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徽州(57)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舌尖上的徽州(57

)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司马狂/文

由于我自身牙龈的问题,所以对甘蔗一物,毫无兴趣,甚至看见别人吃甘蔗,都觉得牙疼。但在我们徽州,此时节,有一样名叫芦穄的作物,正悄然成熟。依稀记得,小时候我们那鲜有种植甘蔗的,孩子们都是把这芦穄作为甘蔗的替代物,吃得津津有味。

舌尖上的徽州(57)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芦穄的学名叫做糖高粱,顾名思义就是甜的高粱,之前我在朋友圈发出芦穄照片的时候,很多朋友也都说是高粱。讲真话,真的把高粱和芦穄放在一起,我大抵也辨别不出来。对我而言,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芦穄可以吃,甜得很。还有就是穗不相同,高粱的穗多且饱满,芦穄的穗明显就少了很多。

舌尖上的徽州(57)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舌尖上的徽州(57)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上面两组图片,左侧的是芦穄,右边的是高粱,能区分吗?)

按照母亲的说法,芦穄又分为公的和母的,同玉米一样,公的不结籽,那杆子富含水分所以很甜,乡人们也管这个叫做甜穄。至于母的那种,则结的穗饱满,一粒粒红色芦穄籽收回来以后,碾成粉,用来做芦穄餜,曾经在我家乡广受乡人们的欢迎,如今却不知道去何处找寻这芦穄餜来打打牙祭。

舌尖上的徽州(57)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轻轻一刀,砍下芦穄,去除老根,撕下外面的叶子,剁成一节一节的,这便是孩提时代最好的美味。撕芦穄皮的时候,得小心翼翼的,稍不留神就会在手指上划下血痕,更有心急的孩子,直接用嘴去咬,连嘴巴都会受伤。一口咬下去,嚼几下,芦穄的汁水在口腔中四溢开来,甜滋滋的,满嘴都是。记忆中一边吐芦穄残渣的时候,一边还会有汁水顺着嘴角流淌出来,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边上的小伙伴就会看着你,拍手大笑,那才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童年。

舌尖上的徽州(57)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舌尖上的徽州(57)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这些年,老家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们或是跟着父母去往外地,或是去了县城。老家剩下的都是些不舍得离去的长者,没有了孩童们的渴望,长辈们也就没了种植芦穄的欲望,如今再想吃到芦穄,都变得那么遥不可及。或许,这就是时代变迁,农村没落的一个展示面吧。

舌尖上的徽州(57)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舌尖上的徽州(57)小时候当甘蔗吃的芦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