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升級」四維邏輯,價值解碼星逸公寓!

作為“新一線城市”,成都的互聯網、金融、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等產業蓬勃發展,同時刺激了眾多區域的租房需求。據《成都市租賃市場五年規劃(2017-2021)》數據,2017年成都住房租賃需求7877萬方,按照市場平均租金28元/方·月估算,成都一年的租賃市場規模在260億-280億之間,且每年有6%左右的增長。

公寓作為租賃市場的熱門產品之一,成交量持續走高。據中成房業數據,前五月,公寓供應面積133萬方,同比上漲85.5%;成交面積116萬方,同比上漲89.1%。

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投資者對公寓的發展趨勢和前景持比較認可的態度。但放眼目前市場上的公寓項目,風格各異、體量大小不等,如此多公寓項目,究竟該如何選?

1

看地段紅利

區域升級,打造綠色智慧城區

在新的城市總規中,成都的城市定位再“升級”,擬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而在成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十字發展方針下,“西控”提出要持續優化生態功能空間佈局,保持生態宜居的現代化田園城市形態。這意味著,城西將被打造為宜居高地,未來可開發土地資源將越來越少。

作為成都西控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應新的城市定位和區域發展規劃,郫都區提出打造綠色智慧城區。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對外開放,堅持“引進來,走出去”。

郫都區將加快推進在建地鐵、五環路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積極爭取機場直達高速、地鐵等項目規劃建設,構建更快速、更便捷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推動郫都快速融入航空鐵路樞紐,拉近與世界距離。

加強“郫都造”改造升級和品牌包裝,鼓勵相關企業融入“一帶一路”“蓉歐+”參與國際競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本土跨國公司,主動融入省市對外經貿活動。

“投資升級”四維邏輯,價值解碼星逸公寓!

▲郫都區整體空間佈局規劃

同時,不斷拓展國際“朋友圈”,以6類500強企業為重點,按照“一企一策”精準服務,持續跟蹤,爭取海外更多跨國企業落戶郫都。支持引進國內外知名、市場佔有率高的跨境電商平臺、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第三方服務商等企業在郫設立區域運營中心和物流分撥中心,做大做強外貿新增長點。

作為成都最年輕的國際化都市新區,郫都區通過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經過先行先試的探索,正煥發著勃勃生機。

並且,郫都區也在不斷完善交通體系。目前已經擁有4縱5橫的立體交通網絡,縱向有南北大道、天勤路、一繞、三環,橫向有成灌高速、中信大道、西區大道、老成灌路、IT大道。及軌道交通成灌快鐵、地鐵2號線,另有在建的地鐵6號線及有軌電車蓉2號線等。

2

看產業紅利

產業升級,打造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目前,郫都區主要以電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醫藥技術為主的產業體系,周邊共入駐了包括富士康、華為、TCL 、普惠、聯想、恆安、中芯國際、旺旺、康美、三一重工、普洛斯、郫縣豆瓣等在內的世界500強企業24家、大規模企業600餘家。包括新型孵化器38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38個,創投基金22支近130億。

產業集群帶來了大量人口留駐,根據郫都區統計公報,去年淨增人口約2.5萬人。未來,產業的擴容和升級,還將帶來更多人口的流入。

“投資升級”四維邏輯,價值解碼星逸公寓!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鳥瞰效果圖

去年底,《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總體規劃》出爐,郫都區作為功能區建設的責任主體和落實主體之一,在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規劃面積121.4平方公里內佔78.4平方公里,區內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3月,總投資268億元的15個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開工。包括莫仕連接器(成都)公司擴產項目、翰博集團OLED裝置零部件膜剝離、精密清洗及熱噴塗生產基地項目、四川華雁信息產業公司研發及數據中心等。

另外,郫都區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將啟動一期投資70億元的“菁蓉智谷”和2.5平方公里國際社區起步區建設工作。打造1萬平米的菁蓉逆向創新孵化基地,10萬平米的“電子信息+”新型技術產業園,引入國家新媒體技術創新實驗室、中國汽車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中芯國際聯合研發中心等。

