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

第37期(总第238期)2018-7-9

编者按:专利是技术产出的重要指标,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公开的中国专利数据和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OECD公开的世界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反映我国专利的发展现状。近十年来我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快速增长,申请本国专利的数量已远超其他国家保持世界领先;但申请国外专利方面与欧盟、美国、日本仍有较大差距,国内和国外专利授权率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有效存量仍有待提高,在PCT和三方专利申请上美国和日本仍遥遥领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专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专利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企业或研究机构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地了解专利发展状况有助于政府或企业制定、实施科技政策和规划,调整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技投入的方向,从而促进国家经济或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黄庆等将专利评价指标分为数量类、质量类和价值类三类,以数量类指标表征专利关注程度、以质量类指标表征科技创新程度、以价值类指标表征专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数量类指标包括专利申请量,质量类指标包括专利授权量和专利授权率,价值类指标包括专利自实施量和自实施率、专利许可实施量和许可实施率、专利权转移量和发明专利权转移率、专利平均寿命、专利对外申请量和对外申请率等几个指标。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本文主要选取数量和质量指标来反映我国专利发展情况。

一、中国专利申请和授权呈逐年增长态势

中国专利数据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中公开的数据1,本节选择统计年报中2005-2014年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2005-2013年,中国专利申请和授权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从2010年开始,专利申请量增长幅度扩大。到2014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呈现小幅度的减少。从2005-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13,192,929件,其中已授权的专利申请7,473,924件(图1)。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1 2005-2014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图2-图7同。

二、发明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但其授权量相比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仍较低

我国专利按照申请类型可以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发明专利是对产品、方法及其改进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是对产品的形状、结构及其结合提出的实用方案;外观设计专利是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新设计。一般来说,发明专利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更加反映科技实力。

从中国各类型专利申请量的变化来看,发明专利申请量在2012年之前均低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申请量,2013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的申请量在2010年之前也低于外观设计,而在2010年后超过外观设计申请量,领先于发明和外观设计的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在近10年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量在2014年稍有降低(图2)。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2 2005-2014年中国专利申请量按专利类型随年度变化趋势

从中国各类型专利授权量的变化来看,发明专利授权量在近10年一直是三种类型专利中授权量最低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量也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量在2012年之前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而自2013年开始,授权量开始下滑(图3)。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3 2005-2014年中国专利授权量按专利类型随年度变化趋势

按IPC大类对专利的技术领域进行分类,2014年发明专利中国申请量和国外申请量前十的技术领域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发明专利中国申请的技术领域中,医学、兽医学、卫生学领域申请的发明专利量最多,达56400件;其次是计算、推算、计数技术领域,申请量达48061件;申请量排在第三的为测量、测试领域,申请量达47206件。发明专利国外申请的技术领域中,基本电器元件领域申请的专利最多,达12361件;其次是电信技术领域,申请量达12020件,排在第三的为计算、推算、计数技术领域,申请量达9599件。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4 发明专利中国申请量(左)和国外申请量(右)前十的技术领域(IPC大类)

三、职务发明中国企业以通信、互联网及石油化工为主,国外企业以电子通讯、汽车制造为主

我国专利法把专利分为职务和非职务两类。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一般属于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职务发明由于依托企事业单位的研究基础和经济力量,往往技术含量高、转化实施易、市场前景广。职务发明比例的提高,意味着发明创造的规模化、系统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4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前10位的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如图5所示。中国企业中,国家电网公司发明专利申请量以绝对领先的优势排名第一,发明申请量达到10091件;其次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量为4119件;排在第三的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申请量为4073件。排名前10的中国企业主要涉及通信、互联网以及石油化工领域。

国外企业的申请量呈现比较均匀的阶梯分布。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发明专利申请量在2014年排名第一,达到1726件。发明申请量排在第二的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达1665件,与排在第一位的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差距不大。同时,这些国外企业主要是涉及电子通信、汽车制造等领域。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5 2014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前10位的中国企业(左)和国外企业(右)

2014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10位的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排名如图6所示。2014年中国授权的专利中,来自中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授权量排名前三位,远超过排名第四位企业。国外企业中,松下电器、高通和丰田排名前三位。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6 2014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10位的中国企业(左)和国外企业(右)

四、国内有效专利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发明专利质量仍有待提高

有效专利是指截至报告期末专利权处于维持有效状态的专利数量。有效专利存量是反映技术创新程度的重要指标。截至2014年底,中国有效专利总累计情况如表1所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有效专利共计4642506件,其中国内有效专利量4,032,362件,占总量的86.9%;国外有效专利量610,144件,占总量的13.1%。国内有效专利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占总量的1/4,而国外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约占4/5,形成鲜明对比(图7)。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表1 2014 年国内外三种专利有效状况总累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7 国内和国外申请中国专利的有效专利量(各类型占比)

