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分辨買的黃豆是不是轉基因?

麼麼噠2016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關於如何分辨轉基因黃豆的辦法,肯定是有的,最為簡單的就是購買轉基因檢測試紙條,直接就可以檢測出是否是轉基因產品。另外就是依賴分子檢測儀器,通過PCR擴增相關標記基因來進行檢測。

不過話說回來了,如果想要僅僅依賴於你的雙目,在這裡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即便你擁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也沒辦法做到即刻看出來是否為轉基因農產品。

很多教程傳言所謂的通過外觀來識別是否為轉基因農作物,在這裡大致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做法非常不靠譜。第一、轉基因不一定會改變作物的外觀。舉個例子來說吧,轉基因抗蟲棉,轉基因後只是抗蟲害的能力增強而已,對於棉花的外觀來說你是看不出什麼變化的,比如棉花株高、葉色、葉型、棉花纖維顏色長度等等這些都不會有所改變的。再比如轉基因高含油量大豆,這種大豆來說只是含油量有所提高,而看不出什麼別的變化,外觀來說和普通大豆基本一致。如此來說,怎麼可能通過外觀識別大豆呢?

此外,關於當前我國轉基因大豆的來源及用途給大家做一下說明。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轉基因大豆的用途有榨油和豆粕作為飼料兩種用途,而從來源來說,國內並未批准商業化種植,因此來說轉基因大豆均來自於國外進口,不止美國有轉基因大豆,進口的巴西大豆、阿根廷大豆也都是轉基因大豆。從上面的介紹想必應該比較明白了,在超市我們是接觸不到轉基因大豆的。因此來說也就不會出現消費者購買到轉基因的問題了。

關於大豆黑肚臍的問題,這裡說明一點,這只是大豆的一個性狀而已,和是不是轉基因沒有任何關係。學過孟德爾遺傳的應該都明白遺傳學上的相對性狀,比如大豆的黃色和綠色,圓形和皺縮型等。

因此來說想要判斷是否為轉基因還是要選擇得宜的方法,儘管當前市面上的大豆沒有轉基因,但是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購買轉基因檢測試紙自行檢測即可。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隨著這幾年轉基因大豆進口的增多,不少消費者都在擔心超市中購買的黃豆是不是轉基因,加上此前有關部門查處有進口轉基因大豆流向食品領域,更是加重了這種擔憂,隨之而來的,則是網上流傳的各種各樣的分辨大豆轉基因與非轉基因的土方法。

其中,由於一般的東北產大豆,呈圓形,顆粒飽滿,色澤明黃,豆臍多呈淺黃色。而進口轉基因大豆最明顯的區別是,豆臍呈黃褐色,俗稱黑臍豆。因此,憑藉豆臍顏色是流傳最廣的一種土方法——因為這個最容易。

但在這裡,每日糧油要說的是,這是不靠譜的。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大豆品種和生長環境的不同會造成不同的豆臍顏色。比如在生長條件好的地方,大豆多為淡黃色,籽粒飽滿,而在一些貧瘠地帶,則青豆、黑豆居多,而豆臍也多為褐黑色。

一般來講,黃淮地區和長江流域黑豆臍是比較常見的,但這些大豆不但不是轉基因大豆,反而是質量上好的國產大豆,是人們做豆腐等豆製品的上佳選擇,價格要比東北大豆高一些。

再比如由我國培育的黑臍豆1號,它的豆臍就是黑色的。

如果你覺得這也不可信的話,我們再拿1993年5月出版的《中國大豆品種志》ISBN:\t7-109-03117-9來說下(我國大豆進口是從1996年才逐漸開始的),《中國大豆品種志》中的第206條沙灣黑臍豆,208條阿克蘇黃豆(臍深褐色)。

其次我們要了解下豆臍和轉基因的關係。轉基因大豆一般分BT抗蟲,耐草甘膦,和低亞油酸三個種類,是通過生物技術手段賦予大豆一種新的特性,但並不會造成種臍色的改變。

第三,轉基因大豆和非轉基因大豆能憑肉眼區別嗎?應該是不能的,目前比較簡易的方法是轉基因試紙——但即便如此,也需要相對專業的人士才能操作,普通消費者還是操作不了的。

希望這些答覆能解決你的困擾。


每日糧油


怎麼你們這些人不看國家規定,也不去了解轉基因是怎麼回事呢?我在頭條問答裡已經講過很多次了。你在市場上零買是買不到轉基因黃豆的。所以你不用分辨,基本不可能有轉基因的,肉眼也分辨不了。這是因為,轉基因豆子也屬於種子,而種子是有專利的,不能隨便流到市場上。轉基因大豆的買賣控制是非常嚴格的。我曾經參觀過轉基因大豆的收割過程。一邊收割,一邊脫粒。脫粒的大豆直接進穀倉,然後運到壓榨廠。賣給中國的就直接進港口貨輪,然後抵達中國海關之後,清關以後直接進榨油廠,中間不得停留,也不得擅自處理這些豆子。哪怕中間翻車了,都得寫報告說明這些散落豆子的去向。可想而知,這麼嚴格把控,你市場上不可能隨意見到很多轉基因大豆的。永和豆漿檢出轉基因,是因為是從臺灣進口的,而臺灣允許使用轉基因大豆。在大陸,轉基因大豆只能榨油和做飼料,不能做成加工食品。臺灣和美國是可以的。

