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西安蓝田公安

企鹅号/百家号/一点号

一个接地气的正经公安号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40年改革大潮 40年西安印记

蓝田 立足新起点 迈上新征程 ——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四十年风雨兼程、沧海桑田

四十载波澜壮阔、激情澎湃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当历史的巨轮驶进2018年新纪元,号角再起,征程又铺,蓝田大地生机焕发,风光无限,蓝田人民沐浴改革春风,乘风破浪前行。回首过往,我们深刻铭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那时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那时起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蓝田迎来了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发展的新时代。40年来,一曲曲乐章讴歌了精神的伟力,一组组数据记录着发展的奇迹!

201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3.49亿元,是1978年的24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亿元;全市季度考核始终位列生态发展区第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监测季度综合排名21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43亿元,是1978年的164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51元,是1978年的23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96元,较2008年统计以来增长2.8倍。蓝田,迈出了追赶超越发展的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已然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全域旅游促融合

激活业态融合和全景建设

一个地方的崛起必有其所秉承的发展理念,一个县域的跨越必有其所坚守的发展之道。4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围绕生态抓保护、上项目、促发展,确保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特别是近年来,蓝田县委、县政府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推动全域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及旅游法庭、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管分局,成功举办2017迎春灯会、丝路生态慢城油菜花海慢游、2017中国环秦岭自行车联赛、王顺山健步慢游等活动,接待游客3302万人次,综合收入75.79亿元,获国务院“免督查”殊荣。现代农业结构优化,打造秦岭山区中蜂、食用菌产业群和蓝关精准扶贫产业园,启建水安路产业扶贫经济带,搭建钢构大棚280栋,建成一批设施先进的草莓观光园,栽植核桃8000亩。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蓝田大杏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业经济规模扩大,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用“店小二”精神和“五星级”服务,接待客商388批1839人次,开展招商43次,对接项目147个,总投资238亿元。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2.8亿元,县工业园产值27.3亿元,西北家具工业园产值24.5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5亿元。

建管同步重品质

推动县域升级和突破跨域

蓝田围绕西安打造国际生态智慧宜居之都,坚持城乡统筹、“四化同步”,注重产城景一体、山水田交融、村社园统筹、文教卫配套,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共同发展之路。按照“五个美丽”的标准,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宜居美丽乡村。注重城乡建设,狠抓精细管理,市容市貌、卫生环境、城镇形象全面提升。县城整洁靓丽,完成主城区截污工程,长坪路与南河路交叉口建成通车,蓝新路街景改造顺利完工,夜景璀璨夺目。开展“厕所革命”,新建(改造)城乡公厕69座,设立无障碍第三卫生间。县人民医院新院基本建成。“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县城所有大街小巷全天候保洁,整洁蓝田赢得各界赞许。城镇特色鲜明,实施滨河大道三期、西北家居展销中心等项目,建设汤峪温泉小镇、华胥家艺小镇。汤峪镇被评为国家特色小镇和美丽宜居小镇。高起点打造玉山红酒小镇、葛牌红色小镇,规划辋川唐诗小镇、白鹿原影视小镇、蓝田通航小镇,“一镇一风格”凸显。乡村传统美丽,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0处,建设清洁驿站、垃圾压缩站,垃圾分类逐步推开。涌现出全国传统村落石船沟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塘子街村、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鲍旗寨村、中国美丽休闲农庄簸箕掌村,乡愁乡韵更加浓厚。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铁腕治理优环境

绘就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蓝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举全县之力狠抓园林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使“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人在城中走,如在画中游”的人境和谐生态园林城市加速形成,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生态管理零容忍,以铁的意志保护秦岭生态。狠抓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45处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到位。在全市率先推行河长制,路长河长网格长一起抓,村庄道路河湖同整治,城乡面貌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生态建设高强度,开展“四治一增”,年度投资18亿元,实施灞河生态产业带项目,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十里稻乡”成为柔性治水示范。树立“种树就是种银行、种幸福”的理念,植树280万棵,绿化面积2.6万亩。推进“五路”两侧绿化,建成21.8公里关中环线最美绿色景观长廊。攻坚克难化解“邻避效应”,前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热电联产项目顺利动工。生态质量居前列,深入实施“铁腕治霾·保卫蓝天”行动,空气优良天数242天,居全市第一。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河长制受到水利部肯定,全省水系建设暨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现场会、全市河长制现场会、燃煤锅炉拆改现场会在蓝田县召开。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多措并举惠民生

