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彥暄:有考後托關係的「邪念」,孩子能走多遠

隨著各地高考分數陸續公佈,考生及家長進入報考志願期,此時也是涉高考招生類詐騙高發期。2013年至2017年間,北京市共審結涉高招詐騙案件34起,總案值共計4224.5萬元。

高招詐騙核心為虛構自己有替他人辦理入學的能力,所虛構身份一般為機關領導幹部,將軍、領導秘書等最為常見,其次為教育部、文化部、政協、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再次為各高校教師。

黑色交易、暗箱操作,這本是見不得光的營生,如今卻被某些“大能力”者公開售賣,還真應了那句話:“事出反常,必有妖孽!”果不其然,越是聲稱有本事、能辦事的人,越是靠不住,“坑”你最慘的人,不少人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然而依舊有人前赴後繼的栽倒過來,讓我們不得不發出這樣的疑問:“是什麼矇住了他們的雙眼?”

開口就是幾十萬,能拿得出的怎麼說也是見過“世面”的人,之所以能被騙,必然與其曾經的所見、所聞密切相關。不可否認,在某些地方、行業、單位、學校等處,確實存在一些權錢交易行為,既助漲了歪風邪氣,也影響了某些人分析、思考、辦事、處世的邏輯思維。

然而,自古邪不勝正,“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被“坑”不得不說,還是自己的思想行為不正所致。考試,一方面考察學生的知識儲備及分析理解應答能力,一方面也讓學生可以據此作出更科學的自我評判,從而合理規劃下步人生。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考好、考砸,本身並不可怕,一考並不能定終身,可怕的是,總有些人會曲解了考試的意義,視成績為命運,將高校當作“玄關”,似乎只要跨過這道門,便可走向人生巔峰、擁抱榮華富貴。

心中邪念起,外人稍加推波助瀾,便很容易步入騙子們事先設計好的陷阱中,不僅損失了財物,還“坑”慘了子女,誠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落得個人財兩空的下場,談不上可憐,只能說著實可悲。

學業不是行業,成績亦非商品,此處不需要金錢交易,要的只有謙虛謹慎的心態、踏實勤奮的努力、持之以恆的韌勁兒、孜孜不倦的探求。成績檢驗了學生們的學習成果,暴露出每名學生的不足之處,體現出不同學生的擅長傾向,提供了未來發展的借鑑參考。

且不說拿錢買不來錄取,即便買到了又如何,無非加深了孩子對“金錢萬能論”的認可度,進而導致他們輕努力重交易,也許短期內可以心想事成,然放眼長遠,身無長技必將寸步難行。

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與其考後託關係,不如考前多努力,這不只是解決眼前的問題,還是在為更久遠的將來打基礎。面對未來,唯有今日今時之努力,方能不留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