當交易媒介的不外乎有石頭、肉類、穀物、貝殼等。可以想象,肉類穀物容易腐敗變質,難以存儲,必然會被石頭、貝殼、金屬等取代。中國商朝以貝作為貨幣,所以漢字裡凡是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含“貝”。城邦國家興起後,人口集中,交易品種增多,交易範圍擴大,商業日趨活躍,交易媒介慢慢變成了金屬,這也是全社會逐漸取得共識的過程。古希臘、中國、羅馬、波斯的人們鑄造重量和成色統一的貨幣,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貨幣體系。

貨幣作為一種一般等價物,其本質在於社會認同。

經過千年的演化,全世界對於貨幣的共識,逐漸統一到黃金和白銀身上。因為金銀滿足這樣一些特徵:體積小,稀缺性高,價值大,容易分割,質量均勻,化學性質穩定,不會腐爛變質,便於攜帶,難以偽造等。因此,不論文化、種族、宗教、政體上有多大差異,人們都一致接受黃金和白銀作為公認的硬通貨,正所謂“金銀天然是貨幣,貨幣天然不是金銀”(馬克思《資本論》)。從阿拉伯到印加帝國,從古羅馬到我國商周朝,所有文化的諺語和傳說中,都離不開關於金銀的記載。黃金代表著財富、權力、幸運和永恆。18世紀開始,金本位在全世界流行開來。

然而黃金總量有限,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和信用擴張的需要,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和經濟危機。二戰以後,以美國為首成立了佈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中心,美元與黃金掛鉤(有官方定價),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各國可向美國兌換黃金。至此,美元取得了和黃金一樣的世界貨幣超級地位,成為全球通行的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20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難以實現其美元兌換黃金的承諾,導致三次美元危機。1973年,尼克松總統決定放棄金本位,不再承諾美元兌換政府黃金,於是美元與黃金徹底脫鉤,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擺脫了黃金的束縛,美元搖身一變,成為一種信用貨幣:大家都相信美國的經濟實力,相信美元具有購買力。

當然,美國以及其他各國,依然儲備有大量黃金,我國央行最近幾年也加大了黃金儲備力度,但黃金在貨幣體系中的佔比非常小,僅僅作為“最後的價值儲藏和支付手段”。

貨幣應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貨幣、世界貨幣五種職能,黃金本身的特殊屬性決定了從其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具備了這五種職能,其正統地位沒有哪一種金屬或紙幣可以替代。黃金至今仍是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後被國際接受的第五大結算貨幣。

不妨將數字貨幣與黃金做個對比。

從金銀的特徵來看,體積小,稀缺性高,價值大,容易分割,質量均勻,不會腐爛變質,這些數字貨幣全都滿足,而且在每一項上都完爆黃金白銀。

 體積小,稀缺性高,價值大。數字貨幣是虛擬化的,沒有體積,也不佔據太多存儲空間。黃金的稀缺性主要取決於是否有新的可採金礦,具有一定不確定性。而比特幣的稀缺性是比特幣軟件自身限制的,任何人都無權改動,每四年減半,總量固定為2 100萬枚,一萬年不變,因此其稀缺性是確定的、透明的。從價格上看,當前一枚比特幣的價格約3600美元,接近於3盎司黃金的價值,名副其實的體積小、價值大。

容易分割。數字貨幣是完全數字化的,理論上可以無限細分。當前數字貨幣一般可以分割到小數點後六位或後八位。例如,一枚比特幣可以分割到小數點後8位,最小單位為億分之一,稱為1聰。以太幣,可以分割到小數點後18位,最小單位為十億億分之一,稱為1wei。因此數字貨幣的可分割性要遠遠優於黃金和紙幣。

質量均勻。因為數字貨幣是數字化的,自然是質量均勻的、相互一致的,不像金銀那樣存在純度、成色和質量之說。

 不會腐爛變質。數字貨幣存在於互聯網上,軟件和數據都有無數副本,沒有變質和腐爛的可能性。

便於攜帶。數字貨幣沒有物理實體,攜帶非常方便,只需要攜帶私鑰即可。一張紙或者幾十K大小的錢包文件就能輕鬆帶走。

難以偽造。數字貨幣是基於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和區塊鏈技術的,偽造的假幣和花兩次(雙花)問題在交易廣播出去後會第一時間被其他節點拒絕,因而無法寫入區塊鏈,自然就無法流通。每一個貨幣單位(不論幣值多小)的歷史都清清楚楚寫在區塊鏈中,任何人都可以核查,因此,數字貨幣體系內不存在假幣和偽造的可能性。相反,黃金和紙幣的偽造是各國屢禁不止的大問題。各國政府都會花費大量資源升級紙幣的防偽系統,同時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打擊假鈔。

