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京劇誇張對比手法於輕鬆嬉笑中針砭時弊的諷刺喜劇《連升店》

《連升店》又名《連升三級》,屬於丑角與小生主演的對兒戲,是一出以說白為主的著名小型京劇諷刺喜劇。原創於清代,具體作者現已無法考證。這出戏的最早演出可以追溯到道光年間,京劇早期的丑角演員劉趕三、羅壽山,以及後來民國時期的蕭長華、趙仙舫諸家均擅演不衰。據說,過去每遇科舉之年,殿試點元之後,幾乎都要安排演出這出戏,稱之為:“狀元戲”。

運用京劇誇張對比手法於輕鬆嬉笑中針砭時弊的諷刺喜劇《連升店》

這出戏的故事並不複雜,說的是明朝時,徐州沛縣有個讀書人王明芳入京應試,住宿在連升店中,因一副貧寒相而飽受店主白眼,在嘲笑訓斥奚落的同時又讓王明芳居住在草房內,並且禁其夜讀。後來王明芳考中進士,連升三級,店主得知實情後態度突變,又開始百般逢迎巴結王明芳。

運用京劇誇張對比手法於輕鬆嬉笑中針砭時弊的諷刺喜劇《連升店》

在表演中,店主(由文丑扮演)雖然目不識丁,但是卻敢於在讀書人面前開講四書,羞辱斯文,以趣語穿鑿附會,戲說歪批那一年的科舉考題,信口雌黃,笑話百出。其目的不過是為了宣洩自己心底的惡念,戲弄一番眼前這個書呆子(由窮生扮演),給自己尋些個開心罷了。

運用京劇誇張對比手法於輕鬆嬉笑中針砭時弊的諷刺喜劇《連升店》

然而,令店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個被自己嘲笑的窮鬼竟然就是高中的王老爺。真是“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暗暗吃驚不小,態度迅疾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滿臉堆笑、畢恭畢敬、阿諛諂媚、奉迎吹捧,不僅甘願做王明芳的家奴,甚至把王明芳當成自己的親爸爸,真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二字。

運用京劇誇張對比手法於輕鬆嬉笑中針砭時弊的諷刺喜劇《連升店》

這出戏短小精悍,運用誇張對比的手法,形象地勾勒出店主前倨後恭的市儈嘴臉,輕鬆風趣地抨擊了人性扭曲、世風日下的社會現實。善演此劇的蕭長華老先生,於抗戰勝利前夕在上海演出此劇,當時國民黨接收大員們正是急於飛奔各地完成“劫收”之際。舞臺之上,窮書生王明芳向店主說:“我就住在這上房吧”,扮演店主的蕭長華即興回答道:“那可不成,那是重慶飛來的老爺們住的,你不配”。這讓場內觀眾一下子由舞臺聯想到了現實,在愉快的嬉笑中,針砭時弊,演出頗負時譽,此劇日後也成為蕭氏表演的代表劇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