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灑折翼天使,無悔特教人生!

愛灑折翼天使 無悔特教人生

愛灑折翼天使,無悔特教人生!

蒙芳

江西省上猶縣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每朵花兒都有自己的春天,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夢想,心有藍天一切皆有可能”。特殊教育是慢教育,是持之以恆的教育,水滴石穿,非力使然,恆也!我們不僅要有一顆仁愛之心,還有一顆恆愛之心,用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用紮實精湛的專業技能去“呼喚心靈,呼喚自信,呼喚交流”,讓殘疾學生從“點滴認識,點滴模仿,點滴做起”,以堅韌、樂觀、健康的心態去融入活力、融入陽光、融入社會,過上有尊嚴、有品質的幸福生活。

愛灑折翼天使,無悔特教人生!

蒙芳,江西省上猶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五年來,她把“忠心對教育、貼心對教師、愛心對學生、虛心對榮譽”的思想銘記在心中,把責任扛在肩上,與學校共成長,與學生同歡樂。從學校建設初期到發展為國家“十三五”課題全國重點特色實驗學校,從最初的業界觀望到如今成為特教追夢人,蒙芳與她的團隊一步一個腳印,用愛與責任踐行特教人使命,努力辦好上猶人民滿意教育。

愛灑折翼天使,無悔特教人生!

以愛育愛,譜一曲陽光自信的特生之歌

“當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上帝和我開了一個無情的玩笑,它給了我一個不健全的身體,讓我成為了小夥伴眼中的另類……”聽到孩子們用那低沉的聲音在朗誦;彷彿看到他們那雙曾經迷茫的眼神。這時,蒙老師的心就一陣陣揪的生疼。蒙老師暗暗下決心,要做這些特殊兒童光明的引路人。

特殊學校有37位住校的孩子,蒙老師總是在學生晨練後或飯後自由活動時間和學生親切交談,關心他們的飲食及身體情況。時常與住校生的家長聯繫,做到讓家長安心。對於調皮活潑的特殊孩子,諄諄教導;對於內向的特殊孩子,她呵護關心,讓她們感到如家般的溫暖。

曾記得2016年夏天。開學第一週,學校來了一名住校新生-小華。新生一般是做好安撫工作,讓他適應新環境。可是當小華走到蒙老師面前,蒙老師熱情地跟他打招呼時,他直接拽著蒙老師的衣角,用怨恨地眼神盯著蒙老師。原來,他以為是蒙老師把他的爸爸叫走,見不到爸爸了。只要一安靜下來,他都會哭著要爸爸,到了晚上睡覺時,更是歇斯底里。蒙老師心疼他,愛護他,讓同學與他交朋友,教他穿衣疊被、涮牙洗臉,給予他更多的關愛。有一次,住校生返校的第一天晚上,蒙老師接到值日教師的電話說:小華面無血色,上吐下瀉,晚飯也沒吃多少,並且頭暈得厲害。她讓值日教師將小華先送往醫院,自己也放下手邊的事情趕到醫院。蒙老師給小華掛號、找醫生、帶他去做檢查……經過一晚上的觀察,小華身體無大礙。蒙老師又帶著小華去吃了晚飯,看著他恢復活力。蒙老師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小華會用簡短的語言和老師、同學交流;甚至看到手腳不太方便的同學,小華還會主動上前幫忙。小華變了,從原先的愛哭愛鬧,生活很難自理到現在的有著一身本領,乖巧懂事。得知孩子的適應和改變,他的家長欣慰地說:做父母的終於可以放開一直牽著他的手了,讓他融入到學校這一個大家庭裡了,這也是他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我們非常感激蒙老師,他的進步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和蒙教師孜孜不倦的教導,願他繼續成長,亮出最美的光彩。

愛灑折翼天使,無悔特教人生!

愛在這裡傳遞,花香猶如春天的你。平平是一位長期坐輪椅的腦癱兒童,生活不能自理。2017年3月18 日,蒙老師得知平平爸爸在幫助他上衛生間時,兩人一塊摔倒了,扭傷了腳,平平磕掉了三顆門牙。面對逐漸長大的平平,平平父母對他的照顧也越來越力不從心。蒙老師組織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籌資購買一輛能上樓梯的電動輪椅,解決了平平生活中的重大難題。現在他的爸爸不用陪著,他也可以獨立出行了。幸福愉快的笑容出現在平平久違臉上。經過四年的康復,他的坐姿有明顯改善,能借物坐起、能坐沒有靠椅的凳子,能自行拿筷子吃粉絲、麵條,精細動作有較明顯改善。平平的點滴進步,蒙老師和家長看在眼中,喜在心頭,這就是愛的力量。

“以愛育愛”她以自己的赤誠之心去關愛學生,讓學生了解、體驗、懂得自己生活在充滿愛的大家庭之中,從而讓他們去嘗試、去實踐,這就是“愛的傳遞”。

愛灑折翼天使,無悔特教人生!

