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輔修,我的第二個校園

我是一名工科生,所學的專業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這是一門綜合性較強且技術更新快的專業,對學生的電力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都有比較高的要求。為了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電氣工程技術人才,學習之餘,我總會關注一些電氣領域的相關新聞。當我從老師的講述和平時的新聞中得知,以工業實力見長的德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氣技術時,我便萌生了學習德語的念頭。掌握了語言,就可以申請去德國的高校進修,或者查看德語文獻,瞭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但我的母校——武漢理工大學並未開設德語專業,因此我便把目光投向了周圍的高校。

武漢理工大學僅隔幾條街道的武漢大學,是武漢地區七校聯合辦學的成員之一,意味著我可以輔修武漢大學的專業課程,並取得雙學位。就德語這個專業來說,武漢大學德文系擁有德語語言文學博士授權點,還是武漢地區最早成立德文系的學校,師資和教學質量值得信賴。從武漢理工大學(馬房山校區)出發,步行和公交都可以抵達,還能節約我的往返時間。輔修的進程大致是這樣的:在七校聯合辦學信息網中查找武漢大學專業培養計劃,選擇想輔修的專業,瞭解課程名稱、開設學期、輔修學時、課程學分和考試比重等情況。輔修報名開始後,在武漢大學專業培養計 劃中直接進入“我要報名參加輔修”,填寫自己的資料,審核通過後繳費,輔修學費為2500元,是25個學分的課程費用,學分修滿後,學校會頒發一個輔修證書。願意繼續修讀的同學,還可以再修 25 個學分的課程,費用也是2500元,修滿之後就可以拿到一張雙學位證書了。當然,課程越多,開設學期也越長,像德語專業,從基礎德語到畢業論文,需要四個學期。審核期間,一般比較看重你的專業課排名,不能靠後,並且不允許掛科等。輔修的一大前提就是“學有餘力”,如果連專業課程的學習都無法保證,又怎麼能保證另一個專業的學習呢?

繳費結束後不久,就可以開始輔修專業的課程學習了。為了不影響我們正常的專業課學習,輔修課程全部安排在週末,甚至國家法定節假日也會安排上課。原本以為輔修專業對學生的要求沒有本專業那樣嚴格,但真正開始上課之後發現,不同學科的專業,無論從思維方式、專業學習內容 都千差萬別,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調整和適應,也帶給我截然不同的體驗和感受。剛開始可能會受到固有的思維模式的干擾,但是隻要跟著老師教授的方法走,主動跳出思維舒適區,課後及時複習鞏固,就能跟上老師的授課節奏。

人們都說德語很難,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認為接觸全新的學科領域,保持好奇心是學好這門學科的基礎。另外還要得益於武漢大學德語專業的老師們,他們犧牲了寶貴的休息時間,盡心盡力地教我們這群零基礎的學生髮音、朗讀,讓我們受到專業的德語教育。在講授過程中,他們還會將德語與英語的語音做對比,增強學生的記憶。由於德語的不少發音部位,是我們講漢語或英語很少用到的,比如彈舌音r, 需要用小舌震顫發出聲音,效果類似於含了一口水後仰頭讓喉嚨的部分動起來卻不能嚥下去的感覺,我反覆練習,才終於成功發出r 音。除了基礎課程以外,為了系統學習德國語言和文化,德國文化簡史、德語報刊閱讀、德語國家國情等文化通識課也十分有趣。我最喜歡教授德國文化簡史的老師,他曾經師從國內著名的康德哲學研究專家鄧曉芒教授,在課堂上經常向我們講授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尼采、黑格爾的一些思想,讓我們領略這個“哲學民族”的魅力;還會講到德國的微積分和一些近代科學領域的發展成果,令我受益匪淺。專業課程結束後,學生們還要參加考試,有要求寫論文的,也有口語考試和普通的筆試,當然難度也比德語專業的考試要低,只要你有心,跟著老師的節奏完成日常的學習進程就可以了。一些學習認真勤懇的同學,甚至可以達到用德語正常對話的水平。

完成了輔修專業的我,雖然暫時未能實現前往德國進修的計劃,但是 這份校外輔修的經歷,帶給我的收穫遠遠不止於一門語言。大學二年級,我既要學習專業課程,還要輔修專業課程,時間安排十分緊湊,當同學們還沉浸在美夢中時,我已經走在通往教室的大路上了;當朋友們在遊戲娛樂時,我還在圖書館奮筆疾書,將電氣與德語相互轉換學習……這份辛苦,如今看來十分值得,至少我可以自信地說,我的大學沒有虛度!在輔修的班級體中,有來自武漢各所高校不同專業的同學,比如有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的同學,有華中科 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同學,甚至還有學醫的同學們。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我獲得了許多不同專業的信息,拓展了個人的眼界,相信不管未來在就業還是深造的過程中,都能對我有所幫助。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大四的學生了,在目前的求職過程中,輔修德語的經歷,對進入外企有一定的幫助,比如西門子和大眾汽車這類德國企業。出於興趣和職 業發展的考慮,將來的我可能還會進一步學習德語,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增加競爭力。

(節選自2018《高校招生》高考指導專刊 01期 作者:武漢理工大學 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