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农助技,走进美丽乡村建设

7月17日,江西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靖安香田村长助理团前往靖安县白鹭村秸秆还田技术示范点进行参观,以秸秆还田为切入点,了解当地生态保护产业转型之路。

帮农助技,走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靖安县农机局局长付国庆的带领下,助理团成员们下到田间地头,参观秸秆还田全过程。在这片五百亩的试验田,秸秆还田依托农业机械化,从收稻、秸秆粉碎、秸秆还田、水田耙匀到“最后一公里”稻谷烘干,全程使用机械。付局长告诉大家,经过相关部门的测算,可以确定秸秆还田除了对于保护生态很有益处之外,还保证了土壤生产所需要的肥力,达到化肥施放零增长。但是,靖安县秸秆还田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且大规模推广面临一定的困难;粉碎机械价格高,收割机械速度慢、效率低,增加秸秆还田成本,加上靖安县本地农业生产机械化基础薄弱,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采用原始方法收耕的现象,这些都给秸秆还田的推广落实造成很大困难。付局长表示,秸秆还田推广之路任重道远,但是对于靖安生态建设非常有益,是一定要坚持下去的方案。

帮农助技,走进美丽乡村建设

话题延伸到靖安县生态建设,付局长自豪的告诉来访的团员们,靖安在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之前,就长期坚持生态立县的理念。污水不下田,黄土不露田,“河长制”、“路长制”双管齐下,行在“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靠庄园”的靖安,随处可见白鹭低飞于片片稻田之上,青山常绿、流水常清的如画美景,靖安也被评为全国十三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细数几十年来生态建设,付局长说,维持生态保护的确牺牲了部分工业的发展。在靖安,无重工业入驻现象,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和制造业环境保护设备的安装要求严格,养猪场等污染大的民办产业大规模拆迁也基本完成。工业发展限制造成产值增长不高的短板,需要旅游业的发展来拉高。但靖安旅游业发展力度不强,存在宣传力度弱、旅游特色不鲜明的缺点,目前处于改进的过程之中。现在,靖安正行在基于生态保护的产业转型之路,希望能赚回金山银山,更保住绿水青山。在参观完秸秆还田机械化生产“最后一公里”——稻谷烘干之后,大家带着满满的收获,结束了本次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次参观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成员们对生态农业的了解,还推动了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和落实,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的贯彻亦有裨益。

(江西财经大学团委 供稿)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西共青团(gqtjxsw)”和微博“江西共青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