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在中國傳統觀念裡,“父親”一直是個嚴肅的詞。

寬厚的肩膀,不苟言笑的面龐,總是獨自在外打拼,成為全家的頂樑柱,為妻子兒女提供優渥的物質生活;在家裡卻少言寡語、嚴厲深沉。

不過,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父親的形象卻有了更多元的變化。當代爸爸們,不僅能給孩子作出榜樣,更能以溫和的方式參與孩子的成長。

以前我們總說父愛如山,但現在的爸爸們卻更像春風化雨。越來越多的爸爸們走上了一條居家道路:在野外艱苦環境下也能大顯身手的張亮,開了一家暖心深夜食堂的“黃小廚”黃磊,匠心手藝人“煮夫”李宗盛……“好爸爸”這個標籤,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做飯!

爸爸到底能有多會做飯?會給孩子們做些什麼吃?看起來穩重理性的爸爸,也能有腦洞大開的廚房靈感?

帶著這些疑問,TA叔去了一趟廈門。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受邀參加 「馬爹利 識廚解味」,有幸到廈門一嘗“早餐爸爸”的手藝。

這次掌勺的黑明餐廳的大廚張淙明,素有“早餐爸爸”之稱。十幾年如一日早起只為給兩個寶貝女兒做健康不重樣的愛心早餐,在他看來,美食的味道也是父愛的味道。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想知道張淙明的更多美食故事嗎?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令人期待的晚宴,

開始得和預計一樣準時。

DINNERMENU晚宴菜單

1.廈門味道

(豌豆泥,魚皮花生,巴浪魚乾,話梅芭樂)

2.本港龍蝦生配魚子醬

3.黑明-廈門薄餅

4.米湯麥仁煮石斑

5.蝦湯貴妃蚌

6.酥皮同安封肉配素雙筍

7.荔枝牛油果燕窩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餓了嗎?從廈門味道(豌豆泥,魚皮花生,巴浪魚乾,話梅芭樂)開始。

豌豆泥

豌豆泥是張淙明兒時揮之不去的路邊記憶,小時候常常可以在路邊看到一些老阿嬤提著小桶售賣豌豆泥,既便宜又好吃,而如今卻很難在街邊見到。為了呈現兒時的味道,大廚選取優質豌豆仁加鹽進行蒸煮,一道看似簡單但美味的豌豆泥就此誕生。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魚皮花生

魚皮花生相信你也吃過,具有香郁酥脆、皮的味道慢慢化開,是馳名中外的廈門地方特產之一。為呈現出最優良的魚皮花生,大廚嚴格選料,因此今晚吃到的這碟,外殼酥脆咬碎有聲,花生仁與外殼不粘不黏。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巴浪魚乾

巴浪魚並不貴,但味道鮮美,肉質厚實、頗耐咀嚼,醃製成鹹魚幹,作為搭配稀飯、下酒的小菜食用,深受當地人的喜愛。大廚選用在地優質巴浪魚乾,經清水清洗恢復正常的食用鹽度、油炸等工序,再配以廈門本地特級喼汁調味,為來賓們呈現出最本地的風味。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話梅芭樂

在廈門當地有用話梅粉來醃漬水果食用的傳統。話梅粉由酸梅乾磨製而成,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清脾、解暑去燥的功效。凍約3個小時,製作出爽脆,酸甜解渴又開胃的話梅芭樂。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豌豆泥的軟糯、魚皮花生的酥脆、巴浪魚乾的鹹香、話梅芭樂的酸甜構成了大廚記憶中的廈門味道,同時也為來賓們帶來這場宴席的第一種味道——

傳承之味。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開胃小菜後美味又矜貴的海鮮即上桌!

把味蕾的享受進一步拔高 — 矜貴的本港龍蝦生配魚子醬!

大廚甄選優質青龍蝦,摒棄傳統龍蝦蘸芥末生吃的方法,而是搭配親自到千島湖覓得的頂級食材

魚子醬,魚子醬的鮮鹹激發龍蝦的鮮美,多層次的鮮香爆發盡的口感。同時佐以本地特色的醬油醋和蒜泥,味道相當高級,又層次豐富,讓菜品的口味達到峰值。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就如同馬爹利酒文化的精湛而隱秘,大廚對料理的不斷探索和考究,竟然與干邑對原材料與調配技藝的苛求如出一轍。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廈門薄餅距今已有400多年曆史,是福建廈門每家每戶都會製作的家庭小吃。

烹飪不僅僅是技術,更是靈感的創作

。而黑明的廈門薄餅,是張淙明在為兩個寶貝女兒做愛心早餐時,受啟發而創新的。張淙明說,兩個女兒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就是他的靈感來源。一句無忌童言,一幅有點反常規的水彩畫,都是女兒在告訴他:做點突破傳統的新嘗試,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張淙明還現場展示瞭如何製作廈門薄餅。上下兩層的竹製盒子盛滿了各式食材,食客在服務員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創造屬於自己的廈門薄餅,而每一次的搭配都是一個全新的驚喜。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這個講究儀式感的黑明廈門薄餅,除了是黑明餐廳必點的菜品,美食家蔡瀾先生在品嚐過黑明的薄餅後,也對其讚不絕口,多次撰文讚賞其為“質樸而有靈魂的味道”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馬爹利藍帶傲創的品鑑環節,把現場嘉賓的情緒進一步帶高,這款干邑,所獨具的各種味道都深藏在嘉賓年前的玻璃器皿內,無論黑巧克力,杏仁,橙子皮,蜂蜜…都能馬上聞聞,立即嚐嚐。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人手一支的馬爹利小電筒,竟然也內有乾坤——打開開關,用馬爹利藍光照底座,就能看到馬爹利藍帶傲創的酒莊地圖,這個“小心機”,不禁令人會心一笑。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米湯麥仁煮石斑,

暖胃舒服!

