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东方胆病研究所开展义诊活动 双溶(融)疗法引关注

【香港商报网讯】6月29日,哈尔滨东方胆病研究所针对当代人群高发的胆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炎、脂肪肝等情况,组织本院专家开展大型义诊活动,让患者更直接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患者带去福音。

哈尔滨东方胆病研究所开展义诊活动 双溶(融)疗法引关注

高凤岩为患者诊病

义诊现场,患者有秩序的排着队,医生为患者播放关于治疗胆汁病的宣传片并发放了科普宣传彩页,同时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告知他们,针对身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意见。当天上午免费体检百余人次,受到百姓的好评和赞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76岁的吴大娘,患有胆囊结石10余年,医生建议胆囊镜下取石或干脆切除胆囊,但大妈坚决不肯接受外科手术。辗转来到东方胆病医院后,高凤岩教授在详细查体时发现老人肝区不适、乏力腹胀、食欲差;被诊断为“胆囊多发结石”。在用双溶(融)疗法连续给药3个月后,老人症状完全消失,病理性胆汁成分恢复如常。彩超复查表明,老人胆囊内皱褶上的结石明显变小,其下多个小结石融成了一块大结石,无法再在胆囊内一次次随意“流窜”。

中国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哈尔滨市东方胆病医院院长高凤岩教授在对近万例胆道常见病进行追踪循证观察诊疗的基础上,在国内外提出并创立了保护脏器的非手术方法——双溶(融)疗法,调整和改善了胆汁内环境,提高了胆汁质量,恢复了胆囊功能,消除了并发症,取得了“胆石共处无症状”的效果。

那么,双溶(融)疗法的核心理念到底是什么?高凤岩主任医师通俗地解释说,前一个“溶”是利用祖国医药将固态胆汁还原为液体胆汁,使沉淀的胆泥或早期泥沙结石吸收和消失,促进结石中的胆固醇重新与胆汁酸载体融合成可溶性状态;后一个“融”是把多发性小结石(颗粒)融合成少个大结石,使之直径增大、个数减少,遏制因“结石运动”所产生的并发症,加速促进结石中游离胆红素融合葡萄糖醛酸重新恢复成水溶性结合胆红素的进程。

高凤岩教授先后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高凤岩医生也因此成为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并被评为全省第五届名中医。(那鹏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