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过年是1个月;现在,过年是1天

从前,过年是1个月;现在,过年是1天

本文配图来自:花瓣网

作者:阿宝姐。5年5次180度职场转型,从月薪4千到4万,草根逆袭的职场达人,玩转跨界的神奇女子。关注阿宝姐,女司机带你上路。不鸡汤,不说教。有干货,有温度。LinkedIn专栏作者 · 知乎专栏作者 · 在行行家 · 微博职场博主

从前,过年是1个月;现在,过年是1天

这周四就是大年三十了,不知道你们都是哪天撤呢?我会工作到大年三十的下午再撤,主要是提前撤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就不浪费宝贵的年假了吧。

有些离家远的同事上周六就撤了,不过他们说,其实回家也是没啥事情,会议的call还是会打进来的,每天还是会查收邮件的。

主要是现在,过年真的没什么事情要做的。我的过年基本是从大年三十下班后开始的,吃过年夜饭,象征性的听春晚敲钟过了十二点,一觉睡到大年初一的中午时分。我的年基本上就算是过完了,前后加起来,1天的时间。

从前,过年1天可不够。过年头1个月,大家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过年头1个月

将除夕的日子在日历中圈出来。之后的每天,撕日历开始变得勤快,我们迫切的想看到撕下这页日历之后,下一页就是打了标记的那一页。

准备大年初一穿的新衣服。新衣服是总称,具体指的是新秋衣、新秋裤、新毛衣、新毛裤、新外套、还有新袜子、新鞋子。从里到外都要是新的就对了。

过年头半个月

采购年货。有几种年货的糖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芝麻糖、花生糖和糙米糖。这几种糖我外婆会做,也可以在外面买。在外面买的话就得买那几家的才好吃,但是那几家的门口从过年头半个月就开始日日排起长队了。所以有时候外婆就在自家后院里自己做,做法很简单,将糯米在锅里抄一下,和滚烫的麦芽糖揉捏在一起成立方状,冷却后就可以吃了,但是我偏爱在刚做好还热乎的时候吃。

准备春联。年货准备中的另一项重头戏是:春联、年画、窗花和福字。我们很在意春联上写的字,有时候会为了挑选一副写有好彩头的春联,比上好几家店。

准备贺卡。商家都是极聪明的,每年的贺卡都做的琳琅满目且与往年不同,有些是垂挂带风铃的,有些是打开会自动播放新年快乐的音乐的。全班每一位同学和老师都要送贺卡,每张贺卡上都要写字,所以准备贺卡是件煞费时间的事情,一般提前半个月就要开始了。

买鞭炮。那时候阳台的角落里有个纸箱子专门用来储藏鞭炮,你会发现这半个月里,箱子里的鞭炮满起来又落下去。满起来是因为你经同学介绍又补货了一盒新的爆竹;落下去是因为不上课的周末,你悄悄擦亮了火柴点起了一朵烟花。

过年头3天

大扫除。全家人各有分工,老爸一般会被分去擦外玻璃和洗油烟机。老妈一般会被分去擦家具和清洁地板。我们小孩一般也会被分配上一两项任务,比如整理自己房间的柜子。我的整理方式是将所有柜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在地上,抱着宏伟目标打算彻头彻尾整理一遍,结果由于错误估计了工程量导致直到大年三十还没整理完,只能将剩下还没整理完的一股脑儿塞进某个柜子,用凳子将柜门撞住,完成我的大扫除任务。

计划年夜饭。年夜饭是需要计划的。首先是菜谱,多少人需要多少道菜,其中多少道鱼多少道肉,多少道汤多少米饭。谁负责摘菜谁负责起锅都安排的妥当,有些食材怕临近过年不好买,需要提前买好冻进冰箱。

三十晚上

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倒着的福字。一大早,大人们就开始把家中贴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做年夜饭。父母那一代和外公外婆那一代,两代人共同忙碌着同一顿年夜饭。

饭前的炸虾片儿。第一道上桌的一般是炸虾片儿,总被一抢而空,远处厨房传出大人的呵斥声:别吃太多!一会儿还要吃饭!

