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上周找了几家口腔医院,询问牙齿矫正的情况。询问中顺便洗了个牙,整个费用下来600元。这里面包含了一些杂七杂八的费用,例如一套清洁用具收费50元,其实就是一支牙刷和牙膏。虽然被坑了,但我却很兴奋,因为话语权被口腔医院和牙医牢牢控制在手中 - 这是个好生意。那么,这里面有没有从股票上赚钱的机会?我先做了一个简单的线性思考:从价格来看,很明显这是一个暴利行业。而只要能赚钱,就会扩张,扩张就需要购买设备。

在洗牙前的检查步骤,我留意到拍片的设备来自于锐珂医疗(Carestream Health),其前身是柯达旗下的health group,后被加拿大上市公司Onex收购。可惜的是,锐珂医疗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并没有大到足以对公司市值有显著影响。接着我又想起躺下来洗牙时,旁边的柜子列着一排排的盒子,上面印着“Invisalign”,询问后得知是做矫正用的隐形牙套。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简单地将牙套分为

1. 金属牙套;

2. 以国外品牌“隐适美”,即前面提到的“Invisalign”,以及国内品牌“时代天使”为代表的隐形牙套。

隐形牙套最大的优势是美观,而缺点是矫治周期长以及不适用于过于复杂的情况。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牙齿不齐除了直接影响外观之外,还会由于不协调的咬合关系导致面部不美观。例如我自己想做矫正就是因为牙齿深覆合,导致下颌位置靠后,从侧面看就是下巴偏后。所以在我看来,牙齿矫正属于美容行业。而众所周知,相比男性,女性更注重美容。根据时代天使CEO李华敏的一次访谈,在接受正畸的人群中,女性比例高达78%。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Invisalign隐适美是美国公司Align Technology(NYSE: ALGN)旗下的主要品牌,是隐形牙套的鼻祖,也是进口牙套当之无愧的龙头。公司成立于1997年,其产品于次年获得美国FDA许可,2015年的营收已达到8.5亿美元。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公司的毛利率及利润率的平均水平,长期保持在75%和13%左右的的高位。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而且,这家公司没有债务。

注意08和09年的营收。与千倍股怪兽饮料公司(Monster, NYSE: MNST)类似,在金融危机期间营收能保持增长,是大牛股的信号之一。如果在发布2008年财报之后立即买入并持有到今日,可获得高达1410%的总收益,年均复合收益约40%。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2015年我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万2千元,而隐适美的疗程花费约3至4万元。如此高的价格,在医保不覆盖的情况下,能有多少消费者承受得起?我想起前几天为了体验消费金融,在淘宝上特意使用花呗分期购买了一台手机。于是找了一家本地的口腔医院,询问矫正是否可以分期付款。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我在淘宝上用花呗分期购买的手机,12期利息也是8%)

按12期算的话,算下来每个月只需支出2700-3600元。虽然支出仍没低到很理想的状态,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可消费人群,且极大地优化了现金流。在当前低利率和通胀预期高企的大环境下,逻辑上消费金融也应有很大发展空间,于是我又扫了一眼消费金融市场的情况。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看当前最火的大学生分期和其占消费金融的比例,再结合消费金融总的规模,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分期市场规模的轮廓。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消费金融是另一个大话题,这里先不展开述说。对隐形牙套而言,我只需要知道可以分期付款,并且分期市场在蓬勃发展。我们回过头看ALGN的估值,当前市值约76亿美元,对应2017年的市盈率为38倍。前面说的千倍股MNST在2004年股价启动之后,其平均市盈率在30倍左右,如果不考虑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数值将更高。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这让我想起一位前辈曾经说过的话:“宁愿投成长行业里的凤尾,也不要投衰退行业里的鸡头。”有意思的是,这和我们常说的“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是刚好相反的。

最后想说的是,前天在看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的投资笔记时,发现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也投资了一家做牙套的公司。

隐适美:口腔里的微笑消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