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周秦汉唐,十三朝古都,说到历史文化,全国还真没有几个城市敢和西安叫板。

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究竟蕴藏在哪里呢?古城墙、大雁塔、兵马俑?还是博物馆里数不尽的文物?

古城西安,由数百个老村镇、上千条老街巷组成。连同众多美丽的山河原川、旅游景点,它们犹如夺目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古老而活力的城市之中。

而这些老街与村镇,它们的名称已经远不是标识地理位置的符号,而是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遗产,成为古城一笔非常珍贵的文化财富。

贡院门、书院门、竹笆市、琉璃市、教场门、端履门、炭市街、麦苋街、车巷、油巷……一个个亲近而悠远。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龙首村

相传西安有条龙脉,头向北,饮渭河之水,尾朝南,吸天地之灵气,从秦岭里冲出,龙头就是今天的龙首村附近。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甜水井

宋《长安志》记载:唐代门内大街称含光门街,街侧有鸿胪寺和鸿胪客馆(即唐政府的外交部和国宾馆),晚唐曾有四千余名外宾滞留此处。元《类编长安志》:元代称含光街。明代为含光坊(今含光路一带)。清康熙年间因此处井水甘甜得名甜水井街。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书院门

明代以街北侧有关中书院得名。于右任先生曾住该街32号。街口有牌楼和唐代华塔,街北侧有明代建关中书院,属西安“历史文化散步道”中古文化一条街。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竹笆市

为南北纵街,位于西大街鼓楼十字南端,南起南院门,北至西大街,长417米。明代此地商市集中,有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书店、金店等,而以买卖竹器最具规模,故名竹笆市。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教场门

为东西横街,东起红埠街西口,西至劳务巷南口,长325米。清初沿明代教场建有抚标教场(抚标:清代称巡抚所直辖的绿营兵为抚标;教场: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故名教场门。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端履门

明朝初期在今天的新城建立了秦王府,并在今东大街南沿、北大街街心建秦府萧墙,萧墙内称王城,当时在此街北口萧墙开一城门叫端履门,北面正对秦王府南门端礼门。此门是僚臣晋见秦王等候传谕的地方,端履以示行止检点之意。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炭市街

清中叶西安生活供热由南山薪木转变为北山煤炭,当时只是一个堆放煤炭的无名小街。后因商而声名大振并得名炭市街。1927年拓宽。解放前为干果海味市场,1989年建门牌楼。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粉巷

叫“粉巷”,是因为这里自盛唐时期就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烟花柳巷,这里的“粉”取青楼歌女们“涂脂抹粉”之意,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时常到粉巷与歌女们把酒言欢,推心置腹。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通济坊

1936年在西安拥有相当经济实力的通济信托公司在这里开拓街道,大量建房。临北大街建成四层钢骨水泥砖木混合结构楼房。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楼。1949年后为市百货公司批发部。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草场坡

位于长安北路东侧。唐时为长安官马草场。宋人张礼 游城南记 记‘草场坡在永乐坊,即横岗之第五爻也’元代骆天壤 类编长安志 载‘在朱雀门外,乃旧之草市,有坡故曰草场坡。

读城|岁月留痕 西安地名里蕴藏的历史

一段段悠久的历史,定格为神采各异的地名,蕴藏着古城西安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必遗址保护,不必博物馆陈列,在地图上,在人们口耳之间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你会如何去读一座城,用油墨去渲染,用旋律去抒发,用心去感受,用脚步去丈量...

旭辉读城,为你揭开城市的另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