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们:常回家看看

战友们:常回家看看

那个时间好像是1980年,坦克团接到任务,从河北省沙城接回一批T34坦克,当时我还在坦克八连,所以我也参加了这次接车任务。

我和从内蒙古临河县入伍的郝润宝是一个小组,郝润宝负责驾驶技术部分,我负责的是枪炮和A20电台部分的验收。我们俩人配合的十分友好默契,在来回的路上,我们带着沙城老窖,我和郝润宝把沙城老窖简称叫“沙老”。那时候的物资匮乏,想买一瓶好酒也不容易,能买到沙城老窖也算是有点脸面的人了。

当时坦克团去了多少人接回多少辆T34坦克我不记得了,只记得接回一批T34坦克,但是对去沙城接车这件事,记得还非常清楚,把坦克接回来后,我就再也没有上过T34坦克。

到了1981年,我调到团政治处,机关工作与连队相比,有着许许多多的不同,当新闻干事,就是搞部队的新闻报道。常常下营连采访写稿、拍图片。好像是到了1983年,传来了从坦克团往守备五师调一批骨干力量的说法,不久就付诸实施了。由坦克团的人员为守备五师组建了一个坦克营,其装备全部是从沙城接回来的那批T34坦克,营长是许永根。

我刚入伍在新兵连的时候,许永根就是我们新兵三连的副连长,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分配到了坦克八连,才知道许永根原来就是坦克八连的副连长,从此我和许永根的深情厚谊成了不了情,永远的连首长,缔结了长存的战友情谊。

守备五师坦克营组建后,许永根走马上任,许营长带领的坦克营又是一支生龙活虎敢打必胜的战斗队。

那是1983年还是1984年我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是七、八月份,有一天守备五师坦克营正在过车场日,许营长看见我背着照相机走过来,让我给他们拍照,老首长的要求就是命令,我连忙说,许营长您说怎么照我就给您怎么照,许营长说你看着办,你让我们怎么照我们就怎么照。我看了看当时在场的人员情况,发现有几位干部在场,于是我说先给你们几位干部拍了,再拍一个全体的,许营长高兴地说行。第一张就拍了下面的这一张,是四个人站在坦克前面拍的。

战友们:常回家看看

前排左1我叫不来他的名字了左2许永根

后排左1郝润宝 2吴福裕

第二张是另外两个人与许营长在坦克上面拍的,座在许营长左右的两位战友我认不出他们是谁了。

战友们:常回家看看

第三张是许营长下命令,全体乘员下车,穿工作服戴坦克帽,全部在车前列队,拍了一个战斗编队的合影。

战友们:常回家看看

那时候的摄影技术实在是太差,这么好的战斗编队,就是没把前面坦克的炮管照上,留下了永远不可弥补人缺憾……

调到守备五师的战友们,坦克团还是你们的家,我们亲手一砖一瓦共同建起来的军营,随着坦克团的撤编,军营虽然失去了当年的雄风,但是,我们战友的情谊还在,坦克团的魂还在,陆军第24军坦克团的军魂永远在中华大地回荡。

战友们:常回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