换来民生硕果和百姓安宁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蓝田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增加群众收入、增强百姓获得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本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全县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蓝田县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持之以恒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全面改善民生。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上持续发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惠民利民导向,财政投入民生资金33.45亿元。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基本医疗均等化,新建(改建)中小学、幼儿园123所,“双高双普”通过市级验收。改造提升村卫生室58所。推行“12445”健康扶贫模式,新农合报销1.05亿元。文明创建塑造新风,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建设文化礼堂4个,打造以圪塔村、黄沟村为代表的诗画艺术村落、乡愁文化村落等“美丽乡村·文明家园”28个。《吕氏乡约》被中纪委推广,以乡约文化促进民风建设经验全省交流,董岭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蓝田白鹿魂》《中国影像方志——蓝田篇》等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无重大事故发生。实现“十九大零非访”目标,“一降”同比下降52%,“一升”排全市第一,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公众满意度调查排名全市前列。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从严从实强党建

赢得百姓拥护和清朗正气

回顾蓝田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经验与启示,无疑就是“团结”二字。历届县委始终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维护领导班子团结、维护干部队伍团结的重要法宝,营造了高度统一的政治氛围,人心思齐、人心思进的良好政治氛围得到充分彰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思想建设有声有色,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系列学习,组织“勤学习、善思考、勇践行”活动,县委中心组学习23次,发放《喜迎十九大—蓝田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手册》等书籍3万余册,理论武装显著加强。组织建设有方有为,创新村民说事、党员积分等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全市率先完成“民情大数据地图”工作。宣传“美丽党建好故事”,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现场会在蓝田县召开。制定“打造蓝田铁军的决定”,运用“三项机制”51人,鲜明能者上、庸者下、错者容用人导向。廉政建设有力有效,旗帜鲜明惩贪治腐,党政纪处分246人,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84件,处分124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8起,处分38人。开展肃清魏民洲等流毒警示教育,做到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作风、发展“六肃清”,政治生态山清水秀。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养一方水土

富一方百姓

蓝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部署,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一手紧抓营商环境改善,一手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坚持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好山好水好空气,将山水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的持续优势,走出一条吃“生态饭”,发“山水财”的大胆实践。

蓝田整合河长、湖长、路长、网格长等资源,结合区域山区众多的实际,率先推行秦岭生态保护“山长制”网格化管理,通过公开招聘引入无人机操作等技术型人才,选聘熟悉地形地貌的当地群众作为山长员的补充等方式,结合“管信App”系统实行“痕迹管理”,确保山长员在岗在位在状态,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同时按照“合理建网、严格管网、科技强网、多元融网、创新用网”标准,织密、织强、织牢、织优“山长制”网格,努力做到“山山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时时抓得实、处处管得好”的优良效果。

蓝田以体制机制为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亲商、安商、扶商”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家来蓝投资发展的信心,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项目扎根蓝田。通过与企业家签订《蓝田县重点项目存在问题限时办结承诺书》,通过实行容缺办理等服务,做到“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实现企业“一处跑、跑一次”,甘当企业的“店小二”,真心实意地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制定“店小二承诺服务制评星制度”,由企业家打分评判,统一考核公示,大力推进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每月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与企业家圆桌会,面对面听取企业家发展实际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弄通政策”“掌握民意”的基础上,发挥部门联动机制、衔接配合,简化会议流程、审批流程,通过联席会议了解、掌握全县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情况和动态,建立问题台账,组织协调解决,以高效率、高质量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40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是蓝田人民一部负重前行的奋斗史、一部披荆斩棘的改革史、一部万众一心的创业史、一部破茧成蝶的发展史。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一张张靓丽的国家级名片,记录着蓝田人民在县域经济追赶超越发展实践中的智慧和汗水,记录着蓝田发展破茧成蝶的完美蜕变!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时代,蓝田县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怀着对全县人民的炽热情怀、对蓝田发展的崇高责任,不忘初心,埋头苦干,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人文山水蓝田、丝路生态慢城”的伟大实践中阔步向前!

重磅!蓝田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