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爲純粹用戶做大平台

劉成城

從創業媒體,到信息平臺,到交易平臺……我在開始的時候從沒有想過36氪會發展到現在的狀態,但現在回過頭來看,事實上這一步一步是在不斷升級,因為支撐我們成長的資源是完全協同的——關注我們的群體一直是創業者、投資人和關注投資的人。

從寫日記誕生

上大學時候,我和身邊一些朋友都屬於比較能折騰的,一起做過一些項目。比如剛上大一的時候,我就和幾個同學一起做過團購網站,其中有現在V電影創始人尹興良、麥客CRM創始人李卉。我們拍宣傳片的尹興良也去做了微電影,我也先後做過幾個項目,有著創業信仰的幾個人互相支持,大家的資源也都是那個時候開始生長出來的。

但是最後我發現自己實在是找不到創業方向,做的幾個項目都是做到一定程度就無疾而終了,我想是不是因為學生的侷限性太大了?身處象牙塔無法探知到社會需要什麼。“或許我該看看別人在做什麼。”有了這個想法以後,我開始邊看邊寫,相當於自己寫日記的那種心態,看國外的人都在創業做什麼,記下來然後寫給跟我有同樣困惑的人看。那時候的角度完全是從技術方面去分析,完全不跟創始人聊,直接憑自己的認識去寫,一天能寫好幾篇。

這些文章有些時候會得到贊同,有些時候會遭到反對,然後有些人就會跟我們討論,討論完了我們會再寫一篇……沒想到這種“日記”越來越多人看,後來連李開復都開始轉發,粉絲也增長的很快,就這樣從一個創業科技類博客變成了36氪。

但即便如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還是用理工科的思維在技術解析創業產品的模式,這在當時也是不被主流媒體關注的領域,我們就相當於幹了那個時候的苦活累活。

但這也有一點好處,就是我們的用戶群比較純粹。

假設我做的是泛科技媒體,可能就沒有這個效應了,沒法吸引到這麼純粹的流量,因為關注科技媒體的人不一定有投資的概念,但關注創業媒體的人都是做投資的、有投資意識的。

如果我是直接開始做股權投資平臺,沒有前期“創業”、“TMT”標籤的培育和興趣相投的吸引,也很難獲取這麼純粹的流量,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股權眾籌平臺的投資人都比較複雜的原因。

相比之下,關注我們的人都是互聯網創業者和關注創業者的這群人。然後關注創業的這群人在我們做現在投資平臺的時候,他們又變成了我們平臺的投資人。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過渡,因為這些人本來就關注這個行業,他們知道這個行業的增長性。

跟著用戶需求走

隨著36氪內容的豐富,慢慢地我們在內容上開始做出一些調整,逐漸開始注重偏商業模式的內容。然而,沒有多久我們發現僅為創業者提供資訊服務也已經不能滿足創業者的需求,業務亟待升級。

比如,我們逐漸發現關注創業項目的投資人希望跟這些團隊有交流的機會,所以我們推出了約談的功能,繼續深化了我們作為一個平臺的作用,給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建立了更便捷、數字化的連接方式,繼而產生了融資平臺。

現在我們平臺上有五萬多個項目,其中五千多個正在融資。投資人看過的所有項目都會打上標籤。為了支撐投資人做決策,我們平臺上每天有看項目、約談的數據統計和排行。

此外,在過去對這種參與一級市場交易的公司沒有一個衡量發展的標準,我們就跟聯通合作推出了“氪指數”,通過對創業公司基本面及細分領域發展趨勢的多維度分析,幫助國內投資人對創業公司進行評估。這些是我們獨有的佈局。

2015年3月,36氪再次針對創業者痛點——融資難問題,進行業務擴張。為高效幫助投資人與創業者對接投融資需求,36氪建立在線投融資交易平臺,成為早期創業項目的入口。2015年6月,36氪私募股權融資平臺上線,顛覆傳統融資渠道,為創業公司融資提供新方式,同時,私募股權投資也為中產階級財富增值提供新方式。

至此,36氪從科技博客不斷進行業務升級,發展為36氪融資、氪空間及36氪媒體三條業務線,為創業公司提供線上融資、線下孵化及公司全生命週期的報道曝光。三條業務相輔相成,為創業公司提供全方位服務,助力創業公司快速成長。

