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發行量走高,工資不斷上漲,爲何還是到處缺錢?

點擊右上方紅色“+關注”,與零度一起縱覽天下財經。

大家先回想一個問題,小時候吃頓飯多少錢?或許各地的情況不一樣,但一碗米線零度是從1.5元吃到了20元,雞蛋灌餅從1元吃到了5元,而這反應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成本。數據顯示我們的工資一直再漲,然而錢是越來越不夠花,問題出在哪兒呢?

生活中我們都有被拉存款的經歷,如果身邊有銀行的朋友那就更不用說了。銀行存款不斷流失,考核壓力越來越大,而這邊儲戶也是說真的沒有存款,不要再找我們了。那麼問題就來了,發行的貨幣都跑哪裡去了?

貨幣發行量走高,工資不斷上漲,為何還是到處缺錢?

我們先來看看統計部門出的一些數據。2017年末,居民貸款餘額為40.5萬億元,居民存款餘額為64.4萬億元。將其比作一家公司的話,淨資產為23.9萬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63%。姑且按照全國13億人計算,人均存款4.95萬元,人均淨資產僅為1.84萬元,如果再考慮資產分佈的話,絕大多數人的銀行卡里真的沒有太多存款。

平時我們看新聞,總會聽到貨幣發行量這麼一個概念,通常用廣義貨幣M2這個指標進行衡量。在這裡零度不想說太多的概念,大家記著一個公式就好:

M2=流通中現金+企業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那麼這些年我們的M2到底都經歷了什麼呢?1990年M2為1.5萬億元,2000年為13.5萬億元,2010年為72.6萬億元,2017年為167.7萬億元,截止到2018年5月份為174.3萬億元,不到三十年的時間漲了100多倍。2000~2010年是國內經濟最為活躍的十年,但這活躍的背後是以天量的貨幣發行作為基礎的,說白了就是從上到下的負債經營。地方和企業通過各種金融機構進行融資,想方設法把蛋糕做大,裡面怎麼樣不知道,外邊反正絕對夠魁梧。

貨幣發行量走高,工資不斷上漲,為何還是到處缺錢?

負債經營時間短、見效快,但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時間到了要還錢,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都一樣。這麼多年欠的賬可不是個小數目,財政收入下降,企業沒有利潤,央行釋放的流動性大多數都填坑去了,前段時間的債轉股就是個例子。沒有填坑的也流到金融和房地產空轉去了,所以實體經濟沒有得到補充,直接感受就是市場上沒錢。

轉過頭我們再說個人。八九十年代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叫“萬元戶”,也就是誰家能有個萬把塊的存款就是有錢人,可現在一年掙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依然沒錢。人均收入年年漲,但負債更是年年漲!這些年我們的錢都去哪兒了?君不見住房、教育、醫療這三條鴻溝嗎?

房價從幾千漲到了幾萬甚至十幾萬,全款什麼不可能的,夠首付就是萬幸,貸了款之後餘生就是給銀行打工。教育資源緊缺,優質教育資源正在無限集中,要獲得這些資源就必須支付高昂的對價,現在名師補課都是論小時收費,孩子們壓力也很大啊。看病問題就更不用說了,為什麼大家不想去正規醫院而選擇診所,因為前者看個感冒發燒都得上千,所以有啥別有病!

貨幣發行量走高,工資不斷上漲,為何還是到處缺錢?

今天要說的就這麼多,經濟已經走到這兒了,貨幣已經印出來了,經濟轉型是一個漫長且痛苦的過程,就像造芯片不是一天能做成的。作為普通人除了努力幹事兒,想辦法賺錢以外,似乎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

-end-

專注經濟金融領域,縱覽天下財經。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讓我們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