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发行量走高,工资不断上涨,为何还是到处缺钱?

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与零度一起纵览天下财经。

大家先回想一个问题,小时候吃顿饭多少钱?或许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但一碗米线零度是从1.5元吃到了20元,鸡蛋灌饼从1元吃到了5元,而这反应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成本。数据显示我们的工资一直再涨,然而钱是越来越不够花,问题出在哪儿呢?

生活中我们都有被拉存款的经历,如果身边有银行的朋友那就更不用说了。银行存款不断流失,考核压力越来越大,而这边储户也是说真的没有存款,不要再找我们了。那么问题就来了,发行的货币都跑哪里去了?

货币发行量走高,工资不断上涨,为何还是到处缺钱?

我们先来看看统计部门出的一些数据。2017年末,居民贷款余额为40.5万亿元,居民存款余额为64.4万亿元。将其比作一家公司的话,净资产为23.9万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3%。姑且按照全国13亿人计算,人均存款4.95万元,人均净资产仅为1.84万元,如果再考虑资产分布的话,绝大多数人的银行卡里真的没有太多存款。

平时我们看新闻,总会听到货币发行量这么一个概念,通常用广义货币M2这个指标进行衡量。在这里零度不想说太多的概念,大家记着一个公式就好:

M2=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那么这些年我们的M2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呢?1990年M2为1.5万亿元,2000年为13.5万亿元,2010年为72.6万亿元,2017年为167.7万亿元,截止到2018年5月份为174.3万亿元,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涨了100多倍。2000~2010年是国内经济最为活跃的十年,但这活跃的背后是以天量的货币发行作为基础的,说白了就是从上到下的负债经营。地方和企业通过各种金融机构进行融资,想方设法把蛋糕做大,里面怎么样不知道,外边反正绝对够魁梧。

货币发行量走高,工资不断上涨,为何还是到处缺钱?

负债经营时间短、见效快,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时间到了要还钱,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企业都一样。这么多年欠的账可不是个小数目,财政收入下降,企业没有利润,央行释放的流动性大多数都填坑去了,前段时间的债转股就是个例子。没有填坑的也流到金融和房地产空转去了,所以实体经济没有得到补充,直接感受就是市场上没钱。

转过头我们再说个人。八九十年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叫“万元户”,也就是谁家能有个万把块的存款就是有钱人,可现在一年挣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依然没钱。人均收入年年涨,但负债更是年年涨!这些年我们的钱都去哪儿了?君不见住房、教育、医疗这三条鸿沟吗?

房价从几千涨到了几万甚至十几万,全款什么不可能的,够首付就是万幸,贷了款之后余生就是给银行打工。教育资源紧缺,优质教育资源正在无限集中,要获得这些资源就必须支付高昂的对价,现在名师补课都是论小时收费,孩子们压力也很大啊。看病问题就更不用说了,为什么大家不想去正规医院而选择诊所,因为前者看个感冒发烧都得上千,所以有啥别有病!

货币发行量走高,工资不断上涨,为何还是到处缺钱?

今天要说的就这么多,经济已经走到这儿了,货币已经印出来了,经济转型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就像造芯片不是一天能做成的。作为普通人除了努力干事儿,想办法赚钱以外,似乎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end-

专注经济金融领域,纵览天下财经。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让我们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