洗牌之年

隨著2015年接近尾聲,很多人認為創投行業已經步入資本“寒冬”。然而,36氪的融資業務卻絲毫不受影響。正因為股權交易變得更加開放,36氪股權融資平臺成為創業者另外一個融資渠道,使得這個群體不用單純依賴私募基金。

這個發展趨勢背後其實跟國家戰略息息相關:一個是多層次資本市場,我們這些股權交易平臺就是多層次中的一層;還有一級市場的信息化。

原來風險投資機構找項目,都是線下找、線下投,沒有固定的條款,整個流程都是非常不標準的。但未來這一切都是必須標準化的,就像股票市場一樣有一個完善的交易體系,比如一個公司昨天沒上市,今天上市了,今天和昨天的業務沒有任何的變化,但是大家卻認為它今天是一個標準化的金融產品,這就是因為市場機制導致的,跟公司本身沒關係。

我們在建的就是一級市場的一個交易規範,這是必須要建立健全的。如果不具備標準化、完善的交易體系,資本沒法支持更多的創業項目,也就沒法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了。

據36氪股權投資平臺數據顯示,自2015年6月中旬推出後僅3個月交易額就已經破億;自10月下旬以來,其上線項目數量提速,截至12月初,36氪股權投資平臺上線項目共計41個,融資金額已近3億元。無論是上線項目數量還是項目融資速度,都實現了跨越式增長。

不僅僅是36氪,隨著股權眾籌的價值已經被眾籌創業者及投資者所關注到,2015年已經有上百家股權眾籌平臺上線,股權眾籌平臺或許會在2016年經歷洗牌,隨著政策監管的逐漸明晰,最終會定下格局。

但聚焦到眼下,在交易日趨標準化的時候,能否成功退出是股權投資成功與否最為關鍵的環節,也與投資人利益息息相關。缺乏退出機制也成為股權眾籌行業發展的痛點所在。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12月23日推出首創的股權眾籌退出機制,其中創新產品“下輪氪退”成為解決行業這一痛點的最新方案。

事實上,在上線股權交易平臺這半年間,36氪進行了多次創新和突破,首創了“定向邀請”制度、“老股發行”模式和退出機制“下輪氪退”。“定向邀請”為項目方錨定最有幫助的投資人,“老股發行”為投資人提供更優質的資產,而“下輪氪退”讓跟投人擁有更多自主的選擇權,同時對投資回報有了相對清晰的預期。這些創新和突破的初衷都是真正從投資人的角度出發,不斷嘗試最大限度地保護跟投人的權益。

閉環還沒有完成,我們計劃在春節左右會陸續推出五種跟股權相關的衍生產品,繼續豐富股權交易的生態系統。但這一切只是起點,在主幹之外的分支才剛開始衍生,還有太多需要去探索和佈局。

(本報記者蓋虹達採訪整理)

推薦機構:九合創投

九合創投是中國頂級的天使投資機構,於2011年由前“百度七劍”之一的王嘯創立。九合非常幸運見證一系列早期初創公司的成長,並於2015年獲得“清科集團天使機構Top10”的榮譽。目前,九合創投在中國已投資一百多家早期初創公司,它們包括36氪、91金融、下廚房、極客學院、黃油相機等等,九合相信“不能看到創業者的迷茫,就不能看懂創業者的執著”。

推薦理由

人人都說連續創業者才是最好的,可是大學畢業生也能做出億萬產值的獨角獸。北郵畢業生劉成誠如何把科技翻譯網站帶領稱為創投科技領域最大的媒體公司,又在拿到螞蟻金服D輪融資後高調宣佈36氪是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之後的36氪還會有什麼轉變,極具人格魅力和學習能力的創始人和他超強的創始團隊又會有什麼新奇的想法。

推薦項目:36氪

36氪,創立於2010年12月,是中國最大的創業生態服務平臺。36氪前身為科技博客,目前有36氪融資、氪空間及36氪媒體三條業務線,為創業公司提供線上融資、線下孵化及公司全生命週期的報道曝光。

36氪融資是連接創業者與投資人的專業投融資平臺,平臺上聚集了超過33000家創業公司,同時包括經緯中國、紅杉資本、IDG等15家形成的頂級投資機構聯盟。

36氪:为纯粹用户做大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