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發現|神祕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四月的成都平原,

草長鶯飛,

奼紫嫣紅開遍,

這抹春色讓人心醉神迷。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距成都僅60餘公里的

彭山縣江口鎮岷江河畔,

也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

然而今年,

考古隊員們卻無心欣賞春光。

從去年底便開始的

第二次江口明末戰場遺址考古大戲,

已然進入最為緊張的攻堅階段:

隨著一件件“寶物”

從岷江江口被打撈出來,

流傳了370年之久的傳說

——“張獻忠江口沉銀”

終於被證實!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木鞘

▣注意! 前方高能預警!!!

讓我們先來欣賞一波高規格的精美文物,

請睜大雙眼感受下……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明朝封王金冊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小銀幣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鐵刀

痛不痛快?

過不過癮?

今天就讓科教授為你扒一扒

這堆亮閃閃的寶物,

是怎樣重見天日的?

江口沉銀究竟是民間傳說?

還是確有其事?

華麗文物的背後

又蘊含著怎樣的文化故事?

讓我們繼續探秘,

有圖有真相!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蜀王之寶

本次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發掘中,最重要發現之一,是一枚蜀王金寶。據明史記載,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世子承襲王位,只授金冊,傳用金寶。作為明代親王在藩地發佈政令,與中央書信往來的信鑑,每個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寶,世代傳襲。本次出水的這枚金寶,殘損成10多塊,有明顯的刀砍痕跡,僅存原物的四分之一大小,但可清楚地辨識出印面的篆書“蜀”字,應當來自蜀藩王府。這也是國內首次發現明代親王金寶。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明朝封王的金冊

在考古隊公佈的一批金銀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4塊金冊。這些金冊上滿是刻印的文字,屬於湖南的榮王家族。

有趣的是,考古人員發現,不同時期金冊的含金量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據瞭解,明代中期的金冊含金量大概是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到了明代末期,崇禎年間金冊的含金量只有百分之六、百分之七左右。事實上,金冊的含金量變化反應出了明朝由盛及衰的國運。政府財力不足,封冊的含金量自然也就越來越低。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三眼火銃

此次考古發掘,還首次發現了以三眼銃為代表的火器。它的功能相當於現代的散彈槍。這件三眼銃在水下沉埋多年,雖然已是鏽跡斑斑,但外形完好無損。如今,以三眼銃為代表的火器的出水,為確認這一處古代戰場遺址提供了更多證據。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本次考古發掘還出水了大量精美的金簪、金手鐲、金戒指等首飾,以及大量明朝官銀。很多官銀上都刻有鑄造地名,或者工匠姓名、銀兩重量等文字。這些刻有地名的銀錠,為研究張獻忠在四川的活動範圍提供了實物證據。此外,此次發掘還發現大量船釘、船具,也為尋找沉船提供了新線索。

探索發現|神秘明代沉船重見天日,又一波精美文物來圈粉了~

古老的民謠中傳唱:

“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

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儘管出水文物數量巨大,但專家認為,目前的發現可能僅為江口沉銀的冰山一角。更多重大發現,敬請繼續關注!

探索發現

《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發掘記》

播出時間:7月10日21:53

監製/閆東 主編/劉銘 黃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