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京剧夸张对比手法于轻松嬉笑中针砭时弊的讽刺喜剧《连升店》

《连升店》又名《连升三级》,属于丑角与小生主演的对儿戏,是一出以说白为主的著名小型京剧讽刺喜剧。原创于清代,具体作者现已无法考证。这出戏的最早演出可以追溯到道光年间,京剧早期的丑角演员刘赶三、罗寿山,以及后来民国时期的萧长华、赵仙舫诸家均擅演不衰。据说,过去每遇科举之年,殿试点元之后,几乎都要安排演出这出戏,称之为:“状元戏”。

运用京剧夸张对比手法于轻松嬉笑中针砭时弊的讽刺喜剧《连升店》

这出戏的故事并不复杂,说的是明朝时,徐州沛县有个读书人王明芳入京应试,住宿在连升店中,因一副贫寒相而饱受店主白眼,在嘲笑训斥奚落的同时又让王明芳居住在草房内,并且禁其夜读。后来王明芳考中进士,连升三级,店主得知实情后态度突变,又开始百般逢迎巴结王明芳。

运用京剧夸张对比手法于轻松嬉笑中针砭时弊的讽刺喜剧《连升店》

在表演中,店主(由文丑扮演)虽然目不识丁,但是却敢于在读书人面前开讲四书,羞辱斯文,以趣语穿凿附会,戏说歪批那一年的科举考题,信口雌黄,笑话百出。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宣泄自己心底的恶念,戏弄一番眼前这个书呆子(由穷生扮演),给自己寻些个开心罢了。

运用京剧夸张对比手法于轻松嬉笑中针砭时弊的讽刺喜剧《连升店》

然而,令店主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个被自己嘲笑的穷鬼竟然就是高中的王老爷。真是“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暗暗吃惊不小,态度迅疾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满脸堆笑、毕恭毕敬、阿谀谄媚、奉迎吹捧,不仅甘愿做王明芳的家奴,甚至把王明芳当成自己的亲爸爸,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二字。

运用京剧夸张对比手法于轻松嬉笑中针砭时弊的讽刺喜剧《连升店》

这出戏短小精悍,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店主前倨后恭的市侩嘴脸,轻松风趣地抨击了人性扭曲、世风日下的社会现实。善演此剧的萧长华老先生,于抗战胜利前夕在上海演出此剧,当时国民党接收大员们正是急于飞奔各地完成“劫收”之际。舞台之上,穷书生王明芳向店主说:“我就住在这上房吧”,扮演店主的萧长华即兴回答道:“那可不成,那是重庆飞来的老爷们住的,你不配”。这让场内观众一下子由舞台联想到了现实,在愉快的嬉笑中,针砭时弊,演出颇负时誉,此剧日后也成为萧氏表演的代表剧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