數字貨幣不僅優於黃金,更是紙幣進一步數字化、互聯網化的必然結果,是21世紀的新貨幣。實際上,流行了一百多年的紙幣系統,已經慢慢開始數字化和互聯網化了,如支付寶、信用卡等,只不過它們依然依附於法定紙幣系統,有天然的缺陷。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繼承併發揚了法定紙幣的所有優勢,實現了徹底的數字化和互聯網化,是紙幣進一步虛擬化的必然產物。實際上,數字貨幣保證了安全性、透明性、不可篡改性和去中心化,將發行、交易、清算、交割、簿記整合在一起,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高容錯、零門檻、實時、無國界等法幣無法企及的優勢。

數字貨幣的價值無法衡量和計算,在現實中找不到定價的參考標準。

主要原因是:

一是數字貨幣缺乏政府信用背書和強制使用的優勢,其認可、使用和交易都依賴於用戶的自主選擇;

二是數字貨幣不像股票,可以通過每股收益、淨資產、未來現金流折現等方式估算其內在價值,為投資做參考;

三是數字貨幣不像債券,有固定的期限、現金流和利率,可計算其內在價值和隱含收益率;

四是數字貨幣也不像房地產,可以跟周邊區域和同一類型成交價格進行對比;五是數字貨幣不像大宗商品,可以分析供需結構來評估價格走勢。

可見,數字貨幣找不到可靠的計算其內在價值的理論和方法,也不存在可以參考的其他資產,即使數字貨幣之間的比價關係也是高度不確定的。因此,數字貨幣目前不存在所謂“科學合理”的估值。

綜合來看,數字貨幣價值的三大基礎是優良性質、支付網絡和普遍認同。

首先,數字貨幣本身具備一系列優良特性,包括徹底的數字化、徹底的互聯網化、高度可分割性、基於數學和密碼學的安全性和簡潔性、去中心化、高度的透明性和稀缺性、成本極低、無國界、零門檻、公平性、不可偽造性、不可篡改性、匿名性,等等。

其次,數字貨幣本身內置支付網絡,而傳統金融體系的發行和流通環節分開,兩者有本質不同。目前來看,支持數字貨幣的支付網絡越來越完善。

最後,由於數字貨幣的一系列優異性質,具備巨大的前景和無窮的可能性,其用戶數量激增,越來越多的大眾和投資者開始關注數字貨幣。短短几年中,數字貨幣獲得了飛速發展,新模式新概念層出不窮,業界對於未來以數字貨幣為主導的數字經濟也越來越充滿信心,對數字貨幣的普遍認同正在快速形成。

可以預見,未來數字貨幣會逐步走向主流人群,成為互聯網經濟的主導貨幣。

投資屬性

站在投資角度,數字貨幣至少具有以下八個獨特的投資屬性。

100%的互聯網基因

數字貨幣誕生於互聯網,是活在互聯網上的幽靈,具有100%的互聯網基因。傳統的投資品沒有一個具備純粹的互聯網屬性。房產、股票、債券、商品和基金等,都有物理世界的實物或真實承諾作為價值基礎。只要互聯網存在一天,數字貨幣就能夠生存一天。離開了互聯網,它們就僅僅是代碼而已。數字貨幣本身不擁有任何物理實體,是純粹的比特世界,跟原子世界沒有任何關聯。

公平性

公平性是指投資數字貨幣的門檻較低,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數字貨幣的投資,也可以隨時退出,進入和退出幾乎零門檻。唯一的門檻是你要能夠接入互聯網。股票、債券、期貨商品和基金等投資,都需要繁瑣的開戶流程,提交個人身份證明及各種文檔等,還需要各種審核和驗證。而資金的進出更麻煩,需要託管、清算等流程,往往會拖延1~3個工作日。房地產的交易則更麻煩,需要交易雙方到房地產交易中心進行身份驗證、文檔核實、過戶和交割等繁瑣的程序,前後耗時幾個星期,無形中增加房產交易的成本。而數字貨幣完全沒有這個限制,7X24小時,全球市場,隨時進入,隨時退出。

數字貨幣的公平性並不是指對每個投資者都有公平的回報。千萬不能因為有些早期投資者賺了幾百倍,就認為自己也能輕輕鬆鬆賺個盆滿缽盈。

無國界與全球化

數字貨幣自誕生起就在互聯網上自由穿行,無需得到主權國家的批准和認可,因此天然地具有無國界和全球化的屬性。無國界的優勢在於,你在北京持有的比特幣,拿到新西蘭去或巴西依然是比特幣,不存在當地認可的問題。相比而言,法幣都有國界和國家主權屬性。數字貨幣的無國界特徵,決定了其在流動上基本不受任何地域限制。

一旦跨進數字貨幣的大門,你自然地變成了一個全球化的消費者和投資者,你的企業和組織也自然地轉變為一個面對全世界的企業和組織。

 透明性和不可偽造性

絕大多數的數字貨幣都是開源項目,源代碼全部公開。每個人都可以搭建並運行一套比特幣的核心程序。每個人不僅可以查看已經產生的任何一個區塊,也可以查看歷史上每筆交易的細節,也能看到當前時點發生的交易和資金流動。區塊鏈上的交易數據所有人都可以讀取。