摆桌。那张大圆桌一年一次的被从里面房间抬出来,承担年夜饭的重任。厨房里每炒完一道菜,桌子上就会多一道菜。当所有菜都摆齐上桌后,外婆会数一遍菜的数量,如果发现是单数就会去冰箱里随便再装一碟小菜,凑够双数,预示吉祥。

吃年夜饭。每顿年夜饭的背后都是好多位厨师,每当你夹下去一筷子,炒这道菜的某人就会在心中默默紧张,直到看你露出满意笑容,或者对这道菜夸赞不已,这人心里才乐开了花。年夜饭一般要吃上好几个钟头的时间,总有几个小孩子会在吃饭期间不知道为何争的吵了起来,大人轻易用食物解局,几个孩子边挂着鼻涕边重新开心吃起来。

看春晚。我们努力赶在8点前吃完了年夜饭,一分钟不差的坐在电视机前,全家人一起看春晚。看春晚的时候窗外的鞭炮声就已经开始响了,我们一边忙着去关门关窗,以便听到电视里的节目声,一边又忙着探头往窗外看,去看那朵最亮的烟花。

短信电话拜年。10点多钟是短信和电话密集拜年的时间,我们都提前储备好了短信条数,今夜500条短信肯定是打不住的,有些拜年短信需要占去2条短信的额度,基本都是那种用标点符号拼凑出来的灯笼形状。到了凌晨12点,我们纷纷看向时钟,总有几个重要的人我们希望可以将拜年祝福在零点时分准时带到。

守岁。12点后,放完关门炮,终于可以洗洗睡了,今晚洗澡的时间比往常都要久,因为明天就要穿上心心念念的新衣服了。

大年初一

穿新衣服。大年初一,我是绝对不赖床的。昨晚已经把整套的新衣服放在床头了,睡前还按照第二天要穿的顺序在心中仔细检查完一遍。起床穿了新衣,吃过早饭后就迫不及待的要出门去,想听所有人说,我穿的这身新衣美不美。

拜年拿红包。大年初一的白天,所有人都不会待在家里。送出“新年快乐”,回来的是红包,一天走下来口袋也塞满了。整个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新年好”的拜年声。大街上两个骑自行车的人一打照面后都停下来了,原来是熟人,匆匆道完“新年好”脚一瞪车继续向两边。馒头铺的大姐,在热气腾腾的蒸笼后面向每一个客人说着“新年好”。

打扑克、逛庙会。南方人大年初一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但一般都会去老人家中吃饭,吃过午饭大人就聚在一起打扑克,打到兴高采烈处,扑克牌被砸的噼啪响。孩子在另外的屋子里,也开设一小局,没有规则,就是模仿大人按顺序出牌,玩一会儿听到窗外鸟叫,又追出窗外去了。听说北方人会在大年初一逛庙会,庙会里最多的就是卖冰糖葫芦的,每个孩子手上都会举一串糖葫芦,小脸也如糖葫芦般扑扑的红。

过了大年初一,整个正月里年味都还继续着。

大家心中好像都有一张日程表,过年的事情一件件一桩桩的做。

整1个月里,看见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专属于过年的快乐神情。

从前,过年是1个月;现在,过年是1天

可我已不再是那个孩子了,过年也不再是那个过年了。

从前让我们忙碌1整个月都忙不完的过年那些事儿,都消逝不见了。

  1. 将除夕的日子在日历中圈出来------今天写文章前我查了百度日历,确认大年三十是周四,不是周五

  2. 准备大年初一穿的新衣服------平时经常穿新衣,过年就不刻意准备新衣了

  3. 采购年货------没啥特别想吃的,过年超市也不关门

  4. 准备春联------客户送的春联中挑一副顺眼的贴上

  5. 准备贺卡------早就不送贺卡了

  6. 买鞭炮------不打鞭炮了,也不够环保

  7. 大扫除------APP里约了上门服务了,打扫一小时没多少钱

  8. 计划年夜饭------大众点评里选酒店,打个电话预定座位

  9. 贴春联、贴年华、贴窗花、贴倒着的福字------背后带胶,贴起来倒是方便,但是尽量别贴了,贴了窗户挺难洗,挺俗气

  10. 做年夜饭------ 订好了,去外面吃

  11. 饭前的炸虾片儿------好久没吃到了

  12. 摆桌------饭店服务员会摆

  13. 吃年夜饭------今年这家饭店好像没有去年那家好吃

  14. 看春晚------我们不需要春晚,只需要春晚作为背景音,在背景音上聊天或者玩手机

  15. 短信电话拜年------微信群发,但是今年不打算群发了,发了别人也记不住

  16. 守岁------困了就睡吧

  17. 穿新衣服------没准备新衣服

  18. 拜年拿红包------微信红包收到不少

  19. 打扑克、逛庙会------懒得打了,懒得逛了

  20. 整个正月里的安排------没什么特别的安排,七天后又要回去上班了

从前过年要做的大部分事情,都被简化或取消了,或被更快捷的方式取代了。剩下的那点事情,不用1天就做完了。过年时间缩短了,从前过年时候的感受好像也被同比例缩减了。

缩短的时间无法被重新拉长,

但那些曾经的年味在记忆中被拉的很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