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

)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司马狂/文

春天的时候,徽州大地上,一种名叫笋的食材,令人趋之若鹜。扛着锄头,寻着地面上的裂缝,若是那缝隙是向上拱起来的,大抵下面藏着一根笋。徽州人食用的,以毛竹笋居多,其他的笋种也有。我们将毛竹笋中埋在地底下尚未破土而出的叫做白壳苗,一旦露出了头便唤作乌头蹭,别小看这是否出头的些许差别,其中的味道和口感截然不同。

红泥三尺厚,

黄衣裹白肉。

老饕忙下箸,

尝鲜唯恐后。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笋的食用方法特别多,或是放点腌肉炖,或是切成片直接炒,甚至煮熟了晒成笋干。然而,在这些吃法中,有一种方法一直让我念念不忘,那便是用笋辅以火腿和豆腐干,熬成一种颜色极其深的酱。之所以对其不舍,盖因读初中的时候,会带菜去学校,这笋熬成的酱,成为彼时最是难得的美味。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白嫩白嫩的鲜笋,剥去外壳,去掉残存有泥土的根部,洗干净以后,先切厚片,而后切成丁状。一刀下去,笋应声而开,干脆利落,耳畔隐隐有一声“咔嚓”声。又鲜又白的笋,宛若出水芙蓉,那股子鲜美的味道,直勾勾的透出来,映衬在笋与刀之间。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熬酱最上品的,会选取自家一直悬挂在屋檐下的陈年火腿。外人见火腿置放时间久了,表面上有一层层黑漆漆的色泽,顿觉惊恐,而徽州人见着这样的火腿,才会垂涎三尺,那肉的香,实在无法用人间的词汇去形容。这几年,时不时往徽州的乡村跑,最爱的依旧是这农家火腿肉,毫无抵抗力啊。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有了笋和火腿,尚且需要一些辅助食材,豆腐干那是必不可少的。不知道是何缘故,在杭州吃到的豆腐干,始终没有老家豆腐干的那份味道,这绝对不是我味蕾的问题,或许更多的问题是因为徽州水土有别于外地吧。如今,特别怀念小时候,父亲从深渡菜市场买回来的綿潭豆腐干,那时候,我会时不时跑去厨房趁着父母不注意,偷出来一块豆腐干,直接就吃,那味道,真是让人终生难忘。如今的农村生活比我年少的时候好了许多,还会辅以香菇和辣椒等食材,既能提鲜,又能增加一些辣味。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一切的食材准备妥当,剩下的就要交给火候还有时间。大火旺锅,倒入自家产的菜籽油,辅以姜末、蒜泥、红辣椒、香菇丁,爆炒火腿。待到火腿遇到高温,散发出来的香味在厨房间氤氲开来以后,鲜笋、豆腐干下锅翻炒,接着要加水焖,焖到锅中的笋入味以后,再加入自家熬的土酱,小火收汁。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读书那时候,周一用搪瓷缸带上一大碗鲜笋火腿酱,便要吃到周三,方能回家再去带菜。因为需要放置的时间比较长的缘故,通常那酱都会熬得很咸,这也是徽州人重口味的一种传承,以至于我至今依旧喜欢吃偏咸的东西。舀一勺鲜笋火腿酱,放在土灶烧饭才会有的锅巴上,小心翼翼的连锅巴带酱一起吃,那鲜美的酱与嘎嘣脆的锅巴混合在一起,口腔被塞得满满的,却始终不肯错过这人间至味。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舌尖上的徽州(64)挖最鲜的笋,熬最好吃的火腿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