要想分辨轉基因大豆,或者用酶聯免疫法ELISA測蛋白,或者用酶的鏈式反應PCR測核酸。如果是豆粕或者豆子,可以用簡易的試紙來測。跟驗孕試紙的原理差不多,陽性就是轉基因的。其餘什麼測發芽與否的不靠譜,轉基因大豆是可以發芽的,不然是怎麼種出來的?至於動物吃不吃的更無法辨別,全世界大部分養殖業都依賴轉基因大豆做飼料,誰說動物不吃就是轉基因的呢?這種判斷方式根本不靠譜。請大家多學習轉基因知識,不要輕信網上道聽途說的東西,更不要拍腦袋想當然。我提供的信息是有科學依據的,也跟有關部門瞭解過情況,這些信息是真實靠譜的。


海外美食作家冰清


送進專業實驗室檢測!

因為轉基因大豆無法通過觀看及經驗來識別,需要專門的檢測設備,具備相應技術的專業人員及機構進行檢測。

糧油市場報作為國內糧油行業唯一一份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有責任和義務為大家提供最新的行業資訊,所以很樂意回答該問題。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檢測轉基因大豆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檢驗蛋白質或者核酸才能辨別。

所有用肉眼判斷的方法都是不科學,都不靠譜。有人聲稱可以通過顏色、是否能發芽、外表光鮮度來判定,更是無稽之談。

如果人眼有那樣的功能,農業部及社會上那麼多科研機構、檢測中心花大價錢買的檢測設備豈不是白瞎了?

如果你真的對自己購買的大豆不放心,又想用比較簡單可行的方法來檢測的,也是可以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使用——轉基因檢測試紙。

如果是東北地區經常收糧賣糧的朋友都知道,轉基因檢測試紙是近年來在東北地區被廣泛應用的一種快速檢測轉基因的工具,其原理是Lateral flow test,很多實驗室用品公司都有生產,有國產品牌,進口品牌,也有合資品牌,當然價格也不一。據瞭解,東北大豆收購期間,貿易商檢測轉基因項目收費標準為50元/次。

不可否認,這類試紙條具有速度快、易操作的優勢,在育種行業和糧食貿易的自檢中很有用,但是不適合一般消費者,因為檢測過程仍然需要用到其他的一些實驗室器材,普通人也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購買渠道也相應特殊,購買難度較大。

此外,由於生產工藝等技術差異,加上一些劣質造假等因素,轉基因檢測試紙仍然是一個概率事件,並非檢測結果就為最終結果。目前來說,最有效權威的做法還是找一家有相應資質科研實驗室進行專業檢測。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

10.11


糧油市場報


可以明確的說:不管你多麼的慧眼如炬,你是分辨不出市場上銷售的的大豆是否是轉基因,而且我國法律是禁止銷售轉基因大豆的。你若說你可以肉眼看出市場上的那種大豆是轉基因,那你完全可以向農業部舉報(我支持轉基因技術,但也支持你舉報這種不合法的行為)

那麼究竟如何分辨呢?一種簡便快捷的方式就是用轉基因試紙條,這個市場上各種各樣的都有,試紙條的工作原理和早孕試條一樣。有兩道槓說明是轉基因的,一道槓是非轉基因的,沒有槓說明是紙條有問題。上圖就是我們實驗室用到的檢測bar基因的試紙條(檢測玉米的結果),進口的20元一條(為了省錢,把一條切成兩條),國產的便宜,幾塊錢一條所以沒切。從圖中可以看出七個樣品中有兩個轉基因的,其餘五個是非轉基因的。做法很簡單,要檢測啥就把樣品稍微搗碎一下,加點水攪拌一下,把試紙條放進去,一分鐘出結果。

另外的檢測方法就是到實驗室用western blot 或RT-PCR檢測,這個大眾做不了。只有在實驗室裡做。


柳小慶


回答中好多答案都是瞎說,還有那麼多人相信

首先,要從外表辨別轉基因大豆,你至少應該要跟同一品種的非轉基因大豆比較吧,轉基因大豆都是在野生型大豆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所以要比較,也是跟同一品種的野生型大豆比較。大豆的品種那麼多,有些差異很正常(就像同樣是人,不同膚色不同緯度不同地區的人差別很大,都不是轉基因吧)

