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上半年對外投資增18.7%,「一帶一路」沿線成亮點

聚焦丨上半年对外投资增18.7%,“一带一路”沿线成亮点

本文共1788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劃重點

❶ 2018年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5個國家新增投資74億美元,同比增長12%。在沿線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477.9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44.8%。

❷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研究所龐超然認為,下半年我國對外投資仍將保持穩步發展態勢。

7月17日,商務部合作司負責人介紹了2018年上半年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有關情況。我國對外投資總體處於較為活躍的區間。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穩步推進成為亮點。

上半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1個國家和地區的3617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571.8億美元,同比增長18.7%。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5個國家新增投資74億美元,同比增長12%。在沿線國家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477.9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44.8%;完成營業額389.5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53.5%。

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成效顯著,下半年投資穩步增長

聚焦丨上半年对外投资增18.7%,“一带一路”沿线成亮点

泰國工人在羅勇工業園內的和誠製造(泰國)有限公司車間認真工作。(來源:人民日報)

隨著對外投資規模持續擴大,中國對外投資涉及的領域日漸廣泛,涵蓋採礦業、製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等行業。其中,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成效顯著。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國在2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建境外經貿合作區82家,新增投資25.9億美元,佔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新增總投資的87%;上繳東道國稅費3億美元,佔比71.4%。

商務部部長鐘山在今年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抓好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提高合作區水平是2018年“一帶一路”重點建設的四項工作之一。

2015年以來,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額高,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其中,2015-2017年,我國對沿線國家的年投資額均保持在140億美元以上,佔對外投資總額的10%左右。除2015年以外,新籤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的高速度。受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政策文件影響,企業對外投資規範化、理性化發展。今年上半年,對外投資主要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採礦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體育和娛樂業對外投資沒有新增項目,非理性投資得到有效遏制。

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企業對美投資將較為謹慎,下半年對美投資可能出現下滑;但中企對歐洲和拉美投資正處於增長期;國內互聯網企業加大東南亞和南亞市場開發、資源整合力度。因此,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研究所龐超然認為,下半年我國對外投資仍將保持穩步發展態勢。

中國對外投資扔面臨多重挑戰

儘管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存在巨大的經濟互補性與發展潛力,但由於沿線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制度以及宗教文化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面臨的風險仍不可低估。

聚焦丨上半年对外投资增18.7%,“一带一路”沿线成亮点

國際知名會計事務所德勤2017年調查報告顯示,受訪企業認為海外投資三大挑戰分別為風險、監管、人才。(來源:《德勤:新階段新機遇——“一帶一路”對外投資的趨勢和解決方案》)

政治風險主要是地緣政治博弈、東道國政局動盪等方面。“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是大國地緣政治博弈的焦點,一些大國為了維護自身地緣政治利益,採取各種措施阻撓中國資本介入,增大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難度。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2017年3月發佈的報告顯示,“一帶一路”國家評級為5-9級的國家佔比為84%(1級風險最低,9級風險最高)。

市場風險主要是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法律制度不完善、市場機制不健全,以及企業內部管理不科學等所產生的風險。一些中國企業由於不熟悉國外商業習慣和法律環境,往往要承擔商業經營、市場融資、匯率貶值等方面的風險。此外,中國企業海外快速擴張還存在投資目標不明確、國際化經驗缺乏、管理經驗不足以及社會責任意識缺乏等方面的問題。

文化差異及文化衝突也是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不可忽略的風險。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族成分複雜,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信仰並存,增大了沿線各國合作的難度。加上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國際恐怖主義相互滲透,局部地區武裝衝突此起彼伏,導致相應地區缺乏安全保障。

聚焦丨上半年对外投资增18.7%,“一带一路”沿线成亮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