勤研細管,譜一曲奮發進取的團隊之歌

她,2013年9月由縣教育局任命為上猶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從學校的籌備工作、學校管理、正常運作到穩步發展,期間品嚐了開局的艱辛,感受了奮進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淨化了心靈,盪滌了靈魂。

取經之路,她馬不停蹄。為了使特校教學工作早日步入正軌,蒙老師積極外出學習培訓,不惜犧牲節假日時間。2013年6月份,蒙老師獨自坐班車前往安遠特殊教育學校參觀學習,瞭解開辦工作;2013年7月份又輾轉到南康特殊教育學校親身體驗特校生活,感悟特教的艱辛與幸福,聆聽校長和教師的教學經驗;2013年8月份,由縣教育局劉紅建主席帶隊赴贛縣特殊教育學校參觀學習,學理念,學政策、學管理,為學校創辦打下紮實基礎。蒙老師帶領團隊從書本上,從網絡上學習相關的特教知識和技能,在此基礎上,結合外出學習培訓所取的經驗,制定出學校五年發展規劃和學校章程,確定了“讓每一個生命綻放光彩”的辦學宗旨,明確了“有教無類、有愛無障”教育理念。

業務學習,她求知若渴。剛踏入特殊教育學校大門,蒙老師常常說:“我是學漢語言文學的,對特殊教育的認識幾乎為零,一切都要從頭學起。我相信,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會晚!”據同事徐老師回憶,那是2016年1月,他有幸和蒙老師一起參加昆明的特殊教育培訓。為期5天培訓學習,他一直坐在蒙老師身邊。在5天的時間裡,蒙老師的筆從未停止過,一直在記重點,寫心得,有時拍學習PPT。徐老師對這位好學的大姐姐敬佩不已!蒙老師就是這股不服輸,認真勁,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她在特殊教育領域的見解越來越多,帶領著老師們不斷嘗試,開啟了學校的校本課程、個訓課、補償課、專業經驗越來越豐富! 2017年11月,為了更好地幫助特殊兒童和特殊教師群體,讓他們擁有陽光、健康的身心狀態,蒙老師刻苦學習,用了54天的時間積極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就這樣,蒙老師從開辦時的“門外漢”華麗轉變為特殊教育 “專業能手”!

培養團隊,她示範引領。在教學上,蒙老師從不落下一堂公開課、一次教研活動。每次她都是親力親為,從不指責,而且是耐心的指導,靜靜的等待這老師們成長。

記得上學期的教師“恆愛”詩文朗誦比賽上,很多老師都沒有做充分的準備,臨陣磨槍。旁邊的趙老師看見蒙老師的演講稿準備得很用心:巴掌大的演講稿,剛好不會遮住臉;小小的演講稿上做著各種記號,哪該揚哪該抑都一清二楚……結束後,蒙老師並未批評老師們的態度,而是和大家分享她是如何準備的,她是怎樣做記號,如何做站姿優美,上臺落落大方等。老師們收穫很多,都暗下決心,學習蒙老師的這股認真的精神。在第二次演講比賽中,果然不出所料,老師們都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舞臺上驚現特教人的風采。這時蒙老師會心的笑了!

青年教師小慧剛到學校,蒙老師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上好語文課,經常一起進行晚辦公,一起研究製作課件,反覆聽試教課。從內容到語言雕琢都不放過,一招一式,一言一行地教。小慧老師很快成長起來,成為教學骨幹。經過蒙老師的培養,學校一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許多教師分別獲得了全縣優質課比賽一、二等獎。更有一批年輕教師在蒙老師的培養下迅速成長,紛紛走上了領導崗位。

愛灑折翼天使,無悔特教人生!

