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選科如世界盃 不要陷入「田忌賽馬」迷思

熊丙奇(教育學者)

世界盃比賽正酣。關於“死亡半區”的議論充斥在整個小組賽期間。像C羅失點,不少自媒體就渲染,一腳把葡萄牙踢進了死亡半區,如果這個點球進了,葡萄牙將進入下半區,遭遇的對手會“弱”很多。不得不說,這樣的討論,就是自認聰明的“田忌賽馬”的算計。而這樣的算計,讓我想到了我國正在推進的高考改革,不少學生也以“田忌賽馬”的方式,選擇學科,希望能選擇“弱”的對手,然後獲得更高的等級,取得高分。說到底,這樣的算計,源自功利之心,我國的足球,以至於教育發展,當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充滿了這種“功利算計”。何時大家關注是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選擇對手,我國的足球和教育發展,才能擺脫功利困境。

每次中國隊出征世界盃,網友們都會熱議抽籤,總認為抽到“上上籤”,就成功了一半,而且,針對抽籤結果,盛行“陰謀論”。可是,無數次寄望抽籤,哪怕最終確實抽到上上籤,但結果並不美妙,大家發現,所謂的“弱旅”,只是“想象”中,要拿下和“弱旅”的比賽並不容易。當關注足球的功夫,用在了場外,很自然,就會忘記“打鐵還需自身硬”。

世界盃無弱旅,這本應該是基本共識,但網友們剛看到德國輸給韓國,轉眼就認為西班牙戰勝俄羅斯小菜一碟,日本就一定輸給比利時,這是什麼道理?在小組賽開賽之前,大家憑藉“紙面”實力分析哪些小組是死亡之組,可是開打之後,那些本以為出線形勢十分明朗的小組,卻變為死亡之組,按照預計,阿根廷、德國都會不費吹灰之力就出線,可看看比賽結果,那些所謂的下半區好打的看法,是不是可笑呢?

我國正在發展校園足球,這被認為是提高整體足球水平和學生身體素質的正確選擇。但是,在學生足球聯賽中,也充滿為獲得最終名次的功利算計,比如,有的市級學生聯賽,打出20:1或30:1的比分。在學生聯賽中,就出現這種比分,是令人震驚的,也背離開展校園足球的本意。但聯想到整個社會中存在的功利觀,對於校園足球聯賽存在的亂象,也不會感到奇怪,因為,太多人關注的是比賽的結果、名次,而不是享受體育,展現體育競技的精神。

就如克羅地亞最後一場戰勝冰島,國內輿論在賽前都擔心克羅地亞會放水,“做掉”阿根廷,而在克羅地亞戰勝冰島,阿根廷從墳墓中爬出來晉級後,國內輿論又渲染全世界都喜歡阿根廷,不喜歡看到它離去,因此克羅地亞也在幫阿根廷。一會兒“做掉”、一會兒“幫”,為何就不是克羅地亞自己打自己的足球,根本就不考慮其他隊伍出不出線呢?為什麼就不是阿根廷通過自己的努力“絕地逢生”呢?不要說這是看球的調侃,因為這些調侃最能反映潛意識的價值觀念。

競技運動也有博弈,這無可厚非。但是總是想著各種“陰謀”,靠對手而不是自己,那麼,這無法提高自己的競技水平。打世界盃的下半區,一點也不比上半區容易。按理,如果是球迷,就不要相信所謂的“大禮包”之說,而要看比賽的過程,享受體育比賽的更快更高更強的精神,誰在這次比賽中做得好,誰就該獲得勝利。這可激勵自己做到更好。

這同樣適合我國的教育發展,中國足球和教育一直會被拿出來做比較,因為發展教育和體育都存在急功近利的問題,國人都希望教育和足球達到一流水平,然而,追求在短期出成績、眼前的成果,缺乏踏踏實實的精神和長遠的眼光。

我國基礎教育目前追求的就是學生在18歲高考時出成績,以這一成績決定進什麼大學,隨後就不再關注學生的學習,而為了在18歲時出高考成績,學校、家庭都不太重視個性和興趣培養,甚至可以為了獲得高分,而讓學生放棄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和學科,比如,在新高考改革中,出現學生放棄物理科目的現象,原因是,有的中低分學生擔心選擇物理,和高分學生比拼,難以獲得高等級而不選物理,而高分學生擔心中低分學生不選物理,也影響自己獲得高等級,因此也不選物理。這和選考等級賦分方式和高校的專業選科設置有關,但也折射出整個社會的功利教育觀。這怎麼可能實現人才的長遠發展,培養一流人才?另外,我國社會“成功學”流行,有的人為成功可以不擇手段,這自然就包括投機取巧和弄虛作假。

擺脫功利足球和功利教育,需要回歸教育精神和體育精神。發展教育和體育,都是發展人,要從個體的完善出發,減少急功近利、投機取巧,重視培養個體的興趣,提高個體的能力,當身處教育和體育中的學生,天天算計著高分,算計著比賽成績,最終反可能陷入迷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