其次,你如果要跟同一品種的野生型大豆比較,如果是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請參考農科院副研答主的答案,用檢測bar基因的試紙條檢測或者pcr鑑定,當然,你可以試著拿著大豆播種種一下,再用除草劑噴灑試驗一下,能抗除草劑的就是了(別忘了設負對照)。

第三,進口的轉基因大豆是禁止用於食品加工業的,只能用於壓榨得到豆油和豆渣,可能會有黑工廠或者小作坊為了成本改用轉基因大豆用於食品加工,但是正規渠道購買的大豆,相信商家絕對不敢公開售賣轉基因大豆

第四,無論是抗病或者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都沒有引起大豆的形態變化,就是結的大豆跟其對應的野生型大豆外表一樣。


科學閏土


分辨轉基因我家人有點經驗,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哦。不論是黃豆還是蕃茄及胡羅卜,基本上比原品種大的,而且色澤丶大小比較均勻,看上去蠻討人喜歡的蠻漂亮的這種,大家要注意啦!買油都標明瞭出處丶成分,請看清楚了。請少吃這種轉基因食品,為了生命安全,只能自己保護好自己,自求多福了,儘量做到不吃這種東東!




紅紅正者無敵


看到那麼多大V的答題,做為一個地道的老農民也想講兩句。

在遙遠的記憶中我們種植的大豆是左下圖這個樣子的。注意豆臍黃白色,俗稱黃門豆或白門豆。農諺雲:“豆豆九十六”,生長期100天左右。生長勢中等,自然成熟較好。

美國大豆什麼樣呢?(參看圖二本圖不一定是轉基因的呵)

我們將其稱為“黑門豆”,生長期稍長,在我國種植表現為生長勢強,分叉多,後期貪青晚熟。

另外關於轉基因大豆不發芽是不科學的,它是可以留種的,只是其二代或三代抗蟲性和產量會發生變化。美國大豆比本地豆稍硬一些,口感也稍差,沒有本地黃豆好吃(煮食)。




霧中觀你


大豆品種太多了。不能從外觀區分是不是轉基因。

臨豆10號大豆品種的生育期為105天,株型收斂,有限結莢習性。株高68.3釐米,主莖15.0節,有效分枝1.4個,底莢高度14.7釐米,單株有效莢數31.9個,單株粒數69.4粒,單株粒重16.1 克,百粒重23.6克。卵圓葉,紫花,灰毛。籽粒橢圓形,種皮黃色、無光,種臍深褐色。遼豆24大豆品種平均生育期129天,株高93.0cm,單株有效莢數48.2個,百粒重20.4克。圓葉,紫花,亞有限結莢習性。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淡臍。克山1號大豆品種生育期112天,長葉、紫花、亞有限結莢習性。株高71.5釐米,主莖12.3節,有效分枝0.2個,底莢高度13.1釐米,單株有效莢數26.2個,單株粒數57.9粒,單株粒重11.5克,百粒重19.8克。籽粒圓形,種皮黃色,黃臍。


蛋白質工匠


這麼說吧,一般人根本無法通過外觀或者口感來分辨黃豆是否為轉基因!只能用專業的儀器和設備來檢測!

土辦法無法真正分辨出轉基因農產品!

那些號稱能夠大豆表皮顏色、外形或者是否能夠發芽來判別的方法,不過是心理因素作祟罷了,根本就毫無作用!

如果這些土方法真的管用,東北地區每年大豆收儲的時候就犯不著再去用十幾塊錢一張的轉基因試紙來檢測大豆是否為轉基因了!

如果這些土方法真的管用,黑龍江省每年就不會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投入到轉基因生物的監管排查工作中了。


一般人如何辨別轉基因製品?

那麼,一般人到底怎麼才能較為科學準確的來分辨自己所購買的是不是轉基因產品呢?可以考慮使用轉基因試紙!

筆者建議那些對所購買大豆不放心的朋友購買一些轉基因試紙來作為測試工具,一條可能就十幾塊錢,當然也有昂貴的,大家可以自行購買。

據筆者瞭解,轉基因測試紙這種方法檢測的是某些轉基因作物的特定蛋白質產物(比如說抗草甘膦作物的CP4蛋白和抗蟲作物的Bt蛋白),轉基因測試並不能夠檢測出非基因序列本身。比如說國產非轉基因大豆中沒有這種特定蛋白質,而進口轉基因大豆中含有這種成分,那麼就以此來判定該大豆是否為轉基因。

雖然這種方法能夠較為方便有效的檢測出作物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但是檢測過程需要一定的專業操作水準,而且這種檢測的準確性並不是百分之百,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

如果想要更加精確的知道某種作物是不是轉基因農產品,可以選擇向有資質的轉基因科研檢測機構送檢,不過這個花費就大了,一般人很難接受。

我是鍾情三農。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會積極與大家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