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令人关注 但此次贬值并非是系统性的

【友财网外汇资讯】-由于担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上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大幅贬值令一些投资者感到恐慌,他们认为这与2015年中国的货币贬值类似。然而,尽管有相似之处,但宏观经济背景的差异表明,这次全球影响将更为有限。

人民币贬值令人关注 但此次贬值并非是系统性的

*相似之处*

这两个事件都震惊了市场。在过去的12个月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所下跌,但速度相对稳定。然而,在美联储6月13日加息以及随后中国央行的鸽派举措之后的三周时间里,人民币大跌了5.0%。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贬值的幅度更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单日下跌2%,原因是市场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意外贬值作出反应。

人民币在这两种情况下的贬值也反映了宏观经济压力的恶化。三年前,正是中国A股市场崩盘和融资融券的大量清算加剧了严重的增长通缩压力。最近的贬值反映出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关系不断升级,以及由政策引发的国内债务去杠杆化。

最后,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人民币略微高估的时候。6月25日,中国央行通过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来放松政策,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正在收窄。与此同时,美联储仍在收紧政策。

*差异之处*

当然,这两起事件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7月5日,华盛顿对最初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了25%的关税,促使北京方面立即作出针锋相对的反应。

根据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估算,美国的关税将使中国GDP下降0.1%至0.2%。对额外的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10%关税的威胁可能会造成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损害。

尽管中国央行明确排除将外汇政策作为一种贸易策略,但更市场化的汇率将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负面的基本面因素。

例如,如果未来看到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贸易妥协,几乎肯定会导致中国3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大幅减少。(中国的经常账户已从2015年占GDP的2.7%大幅下滑至接近零的水平。)

展望未来,PIMCO预计人民币将适度贬值,这可能有助于抵消美国关税的影响。实际上,中国央行已经表现出愿意容忍更高的波动性,并让人民币充当减震器——只要这些举措是由基本面推动的,而且对金融稳定没有太大的溢出效应。

人民币贬值令人关注 但此次贬值并非是系统性的

市场似乎对人民币的波动更放心。2015年和2016年的货币贬值引发了资本外流的激增,而如今,许多中国家庭和企业拥有相当大的外国资产和外汇对冲。事实上,尽管人民币在6月份贬值,但仍有大量资金流入中国国债市场。

这可能反映出中国的货币体系已恢复了公信力。中国央行的政策沟通已变得相当有效,并可能有助于防止上个月出现的快速贬值。

因此,PIMCO认为只要人民币的贬值是受到周期性政策分歧的驱动,并反映出贸易保护主义压力的负面影响,中国是不会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作出干预举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