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想要学好书法,就要先了解《礼器碑》!

战国和秦汉时代,人们在粗细均匀的线条上添加各种龙凤虫鱼的装饰图案,产生一种叫做“鸟虫书”的美术字,它体现了古人以“文”(文饰之义) 来命名汉字的审美意识。到东汉,这种追求导致了线条的粗细长短和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孳生出横、竖、撇、捺,点等不同形状的笔画,尤其是横画的蚕头雁尼和撤、捺的波磔挑法,装饰性极强。

初学者想要学好书法,就要先了解《礼器碑》!

《礼器碑》笔画细劲维健,波磔处重按快挑,粗细分明,节奏强烈。《夏承碑》 用笔圆劲,线条蛋头雕尾,波三折,极尽夺张之能事。 它们作为分书字体最标准、最纯正、最规范的形式,线条强调装饰,结体规整工稳,特征非常鲜明。临写这类分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容易上手,而且能提高站体造型的平衡能力,丰富用笔的提按顿挫和轻重快慢等各种变化。因此是初学分书者端正手脚学成规矩的最好范本。但是它们的程度相式太强,变化范围有限,作为分书的标准和极则,稍变动就会带来整休的不和谐,感觉不舒服。

初学者想要学好书法,就要先了解《礼器碑》!

因此,临写起来容易亦步亦趋,养成刻板的习气,写成千篇一律的美术字。唐玄宗所书《孝经》的点画和结体雷同重复,极力波磔,俗不可耐,就落到魘障中去了。分析这种标准字体,可以总结出分书的一般写法。第一,没有转折之笔,任何转折都断开后重新起笔,即所谓的“笔笔断,断而后起”否则,一连写就有楷书意味了。第二,分书取横势的方法有三,首先横画跌宕舒展,波三折, 其次结体横向开张,略带扁形,再次章法上扩大字距,缩小行距,让左右字靠得紧些, 通过左右连贯,造成横向缩延不尽的气势。

初学者想要学好书法,就要先了解《礼器碑》!

分书从篆书演变而来,篆书的线条吸调圆,分书将这种圆分解成两种形式,一种减弱弧势,变为直线;另一种增加弧势,一波三折, 曲而又曲。这两种形式的中和仍然是篆书的圆,但是一分为二以后,产生对比,表现形式丰富了,视觉效果就更好了。

初学者想要学好书法,就要先了解《礼器碑》!

今天,强调形式构成的书法注重对比关系,让粗的更粗,细的更细,湿的更湿,枯的更枯,大小疏密,正侧俯仰。尽量通过解构和分离,显示各种造型元素的表现力,目的正是为了丰富表现形式,追求视觉效果,古人的这种分解经验可以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