凝心聚力,譜一曲激流勇進的發展之歌

暑假期間,蒙老師與石妹老師在縣教育局的指導幫助下,對各鄉鎮中心小學,進行摸底調查,統計了近三百名特殊兒童,其中有殘疾證兒童83人。她親自走訪一些特殊兒童家庭,宣傳特殊教育理念,瞭解殘障兒童家庭背景,同時通過電視廣播和發放宣傳資料,讓家長和社會了解特殊教育,支持特教事業。

美化校園,她率先垂範。學校開辦時,校園文化如一張白紙,花圃全是黃泥。蒙老師說即使是沒有資金,我們一樣可以把花圃建設好。老師們都有些嬌生慣養,不願意動手做“苦力”,蒙老師並沒有指責大家,她拿起鏟子,一鏟子一鏟子的將泥巴挖到斗車裡,然後再推到花圃中……老師們開始按捺不住了,一校之長居然這麼肯幹,那自己還有什麼資格埋怨呢?於是都開始跟著蒙老師賣力的挖土、推車,直到天黑了都沒有人說離開!

爭取資金,她鞍前馬後。為了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讓殘疾兒童能夠享受好的學習環境,蒙老師開始跑前跑後,勞心勞力,爭取資金。在5月份助殘日前夕,她一個個商家宣傳,一家家單位邀請,半個多月時間足足跑了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身邊同行的石妹老師也成了黑妹老師。終於在2014年5月16日,蒙老師組織全校8名教師52名學生,成功舉辦了“愛心匯聚、扶殘助學”助殘日第一場文藝晚會,現場熱烈,觀眾爆滿,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同時,爭取多方力量,募籌第一筆資金8萬多元用於活動開支及學校設施建設,學生生活條件改善。如今,自開辦以來,在蒙老師的不懈奔走下,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爭取到物資達100多萬元,添置了學生床上用品、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糕點工作坊、洗車美容訓練基地等設施設備,充分滿足特殊學生教育教學、特長髮展、康復訓練、職業培訓的需要。

愛灑折翼天使,無悔特教人生!

送教上門,譜一曲愛與責任的奉獻之歌

為了切實保障全縣適齡重度殘疾兒童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蒙老師和同事們對全縣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摸底調查,於2014年9月啟動“愛與責任的延續”工程,為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門服務。自2014年9月開始,她與老師們踏著彎曲的羊腸小道 ,坑窪的路面,分了八個送教小組,由各小組長帶領大家,奔赴安和、社溪、梅水、黃埠、東山鎮、雙溪等14個鄉鎮進行400人次送教上門活動。

送教孩子中,有一個重度的孩子小凡,因為出生時缺氧,造成腦癱,他無法保持站姿和坐姿,只能終日臥床,四肢也嚴重退化。但他卻是一個樂觀堅強的孩子。聽到喜歡的音樂,他會隨著音樂“手舞足蹈”。生活的眾多不便他默默忍受著。懂事的他十分體諒媽媽和奶奶的辛苦。通過送教,蒙老師瞭解到這個家庭經濟貧困,負擔重,孩子的生活起居由奶奶照顧,媽媽在外掙錢養活一家人。此後,蒙老師與同事們一起常常為小凡家送去牛奶、水果、米等關愛,每個月定期為孩子送去康復訓練,認知訓練等。

送教孩子中還有愛音樂的小勇,有才思敏捷的小煒,有識字量大,悟性高的小玫……本著“實現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每一次的送教,她和老師們全面瞭解孩子身體發展情況、興趣愛好、家庭教育程度,為進一步制訂教育計劃,確定教育目標,安排教育內容打好基礎。

送教上門工程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受到家長熱烈歡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相信在蒙老師的帶領下,就一定能堅持做下去,讓全納教育之花開遍猶江兩岸。

點滴成長,譜一曲充滿希冀的夢想之歌

特殊教育事業是一項充滿愛心、充滿人道文明精神的光輝事業。蒙老師奮不顧身的投入,心甘情願的奉獻,從中體驗到獨特的精神享受,在自我成長的同時,也讓學校熠熠生輝。

2017年8月她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師德先進個人”。2016年12月她被江西省教育廳省評為“中小學語文學科骨幹教師”。2016年12月江西省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專業委員會授予她“先進個人”。 2015年7月贛州市總工會授予她“第十四屆全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贛州市五一勞動獎章”“贛州市五一巾幗標兵”。

近五年來,學校在她的帶領下,不僅改善了辦學條件,還取得了一定的辦學成果。2015年被江西省殘疾人聯合會授予“自強健身示範點”。2016年被定為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十三五”國家規劃全國課題“中國特色學校創建與評價研究”重點特色實驗學校。2017年被定為中國教育學會《建立健全勞動教育體系研究》課題實驗校。2018年被列入全國名校教研聯盟示範校。

她有一個夢想:通過8年努力,將縣特殊教育學校打造成一所“高品位、精內涵、強特色”的市級特殊教育示範校。相信,在特教路上,堅定執著的她能圓上這個美好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