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积极探索“以大带小”助力中小企业脱困发展

为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渡过难关,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霍林郭勒市转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以大带小”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脱困发展。

一是“筑巢引凤”,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出台霍林郭勒市《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意见》《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意见》《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政策措施》等政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将过去“管理型政府”那种“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工作思路转换到“服务型政府”为企业服好务的思路上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推开“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开设重点项目、中小企业行政审批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建设联合纳税中心。

二是“把诊问脉”,搭建企业合作平台。建立政企联系常态化机制,每年召开2—3次“早茶会”,建立“政企微信交流群”,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解难助力。积极筹建企业家协会,定期举办沙龙联谊会、政企交流座谈会,促进企业家沟通交流、合作共赢。为企业脱困发展“找路子”,积极促成内蒙古联晟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腾鑫铝材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中长期委托加工合同,腾鑫铝材的中频炉加入联晟公司的铝废料, 融化后掺入20%的铁元素,铸成铝铁合金锭后供应联晟公司哈兹列特生产线用于试车及后期生产,盘活了腾鑫铝材公司。

三是“借船出海”,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为企业融资“搭台子”,建立“助保贷”“中小微企业池”“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等融资平台,与浦发银行、中国银行、内蒙古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中小微企业池”、“民营发展基金”、“三户联保”为企业提供贷款6280万元,解决了众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四是“创新驱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深化“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行动,发挥“铝及新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铝及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固废资源化利用”“铝合金材料加工及工程应用”两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优势,支持非公企业与专家工作站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组织100余名非公经济人士到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地培训学习,了解新时期经济政策,提升理论水平,促进非公企业由内到外“脱胎换骨”,更好适应形势发展。

(霍林郭勒市委统战部 迟玉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