閩南人愛喝魚粥,常取魚、蝦、貝殼等海鮮切塊一同下鍋熬粥,或是直接取魚肉烹煮粥食。大廚創新能力極高,這碗粥是大廚原創之作,曾在2009年

全國廚師菜品大賽中榮獲第一名。

突破了地道魚粥做法,將魚頭、魚骨大火熬煮後過濾去除雜質,取魚湯之精華;選用上等東北粳米經長時間熬煮製成“無米之粥”來增加湯的稠度,以煮熟的大麥增加口感;精選本港優質石斑魚,用湯浸至九成熟,使得石斑魚的肉質嫩滑、膠原豐富,並佐以白胡椒調味,魚香、麥香、胡椒香互相交融,獨特又豐富的口感讓人一勺又一勺,停不下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是的,靈感源於生活,廚師把對女兒的愛融入菜餚,正如把精緻法式生活藝術匯入生命之水的馬爹利。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閩南人愛喝魚粥,但魚粥多魚骨魚刺,為了讓女兒喝上沒有魚刺魚骨的魚粥,大廚不惜增加繁複的烹製工序,去魚骨魚渣,同時用粥和米湯打成米漿,實現了“喝粥不見米”的境界。從營養學的角度,大麥、大米和魚肉同吃,有效實現了蛋白質的互補,有利於魚肉蛋白的吸收,而白胡椒和無米粥又溫胃養胃。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不忘初心,

蝦湯貴妃蚌才更美味。

作為廈門人,張淙明時刻感受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希望通過各種優質食材的融合、新舊味道的調和,體現出廈門這座城市創新開放、活力包容的城市精神。

這一道菜選用福建莆田手工燕皮將海蚌包裹其中進行烹煮,經手工捶打而成的燕皮,潔白又光滑細潤,形似紙狀,散發出撲鼻的肉香,包裹在內的漳港海蚌甘脆嫩滑、鮮香味美的滋味完全保留其中。狗蝦蝦湯的濃郁鮮香與漳港海蚌的清鮮味美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又相當Match。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酥皮同安封肉配素雙筍,

演繹恰到好處之美。

同安封肉是廈門傳統名菜。將整塊肉裝盆,放入海蠣幹、蝦米、香菇、板栗、八角、桂皮等原料,潑上醬油,再用紗巾包裹,加蓋入籠蒸熟之,上桌才掀蓋,所以叫做“封肉”。

傳統,需要應年代需求不斷改良。為了更健康,張淙明在烹製工藝上做了大膽的改良,用火槍對肉皮進行灼燒,不但去除了封肉多餘的油膩味,增加了酥香軟糯的豐富口感,配上廈門周邊地區盛產的蘆筍和當季的綠竹筍,清脆爽口的滋味,符合健康飲食的料理理念。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酥皮同安封肉的酥香軟糯,口齒餘香,芳香四溢。同時,大廚傳統基礎上大膽改良,也是馬爹利一直所推崇的創新態度。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甜品是一頓飯的靈魂

水果講究時令,營養價值豐富的牛油果和溫潤滋補的燕窩,清新酸甜的口感搭配牛油果燕窩的

奶香味,還有濃濃的甜甜荔枝汁以及荔枝果肉加持,清新被拉高了八度,既健康又美味。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烹飪對我來說,

不僅僅是技術,更是靈感的創作。

張淙明對傳統菜的創新能力,猶如一場頂級藝人的隨機表演,一不留神,就創作出顛覆你認知的佳餚。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今晚的精彩呈現除了大廚本尊,背後廚師團隊的一起努力也必不可少,嘉賓們都忍不住上臺合照,以示被圈粉。

不曾過度奢華卻大有溫馨家宴的味道,在一起“飲勝”的碰杯聲中,完美結束。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廈門人對閩南傳統特色的敏銳直覺,加上女兒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點亮的生活靈感,這一場大廚晚宴,滿分!下次再到廈門時,也一定要拜訪這位父愛滿滿、熱愛生活的“早餐爸爸“。

吃貨福利!

如果你也想聽名廚說故事,

與馬爹利一起解味生活,

一同探尋生活的千滋百味,

掃下方

二維碼

報名"識廚解味"線下晚宴,

即有機會可以親臨飯局現場


不想錯過好吃好喝的,

本文的描述,

只為真實記錄我體驗當天的感受。

有任何意見,歡迎反饋。

(私人微信:TATAYUMMY)所有,

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父愛的味道,從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