待大量實力企業落地完成,加上區內電子科大、西南交大西華大學等學校的25萬在校大學生;以及綠地國際花都、中鐵瑞景名城、中信未來城等多個成熟社區的數十萬居民,郫都區將迎來高企的人口紅利。

越來越多國內外優秀資本和人才進入郫都區,與之匹配的配套和品質居住也漸漸成為最迫切的需要。綠地超500畝的項目綠地國際花都的開發,無疑正是匹配區域居住需求的應市之舉。

3

看市場紅利

區域供應短缺,搶佔市場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4月成都限購加碼以來,部分購買需求外溢至公寓市場。據中成房業數據,成都公寓月均成交約20萬平。2018年,這個數據進一步提升,月均成交升至23萬平左右。其中,5月成交達到峰值25.6萬平,環比上漲21%,均價12893元/平,環比上漲11%。

不過,儘管成都公寓供應和成交出現上漲,但區域分佈並不均勻。部分二圈層區域成交高企,但供應卻跟不上。

5月郫都區公寓成交2.3萬平米,環比漲50%,同比翻了2倍。但供應數據卻為零,需求與供應處於倒掛態勢。

“投資升級”四維邏輯,價值解碼星逸公寓!

▲5月成都主城各區公寓供銷數據(數據來源於中成房業)

一邊是陸續湧入的新增需求,一邊是區域供應短缺。如此市場背景下,綠地國際花都公寓產品的推出,可謂是搶佔了市場稀缺紅利的窗口。

並且,公寓產品以小面積實現大功能,空間多變,用途多樣。同時,由於面積小,總價也相對較低,這些都將成為其備受市場關注的推手。

4

看品牌紅利

品牌升級,星寓系服務城市菁英

綠地集團作為世界500強,一直走在時代前列。在多數房企還專注於住宅開發時,綠地集團就啟動了產業轉型,“產城一體化”全面開花,“城市運營商”聲名鵲起。“以產興城、以城帶產、人產城融合”,對綠地集團而言,“人”“產”“城”三者不是各自獨立,而是互補互融、共榮共興的整體。

綠地集團2004年進入成都,深耕蓉城14年。先後開發了綠地國際花都、綠地468、綠地新裡城等產城項目,其產城項目正是對“人”“產”“城”融合的最好詮釋。

同時,綠地集團還在今年5月升級了其產品,發佈了從“以品牌為基,以人為本,以產品為核”的理念出發打造的星寓品牌。

星寓品牌針對不同客群屬性,打造了城市新青年品牌“星逸”、城市菁英品牌“星朗”、城市國際品牌“星曜”三大產品系。從共享空間、全域配套、樓宇配套、人口紅利生態圈等多個角度,將產品的價值屬性做到極致。

通過對比、總結國內外公寓產品的特點及發展模式,綠地集團西南區域管理總部相關負責人認為,高學歷、高收入的年輕都市白領族群,已成為公寓市場的消費主力軍。針對這樣的客群組成,綠地西南採用了“細節、材質、舒適度、方便性、國際水準的配套設施等”高標準打造星寓品牌。

“投資升級”四維邏輯,價值解碼星逸公寓!

▲綠地國際花都·星逸效果圖

據悉,綠地國際花都·星逸將推售42-60平米的公寓,30餘萬起價入住。3.2米層高和4.2米麵寬,保證空間的舒適感。配套共享健身、共享洗衣、共享書吧等,為住戶日常生活創造更高的便捷度。

星逸所屬的綠地國際花都,地處蜀都新城核心位置,背靠高新保稅區,是綠地集團耗資百億打造的綜合體,佔地519畝,相當於蜀都新城的1/13。目前,項目1/2/5/6號地塊已開發完畢,業主超7000戶,入住率超90%。此外,項目還擁有大體量的商業,去年10月綠地·繽紛熙街的開業,大幅度提高了區域內的商業格局和調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