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悲愴人間含淚頌

《我不是藥神》是最近影院特別引人熱議的國產電影,滿懷期待地看完之後確實沒有讓人失望。在豆瓣顯示看過的人將近56萬,在如此盛大的觀影群眾基礎上評分8.9,《我不是藥神》是在國產電影口碑低下大環境之下的現實主義劇情片神話逆襲,它如此接地氣、真實誠懇又催人淚下,越接近生活本質越荒誕,荒誕與真實只有一步之遙。

《我不是藥神》:悲愴人間含淚頌

《我不是藥神》主要講述了在上海原來經營保健品販賣印度神油的普通中年男人程勇在呂受益的引導之下販賣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在此期間,他認識了幾個病患家屬,信仰基督教的劉牧師、為救女兒做舞娘的思慧、沒錢吃藥離開家鄉的黃毛彭浩,似乎與之對立的奉命搜查假藥的曹警官、假藥販子張長林、瑞士格列寧醫藥代表,販賣假藥觸發各方鬥智鬥勇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本片改編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抗癌藥的真實事蹟。

滾滾紅塵眾生像縮影

影片各色人物都不是沒有瑕疵的花瓶式人物,真實生動、有血有肉。影片里程勇的首次出場給人邋里邋遢的中年油膩大叔形象,浮腫的臉頰、濃重的黑眼圈、暗沉的皮膚、走形的身材、庸俗的服飾、暴戾暗淡的眼神,這樣一副皮囊之下是一顆被生活重壓的厭倦無奈的靈魂。所謂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得重病血管瘤,撫養小兒子又是一筆昂貴的支出,處於離婚的感情困境,最關鍵的是沒有金錢,依靠經營一家印度神油保健品店度日。徐錚飾演的這一人物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無數的中年男人的身影,感情破裂而又庸庸碌碌,不出什麼意外,似乎後半生的人生道路都可以預見到墳墓堆裡。

《我不是藥神》:悲愴人間含淚頌

而不速之客呂受益的出現,使程勇的人生出現蝴蝶效應。就像程勇對劉牧師所說,他不是救世主,他只是想賺錢。程勇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神話式人物,他首先販賣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的原因是迫於生計鋌而走險,他的首要出發點是獲利而非救人。至於在販賣假藥收入頗豐團隊慶祝的夜場裡,他甩錢讓男領事跳舞的行為,更多含有暴發戶通過炫耀撫慰曾經被生活虐成渣的自尊心。在受到坐牢威脅的情況下選擇金盆洗手將貨源讓給假藥販子張長林。

呂受益的暴病而亡是刺激他重新販賣治療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製藥的導火索。此後他的行為才帶上了匹夫之勇的高尚而悲愴的意味,單純為了治病救人而販賣假藥。以他的行動元為敘事線索,每個人物都刻畫得生動細緻。將靈魂皈依上帝的劉牧師,善良溫厚;為了女兒籌錢當舞娘的思慧,含辛茹苦;遠離親人家鄉的黃毛彭浩,洋裝倔強;奉命追查仿製藥的曹警官,情理兩難;甚至是假藥販子張長林,盜亦有道,他被捕的時候沒有供出程勇。

《我不是藥神》:悲愴人間含淚頌

人性的多重複雜性

其實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我們越來越察覺到人生的複雜性以及人性的複雜性,複雜的另一層含義是有很多種不同維度的思考方式和解讀角度。影片中有一個小片段對這點很有說服力,程勇堅持送思慧回家的潛意思裡有好色心作祟,四慧毫不意外地寬衣解帶亦說明了她對酒色生涯的輕車熟路,程勇最後說怕吵著孩子睡覺是他同情心的自然袒露,而思慧閉門之後的微笑亦反映了她不是毫無羞恥地墮落。

《我不是藥神》:悲愴人間含淚頌

呂受益因病去世之後,他的妻子對程勇怨恨責難的眼神,其實沒有程勇呂受益可能死得更早,選擇善良也容易被道德綁架,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好人要是沒有做到底,可能會受到更深的責難。

所謂善良的大眾,張長林的藥提價到兩萬有人舉報,正是我吃不起你們誰也別想吃統統陪葬,我死也要拉一個墊背的的心理反應作祟。

影片中瑞典特效藥的藥廠代表似乎是反派的形象,但是研發投資的高昂費用,不在專利期間賺回來讓投資方和科研人員血本無歸就是正義的嗎?

結尾程勇被抓時受他仿製藥恩惠的病友們感激地望著他,他出獄時卻只有一個曹警官接他,其他人都去了哪裡,人類是如此善忘。此情此景,正應了“仁心妙手普眾生,徒留人間萬古名”。

《我不是藥神》:悲愴人間含淚頌

善惡交織的人在意欲與表象的是世界裡,掙扎浮沉似乎是必由之路,人間正道是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