五、中国国内专利申请世界领先,国外专利申请与欧盟、美国和日本差距较大

以世界知识产权局(WIPO)2、OECD3的专利为数据源,Thomson Innovation和INNOGRAPHY为辅助统计分析工具,对2005-2014年世界专利进行总体趋势分析,并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中国、欧盟28国等目标国家/地区专利产出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了方便进行国际比较,以下仅分析了目标国家常住居民的专利申请情况,没有涉及非常住居民的专利申请。

在本国申请专利层面,2005-2014年,专利申请总量超过一百万件的国家/地区有中国、日本、美国和欧盟四个,申请量分别为3542817 件、3076307 件、2458934 件和1719004 件。中国自2011年以来,国内专利申请量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图8)。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8 2005-2014年目标国家申请国内专利趋势图

数据来源:世界知识产权局和OECD数据库,图9、图10同

在申请国外专利层面,2005-2014年,欧盟、美国、日本和德国是申请国外专利数量最多的,分别为2703902件、1950724件、1825889件和972204件,紧随其后的是法国(399886件)、英国(291951件)和加拿大(188178件),中国169248件,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目标国家中仅稍强于意大利(152099件)和俄罗斯(36318件)(图9)。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9 2005-2014年目标国家申请国外专利趋势图

六、中国国内和国外专利授权率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2005-2014年,世界各国的国内专利授权量占专利申请量比例总体平均水平为41.9%。其中,意大利(80.6%)、俄罗斯(79.4%)、法国(59.8%)、日本(55.7%)和加拿大(43.2%)的本国专利授权量占申请量比例超过世界总体水平,美国(41.5%)和欧盟(40.6%)接近世界总体水平,德国(32.7%)、中国(23.5%)和英国(21.9%)相对较低(见图10)。

2005-2014年,世界各国的国外专利授权量占专利申请量比例总体平均水平为47.1%。日本(54.8%)、法国(50.5%)、意大利(50.4%)、德国(49.3%)和俄罗斯(48.5%)的国外专利授权量占申请量的比例,均超过了世界总体水平,欧盟(47.1%),美国(44.1%)和加拿大(41.5%)接近世界总体水平,中国(31.3%)与世界总体水平相差较多(图10)。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10 目标国家国内外授权专利和申请专利数量比例图

七、中国PCT专利和三方专利申请稳步增长,美国和日本仍占绝对优势

2005-2014年,美国、日本的PCT4 申请总量一直领先。中国的PCT申请在近10年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且在2013年达到21514件,超过德国的17913件,成为全球PCT申请量排名第三的国家,但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仍差距较大(图11)。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11 2005-2014年目标国家PCT国际申请量变化趋势图

美国、日本的三方专利量在八大工业国中处于较为明显的优势,排在第三的为欧洲的德国。在八大工业国中,俄罗斯申请的三方专利数量最少。中国在近几年申请的三方专利数量处于逐年递增的趋势,但绝对数量不具优势(图12)。

我国专利数据反映的技术产出质量

图12 2005-2013年中国及八大工业国的三方专利申请趋势图

八、主要结论和建议

我国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特别是本国专利申请量世界领先,反映出我国整体上形成了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专利创造能力。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我国专利总量中的比例仍较低;本国有效专利仍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为主,发明专利占比有待提高;中国在国外专利申请上与欧盟、美国和日本差距仍较大;专利授权率总体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PCT和三方专利虽稳步增长,但尚不能撬动美国和日本的绝对优势地位。

针对目前中国专利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实施专利质量型引导的激励机制。政府和单位考核应从重数量向重质量提升转变,鼓励产学研用各主体提高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弱化利用专利数量评奖、职称、奖金等非市场化激励机制。二是突出企业专利创造和运用主体地位。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只有拥有核心专利技术,才能拥有核心的竞争力,应进一步加大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引导企业开展扎实的基础性研究,提升职务发明申请量占比。三是大幅提高向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专利申请。面对专利技术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趋势,提升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国际化是必要且紧迫的。

注释:

1http://www.sipo.gov.cn/tjxx/

2数据来源网址:http://www.wipo.int/ipstats/en#publications。

3数据来源网址:https://data.oecd.org/rd/triadic-patent-families.htm。

4PCT指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该条约规定,一项国际专利申请在申请文件中指定的每个签字国都具有与本国申请同等的效力。国际申请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集中办理,然后由欧洲专利局或授权的国家专利局进行审查。PCT体系高于国家和欧洲专利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指标》发布[N]. 科技日报,2018-05-29(003).

执笔人:张明妍

《创新研究报告》:张丽琴 王达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欢迎赐稿交流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