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七月上旬已過,再來看看這個階段的歷史走勢: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從上述圖表來看,儘管沒有"七翻身",但是7月以來的累積跌幅有所收窄,未來或或成為底部成形過程的一種側面印證。

本次底部的形成,是美國戰略調整之後中美貿易衝突,中國經濟過去十餘年累積的金融風險出清的市場反饋。往前看,在產能過剩和金融風險逐漸出清後,中國經濟和金融系統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除非發生大的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這次底部將會是新的歷史性的底部。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從998、1,664、1,849到2,638, A股底部都在抬升,本質在於經濟始終在擴張。歷史性的底部之所以是抬升的,本質是因為,我國的經濟是一個增長型的經濟體,名義經濟增速進而全部A股業績增速一直在保持正的增長。

那麼,對於這次新的歷史底部。估值底作為最關鍵的底部信號,雖然已進入歷史低點,但是否還會隨著市場繼續調整呢?未來估值迴歸需要什麼條件,如何把握反彈機會呢?

為什麼估值不會再下殺?

(1)估值進入底部區間

A股主要指數估值均已達到底部區域,小市值公司調整幅度更深。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與上證指數歷史低點對應的估值相比,當前各主要指數估值也偏低。分行業來看,二月至今金融、週期、製造跌幅最大,製造與金融業多個子行業處於歷史絕對估值底部。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市盈率角度看,房地產(10.42倍)、建築材料(14.97倍)與電氣設備(27.55倍)歷史分位數最低,分別為0.11%、4.82%與5.25%,均處於絕對歷史底部,整體看,製造、消費與金融估值底部較堅實。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市淨率角度看,非銀(1.55倍)、綜合(1.45倍)與銀行(0.84倍)歷史分位數最低,分別為0.11%、0.11%與0.21%,整體看,金融、製造估值底較堅實。

(2)盈利為估值保駕護航

從ROE的角度看,雖然當前主要指數和行業估值達到底部區域,但是盈利質量表現比過去的底部更可觀。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多數行業盈利質量優於2016年初,週期與製造業表現更加突出。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19個行業當前ROE均高於2016年初水平,其中鋼鐵、建築材料、有色金屬、採掘與國防軍工等行業盈利水平邊際改善最大,從行業風格上看,週期、製造與消費類盈利水平邊際改善最大。

結合前面的處於估值底部行業,可以看到當前各行業企業盈利水平並不低,所以目前估值水平與盈利水平並不匹配,盈利水平對估值底部進行支撐,估值底部有效且堅實。

估值自身的迴歸訴求

當估值處在極低的不合理水平時,估值本身具有向合理水平的修復需求。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底部形成是估值迴歸的過程,歷史性的底部有歷史性的宏觀事件驅動。市場底部的形成過程,是熊市階段價格從高於估值到向估值迴歸的過程。但價格降至遠遠低於合理估值的過程,都有大的對市場影響負面的宏觀事件驅動。

底部形成後如何表現?

底部形成後的三個月內,主要指數平均上漲17%左右,中小創彈性最高。老班長統計了歷史上幾個底部形成後的主要寬基指數表現:

底部形成後的一個月內,一般會出現0-10%左右的上漲,平均漲幅4.4%。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兩個月內,一般會出現8-13%左右的反彈,平均漲幅10.2%。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三個月內,大多數指數反彈非常明顯,上漲區間在9-24%,平均幅度17%。而無論是1個月、2個月,還是3個月,中小創彈性都最高。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四大主線佈局

對於未來一個季度左右的市場,投資者不需要再悲觀,也不需要再恐慌,而應該積極樂觀看待,配置適合自己風格的板塊和個股。

從配置來看,金融地產仍將是中流砥柱,前期超跌的週期股將有機會,而高彈性的成長股在反彈中或許會先行,消費板塊可能有絕對收益。長線來看,新科技仍將是老班長看好的長期方向。

新底部快成形,如何破繭而出?

從中期來看,金融地產在前期的風險重估中已經被充分殺低估值。週期股來看,供給側改革處於後半段,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龍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經濟仍有韌。成長股和新科技是老班長長期看好的方向,也是反彈中彈性更強、更敏感的板塊。

市場持續下跌,個股不僅深套,而且內心還倍受煎熬。那麼,想知道你手中的個股如何?以及未來是否具備反彈的潛力?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查詢,必有你想知道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