跟法定貨幣不同,數字貨幣的所有交易都記錄在區塊鏈上。從誕生開始,每一個數字貨幣的每一次轉手交易都非常清楚地記錄在區塊鏈上,歷史一清二楚,不會存在任何“來路不明”或“非法偽造”的數字貨幣。

另外,開發團隊對於核心程序的任何提議和改進都是公開的,新版本發佈也需要網絡的大多數節點支持方能通過,不然就會出現分叉。數字貨幣的發行機制、新幣發行規則、手續費規則等都完全透明,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搜索和學習。

傳統投資品在透明度上遠遜於數字貨幣。以股票為例,一家上市公司會發行多少股票、何時增發增發多少投資者事先完全不知情。如果上市公司選擇增發股票,投資者的持股比例會被攤薄,利益受損,投資者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利益受損而無可奈何。同樣,債券、商品、房產也存在發行量未知、信息不對稱等不利於投資者的情況。

在不可偽造性上,數字貨幣也完爆其他品種。你我都不止一次地收到過假幣,不止一次地買到過假貨,但是在數字貨幣的世界裡,基於區塊鏈和分佈式共識的算法機制,從根源上杜絕了假幣存在的可能性。假幣在其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會很容易地被其他節點識別並拒絕,從而無法流通而失去價值。

發行機制事前確定且不可更改

不同數字貨幣雖然具體發行機制千差萬別,但都有確定的發行量和增發機制(如減半、固定通脹率、遞減通脹率等)。每個幣種的發行機制都是公開的,內置於核心軟件之中,因其去中心化屬性,任何人都無法私自更改其發行量和發行機制。

反觀法定貨幣,其由中央銀行控制發行量,發行計劃完全不透明,經常隨意超發導致通貨膨脹、加劇貧富分化。數字貨幣的總量和發行速度都是投資者可以事先確定的,沒有任何人有權限隨意更改。這一點,保證了數字貨幣的稀缺性是永久的,從而強有力地保證了其長期的投資價值。主流的數字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瑞波幣等,都具備這些特點。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數字貨幣都能最終取得成功,也並不是發行量越少、遞減越快的數字貨幣就越具有投資價值。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指不存在一箇中心化實體來控制數字貨幣的發行和運營維護。數字貨幣自身是有成千上萬(不同幣種有差異)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節點來運行、維護和發行新幣的。換句話說,如果你選擇使用數字貨幣,無需考慮任何國家、任何政府、任何銀行的實力和名聲。

假如有某種外力(政府、黑客或人為災難)試圖摧毀數字貨幣系統,難度也非常高。要想同時摧毀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臺電腦和數據中心,幾乎不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講,節點越多的數字貨幣,生命力越旺盛,越不可摧毀。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人類自己創造出的永遠無法停息、永遠運轉的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器。

高波動性

數字貨幣的價格波動性較高,遠遠超過股票、基金、商品和房產。比特幣的價格曾有一年漲幅好幾倍,然後一年的時間又從最高點跌了80%以上。

其他數字貨幣的價格波動也都相似,往往一天之內漲幅巨大,也可以跌幅驚人。要投資數字貨幣,最好有一顆強大的心臟。

高知識壁壘

數字貨幣本身是多學科融合的產物,典型的技術密集加知識密集。數字貨幣行業,到處都充滿了天才、極客和非主流的怪才。數字貨幣的技術原理比較複雜,它包含了金融學、密碼學與加密算法、分佈式網絡、共識算法、數字簽名、區塊鏈、智能合約等多個領域,這意味著學習和理解數字貨幣,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除此之外,數字貨幣在交易上還有一些特別的地方。

交易種類。在數字貨幣領域,大多數人會集中於前五或者前十的品種,而且目前比特幣市值最大,參與人數最多,便於投資者跟蹤和研究。反觀股票,目前國內股市共有3 000多隻股票、3 000多隻基金,加上港股市場,要選出一個優質的投資標的,足以讓選擇恐懼症患者崩潰。

7X24小時全天候交易。

實時交割。國內股票都是T+1方式,即今天買入,明天才能賣出,當天無法反向交易。基金一般是T+2甚至T+3。數字貨幣完全T+0制度,實時交易,資產實時交割,一天之類可以無數次買入賣出,靈活性極高。

無漲跌幅限制。數字貨幣的價格是全球聯動的,所以沒有漲跌幅限制,這點對於中小交易者來說具有優勢。股票市場有漲跌幅限制,所以市場上存在一些專門針對漲跌停板制度的交易策略,數字貨幣領域不會出現類似情況。

做多、做空。國內股票市場只能做多,只能通過股價上漲來盈利,做空工具股指期貨門檻較高,交易和策略都有限制。而數字貨幣是雙向市場,做多做空均可以盈利。以上為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